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施浩‖《土地之上》

2020-09-10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吴思敬:《施浩诗选》这本诗集审美特点很多,我就他写故乡的诗,谈一点自己的浅见。诗集五章,共计91首诗,包括长诗。
《深圳诗歌》主编:施浩

施浩,出生于江西九江,现居深圳。20世纪9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出版专著有:《施浩诗选》《土地之上》《音乐之旅》。曾获江西谷雨文学奖、海燕桂冠诗人奖和海燕2019年度诗歌奖。曾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诗刊》《草堂》《诗潮》《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深圳诗刊》《海燕》《鸭绿江》等文学刊物发表大量诗歌,主编《世纪末中国当代诗选》《中国当代最新诗潮》等。现任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会长、深圳市智能装备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系《深圳诗歌》主编。


 01 序 
保护自我的非我——说说施浩和他的诗

商震
 
  一九九一年三月初,北京还是春寒料峭。我经抚顺的一位老师介绍,到北京旧鼓楼大街甲十三号“中国新诗讲习所”学习,在那个所里认识了施浩。那时“中国新诗讲习所”有一本民刊《中外诗星》,施浩是编辑部主任。后来,我留下来做了编辑。一九九三年底,施浩回江西九江老家,我接任他的工作做了副主编,改《中外诗星》为《中国诗坛》。
  我和施浩在一起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那时我们都很贫穷,不在乎吃什么,不在乎睡在什么房间,但都很快乐。因为我们都有着美好的诗歌理想,都相信未来我们会很好。当一个人理想、憧憬十分强大时,现实的贫困就会被忽略不计。我们的办公室和寝室在一条走廊里,寝室里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不是困到非睡不可,我们都在办公室里聊诗歌,扯闲篇,看诗歌稿件,当然,也经常夜半喝酒。喝酒时,各吐经历与愿望,从面对面喝,到搂脖子抱腰喝,其实是心贴心地喝。酒醉之后,畅快无比。其时,真是:有钱全买酒,无日不读诗。
  那段时间,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时期。几乎每个月都会到艾青先生家去一次,经常和张志民、牛汉、文怀沙、王燕生、韩作荣、徐刚、叶文福、林莽、西川、邹静之等前辈诗人和老师级的大哥们在一起,听他们讲诗,与他们喝酒、闲聊。从他们身上,我们汲取了许多营养,逐渐地,许多老师都成了我们的朋友,有几位成了我们的挚交、生死之交。那一时期的施浩,虔诚、执着、虚心、刻苦、率真、风趣,有着纯洁的童心,有着要为诗歌奋斗终生的理想。
  理想这个怪物,最初表现得实在是绚烂迷人,像勾人入境的迷宫,唤起激情,显出隐秘,带着诱惑。当人的天真被诱导到一定程度时,理想才露出本来的虚无、虚妄,直至面目恐怖。理想是离不开现实的,脱离了现实的理想是在纸上画饼,饿着肚子高喊为理想而拼搏,就会走进地狱。理想的邻居是空想,没有清醒认识的人很容易走错门。正是当时窘迫的生活现实,迫使施浩不得不离开北京,回到九江老家去。他走的那天晚上,在北京寒冷的街头,我们紧紧地抱着,一句话也没说。
  后来,他与我失联了一段时间。再后来他到了珠海经商,又到深圳创业,现在是深圳颇有知名度的企业家。近些年,我们每次见面,我都会问:“还写诗吗?”他都会干脆地回答:“写。但是现在不能给你看。”听了他坚定的回答,我心里暗自高兴,一个诗人真正的危险是对诗歌的沉默。但是,我从《人民文学》到《诗刊》时期,他没给我看过一首诗。在经商和创业期间,他是非常辛苦的,偶尔他会在电话里向我哭诉一番,我也就是听着,爱莫能助。但是,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他都能坚持写诗,不管写得好坏,一定要写。坚持写诗一方面是记录心理路程,一方面是当初的理想未泯。而在我看来,他在经商和创业时坚持写诗,一方面是在创造非我时保护那个诗歌的自我,另一方面就是在保护诗歌自我的非我。
  施浩的心是属于诗歌的。他的善良是诗歌的,他的童心是诗歌的,他对亲情、恩情、友情的忠诚是诗歌的。尽管现在他身上有许多商人的表征,我相信他的内心是诗人的,有真诚的情感和坚定的立场,是一边笑着应付商场的波谲云诡,一边持守自己的天真。嗨,反正人就是滥用身体的动物,好诗人不过是在身体里装了一个不受左右摇摆而变化的指南针罢了。
  施浩终于把诗拿给我看了,而且是两本诗集!一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本就是指定让我写序的《土地之上》。
  《土地之上》的作品都是以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为背景,写那片土地的种种变迁与遭遇,写那片土地上的亲人的生老病死,写他与那片土地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的情感。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摆脱地域性特征,剪断脐带的孩子,身上的血还是母亲的。
  施浩的这本诗集中,许多诗都充满了忧患与反抗的意识。忧患意识是一个诗人的创造力源泉之一,没有忧患意识,就没有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就失去了作为诗人的本质。而他的反抗意识,不是反抗生活,是反抗生活中的空洞与贫乏,反抗情感世界里的卑琐与丑陋。他的诗在美学上努力让空间更具发散性,理想、梦想、冥想、幻想、联想附着在每一首诗中,希望引导读者走向他内心的隐秘,走向他梦境的方向;同时,他的诗坚持使用家乡的山水、树木、房屋、人文做背景,让所有的感情、故事都在一块土地上发生,既让场景稳定,又让时间纯粹,使得诗歌可靠、生动。
  他的有些诗,是清醒地制造混沌和模糊,甚至刻意地营造乱象和歧义,达到我是我、我亦非我的效果,这样就给一首诗留下了多种解读的通道,同时也完成了一首诗的丰富性。诗歌本来就不是给一个人或一种人读的,好诗都是多棱镜,站在不同的角度能折射出不同的风景。在有些诗中,他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我觉得他放低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爱得更有把握,或者是为了恨得更准确。当然,我也在他的诗中看到了恐惧,一个诗人的恐惧往往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燃烧自己,完成自己。恐惧来源于敬畏,敬畏大地、亲人、恩情、友谊是诗人的天职。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些带有恐惧、敬畏的作品。人懂得敬畏,就会自带光辉。
  “一株小草在长满荆棘的草坛中生长/年轻的大地用晶莹的露珠把她喂养/她向阳光打开窗户/她向花朵露出笑靥/……/春天从这里起身/秋天在这里结果”。这就是低姿态的强大,在恐惧中自信,在敬畏中释放光芒。
  “在一笺凌乱的诗页里/流浪一只归巢鸟”。这是诗人在酒冷灯残之后的真实心态。
  他的这本诗集,语言整体上是朴素的,感情是朴实的。他用朴素和朴实努力地追求读者的共鸣和情感的反射,但并不是高喊苦痛或故意彰显隐秘,而是让现实在自己身上得到回响,进而回响在读者身上,让“我”的存在来证明你的存在。
  他的诗,看似好读,却是布满玄机。诗人独特的感受就设置在玄机中。
  说到这儿,我可以断定,施浩在人生的路上是有路线图的,在诗歌创造上也是有路线图的,并没有因为去商场里打拼而丢失自己作为诗人的方向。
  想了解一个商人,去听他客户的反映;想了解一个诗人,就去读他的诗吧。
  余话我就不赘了。
  
    己亥年秋,于三余堂
作者简介

商震,1960年4月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职业编辑。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2012年开始主持《诗刊》社工作至2018年,现为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已出版诗集《大漠孤烟》《无序排队》《半张脸》及随笔集《三余堂散记》等。有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02 评论 
童年记忆与中年回望——施浩创作心理的一道轨迹

吴思敬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过:“写作,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可能产生在少年时,也可能在童年时,在写作者还没有写满几本稿纸之前就已存在了……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产生诗意的记忆,是童年生活给予我们最大的馈赠。如果现代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诗人牛汉也说过:“我深深地感悟到,童年和童贞是生命天然的素质,它具有萌发生机的天性,永不衰老,堪称是人类大诗的境界。”(《童年牧歌》)巴乌斯托夫斯基和牛汉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诗人写出优秀诗篇的一个心理条件,那就是葆有童年记忆。
  当然,童年记忆并不能与诗歌直接画等号。有童年记忆的人多矣,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好诗。诗人的童年记忆还有待于时间的沉淀。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随着对人生理解的加深,随着审美判断力的增强,诗人对童年经验才会有新的体悟,才会发现蕴藏在其中的诗性、诗意并发而为诗。
  诗人施浩的创作就充分印证了这点。他有童年生活的记忆,又在生活道路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他最好的诗就来源于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他成年后在人生的新高度对童年经验的回望与提纯。施浩如果始终待在故乡,可能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创作成就。他离开了故乡,有了北京的、海南的、深圳的经历,“摒除丝竹入中年”之后,他再度回望故乡、回望亲人的时候,才有了诗情的涌现、灵感的爆发,才收获了一批丰硕的成果,才有了2020年新推出的《施浩诗选》(作家出版社)。这部厚重的诗选共分五章,依次为“回眸篇”“新回归”“平安夜”“音乐颂”“旧土地”。其中“回眸篇”“新回归”“旧土地”这三章,集中展示了他由珍藏童年记忆到中年回望,进而迸发诗情这样一种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
  施浩是出身底层的诗人,他热爱故乡,热爱亲人,尽管他进了大城市,北漂也好,海南漂也好,深圳漂也好,但他始终没有忘本,没有忘记他的故乡、亲人,没有忘记他的梦想,这是最令人感动的。他写得最好的诗就是那些成年以后回望童年的诗,《稻草人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稻草人的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著名童话《稻草人》。叶圣陶的童话是通过“稻草人”的眼睛去写一个农妇的悲惨命运。而施浩的《稻草人的故事》则从一场儿童游戏写起:“秋分时刻/我们都很小/我们在稻场上游戏/比我们更小的妹妹/赤脚站在稻场中间/我们仿照她的模样/扎成稻草人然后/在五厘田之外/用芒草制成箭射中她的胃”。稻草人是仿照妹妹的模样扎的,自然就成了妹妹的象征。在游戏中,象征妹妹的稻草人被芒草的箭射中,这本是一个虚拟,芒草的箭怎能伤人呢?然而,“妹妹远远倒下,秋分时刻”。这样,诗便由游戏过渡到了人生,紧接着便是妹妹不幸的命运:“妹妹嫁给一座小山冈/山后面是山/妹妹便抱着一棵榕树/站在荒凉的山冈上/猫头鹰也常常在家门口叫她的名字/小妹小妹小妹”。这里用猫头鹰的呼唤暗示了妹妹的不幸结局。结尾,又回到了儿童游戏中的主人公:“我们编织的那个稻草女孩/一个人站在田野上”。这首诗把把稻草人的意象与妹妹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把儿童游戏与生命悲剧相对接,这就使诗歌充满人生的痛感,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对比叶圣陶的童话,其独特的创新意义不言自明。
  对父母双亲的回忆在施浩的童年记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在《荞麦黄了》《立春》《村庄》《劳动节随想》等诗篇中多次写到了父亲。父亲的形象总是与辛苦的劳动联系在一起,给诗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的背影:“我常想起父亲/收割的季节/他坐在田埂上/弯曲如镰/四周闪动着汗水的光芒”(《麦村》);“我跟着父亲一起劳作//汗水滴在禾苗上/一串一串的汗珠/与碧绿田禾相融/晶莹剔透地映照我/苦涩和幼稚的脸庞/以及父亲古铜色的背膀/……/当我累了困了/父亲便把我放在牛背上/或者他宽于牛背的肩膀/我酣睡于阳光的哺照和/父爱里/以及对劳动的启蒙记忆中”(《劳动节随想》)。
  《想起荞麦地》《阳光穿过草垛》《清明节》《清明节叙事》等诗则更多地呈现了母亲的形象。对母亲的回忆又常常伴随着父亲的身影:“父亲先于母亲二十五年离世/留下母亲拉扯我们十个子女/看着我们快乐地长大/成家//而她/却总是背着我们/静静独坐床头/有时候/久久地注望着/每次父亲劳作归来的方向//期盼着/然后两眼深含泪水/转身回到柴房/点燃我们一家人的炊火……”(《清明节叙事》)。有时候诗人是在深情地回忆:“那天早晨八点四十五分/母亲包着荞麦饺/一瓢清水/上面漂几片苦菜叶/喂养我”(《想起荞麦地》)。有时候是轻快地描绘儿时生活的一个画面:“小鸡围在仓外/围在一只母鸡的怀里/几颗遗漏的谷粟/喂养它们/这些小小的生命/在母鸡的庇护下/草垛可以温暖它们的/成长”(《阳光穿过草垛》),这里写的小鸡围绕母鸡的温暖场面,实则暗喻的是母子情深。
  尤其难得的,诗人还追忆起与双亲在一起的欢快场面:“每次劳作归来总是披星戴月/我们骑坐在暮归的老牛背上/欢快地唱着山间小曲/晚桌上还偷尝两口母亲酿的米酒/父亲总在这时假装凶狠试打过来//我便像燕子一样/含着一口小菜/飞快地/跑出了童年……”(《劳动节随想》)不说“跑出了屋子”“跑出了院子”,而是运用修辞上的“拈就”手法,说成“跑出了童年”,不仅达到了语言上的高度凝炼,而且寄寓着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死亡,在孩子的记忆中,通常与恐怖、悲哀相联系,但在施浩的童年叙事中,却是温暖的,充满童趣的。“我记得/我打孩提时代开始/我老屋祖堂两侧和阁楼上/安居着四座棺材/一座是我爷爷的/一座是我奶奶的/还有两座分别是我父亲和母亲的/……/那时候/我甚至还稀奇/我和哥哥姐姐他们/为什么没有一个小小的木屋/我像惦念着邻家小孩手中的棒棒糖那样/贪婪地痴望着它们”(《童话趣事:关于死亡的概念》)。四座棺材本来是各有主人的,但是当死亡真正降临的时候,却发生了错位:父亲的棺材让给了堂叔,爷爷的棺材让给了父亲,紧接着爷爷、奶奶相继弃世:“这一年/我整整十五岁//这一年/我开始/背起母亲孤独的守候和默默的祈盼//这一年/我开始懂得了有关死亡的概念!”这首诗由家中陈列的四口棺材,写到四位亲人的离世,而离世的人又未能用上自己的棺材,生命的短暂与人世的无常就这样清晰地显示出来了。诗的题目说是“童话趣事”,实际上是反讽,这不是“趣事”,而是真正沉重的生命体验。没有对农村生活的真实记忆,没有对亲人的不舍与思念,就不会有这样一首奇诗的出现。
  施浩离开故乡后,在外地拼搏,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终于事业有成,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作为成功人士,二十年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感受是复杂的。《清明节》一诗写他回乡葬母,在他眼里,“那些低矮的土屋/一块块禾园和茅舍/在我时隔二十年老屋的归路上/依然如故”。这是写故乡的不变,其乡景如常,其落后如常。而《我的家乡大片土地在消失》则写出回到家乡的感触,强调的是变。诗歌的开头,诗人写了他脑海中保存的过去年代家乡的景象:“连绵的村庄/袅袅的烟火/溪流中奔跑的泉水/与崎岖山路两旁的繁花缠绵//那些造地神分割的田地/错落有致/那一块块石头叠成的小桥/穿过小河/跳跃在/农田和村子之间/在这些/群山环抱之中/我的家乡/宛如一幅农耕文明的油画”。然而,时过境迁,“我的村庄被城市和工业文明/吞噬/许多人背离了土地和庄稼”,诗人痛心疾首地呼唤:“我的家乡大片土地在消失/田野上再没有庄稼的景象/所有的田间地头/被无名的植物侵占/没有丰收后金色的广场/没有广场上欢乐的鱼群/没有牵系童年梦想的各种果树/繁花盛开时已显得那么零乱而/失去芬芳”。诗人把自己回忆中家乡的纯朴、恬静的美与家乡大片土地在消失的现状相对照,把他对童年的梦想与当下农村中土地撂荒、消失结合起来思考,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诗人痛心疾首。诗歌表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对当下农村命运深刻的思考。
  诗人在回望故乡的时候,不只为大片土地的消失痛心不已,同时也对农村的封闭落后与裹足不前予以反思与批判。
  像《古碾》,写故乡的碾子:“记不清是第几代先祖/将日子凿在这碾槽里/碾不动的岁月啊/在夕阳黄昏的印象里/影子拖得沉重/而那石轮是什么时候碾平了/它的心在隐隐作痛/一根根无形的绳索/拉着古老的意念/把日子缠成许多歪扭的皱纹”。在这个古老的石碾不断的重复滚动中,诗人看到了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落后、低效的劳动,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寓于其中;但作者并没有把笔墨仅停留在批判上,诗的最后他发出了奋力的呼唤:“祖祖辈辈就是走不出这个囫囵/而那头黑牛趁机挣断绳索/踏破了沉默的肌肤/拖起碾子不再画圈/叮叮当当敲打着山路上坡”。其实,这掐断绳索的黑牛的形象不就正是他本人以及无数从农村冲出来的新时代农民的写照吗?
  像《家谱》:“我居住于祖先制造的那个很长的洞穴/洞内很黑却有清脆的声音可闻/……/一代一代又一代/历史已成为一座座/蛰伏在日月星辰里的礁石”。然而经过风云激荡,经历时代变迁,诗人开始企望逃离那个洞穴:“我开始寻找符号、音乐和火/寻找在思维的庙宇间/开垦的最愉快的田园/让子孙世代去读我/澄澈的心境”。
  再如《致大山》,尽管大山给诗人带来了无忧的宁静,痛快的欢乐,夜莺清婉的唱歌,山泉跌磕的细语,诗人还是要走出大山,因为“你造化了我移山的体魄/填海的夙愿/……/我——就去远方”。
  诗人最终是去了远方,并在那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书写了自己崭新的人生。《施浩诗选》中“平安夜”“音乐颂”这两章,就集中地表现了一个走出农村开创了一番事业的成功者,一个深怀使命感的诗人,面对新时代发出的动人歌吟。
  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一方面对自己苦难的童年、搏斗的一生做了回顾:“我是一个不幸的男人/我是这个时代的狂想者……/我一边哭泣一边演唱/一边用床的四只脚/轻轻地敲打着大地/天空因为我的摇喊/脸色苍白……我是一个不幸的男人/我的诗歌是写给不幸的天空”(《平安夜·二十》)。另一方面,面对新时代,诗人放飞自己的理想,渴望着一片肥沃的土地,一片霞光迸发的土地,渴望着在流浪中建造一个充满水与阳光的家园:“绿色的牧场出现了/走出一群圣洁的羊羔/它们认识了草地/和山冈/它们从/星辰的余晖中/拾得一枚金光的弓/它们向天空说/散开吧/乌云/让我们安业于河流两岸那片可爱的土地”(《平安夜·二十四》)。
  每个诗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道路,都有不同的诗歌资源。施浩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早就告别了鼓噪的青春期,告别了少男少女的浪漫情怀。他的诗沉重,悲凉,与苦难相伴,与奋斗相随,诗中有真歌哭,有厚重的哲理心理内涵。他会走得更远,正如他自信地唱出的——
  
  在世纪末的中午
  我的诗歌又像雷电一样
  伴着我对人类新曙光的虔祝
  轻轻响过大地
  (《在路上》)
  
  这是他的抱负,也是我的祝愿。相信在新时代的广阔时空中,他的诗化人生终将圆满,他的诗歌理想终能实现。
    2020年2月13日
 
作者简介

著名诗歌评论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吴思敬论新诗》、《中国当代诗人论》《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主编)、《中国诗歌通史》(与赵敏俐共同主编)等。

 
新感受力,让想象力的创造别开生面

孙思
 
  我们有时偏爱故乡,像偏爱自己一样深刻。特别是在当下许多人厌倦了城市又离不开城市的情况下,故乡在我们心里常被几何式地放大,它甚至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的伤口,让一种疼痛反复折磨着我们,成为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永远的纠结,而令我们的一生终难圆满。无奈之下,很多诗人就只能把一种排遣不去的惆怅放进自己的文字里。
  施浩便是如此,他把我们这些丧失了乡土故乡根基的诗人,无处安放的“乡愁”,饱经城市浸染的乡愁,安放在他无处不在的文字里。诗中的情节不是许多相近的或者类似的情形,像数学的平均数,而是用行动、冲突、命运等绝无仅有的结合来凸显这些典型。诗人透过自己世界观的三棱镜来概括他所记忆的情境。在冲突的选择里面,在人物的关系里面,以及在登场人物的遭遇里面,反映了现实的本质的特征。
  《施浩诗选》这本诗集审美特点很多,我就他写故乡的诗,谈一点自己的浅见。诗集五章,共计91首诗,包括长诗。而诗集里出现最多的是关于故乡的:
  “秋分时刻/我们都很小/我们在稻场上游戏/比我们更小的妹妹/赤脚站在稻场中间/我们仿照她的模样/扎成稻草人然后/在五厘田之外/用芒草制成箭射中她的胃//妹妹远远倒下秋分时刻//妹妹嫁给一座小山冈/山后面是山/妹妹便抱着一棵榕树/站在荒凉的山冈上/猫头鹰也常常在家门口叫她的名字/小妹小妹小妹/小妹!/你走以后/我的小屋落满灰尘//到了秋天/我又想起大地丰收后黄昏景色/农家的灯盏依依亮起/我们作为孩童/抱着冬天的大雪和春天的雨水/在母亲堆满了粮食的家中/我们扎的那个稻草姑娘/一个人站在田野上/想明年的农事/一夜没有睡去。”(《稻草人的故事》)
  艺术想象的再现,不只是反映对象的可以感觉的外貌,它还包含着对对象的概括和理解,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它必须把对现实规律的揭示和一定的思想倾向通过生动具体的直接感觉形式表现出来。这里的“妹妹”形象是一种创造,是诗人创造性地根据记忆特定的物质材料,将其物化出来。具备了想象、细节的真实生动和感觉的丰富性。
  这个属于故乡少年记忆中的影像,在诗人想象力的创造下别开生面,她牵引着我们的视线一路追踪诗人心灵发生的瞬间震颤,以及这种瞬间荡漾衍化出的更为斑斓的图景。而稻草人则被他的词语点亮,由节奏带动,带着情节带着故事带着宗教感,带着我们曾经相识又似乎共同经历的人生,从视而不见或无足轻重的状态挣脱出来,通过与那个年代一些事件的关联,敞亮了生活的幽暗不明。
  再如:“阳光穿过草垛/草垛并不见得是座空房/粮食装在仓里/小鸡围在仓外/围在一只母鸡的怀里/几颗遗漏的谷粟/喂养它们/这些小小的生命/在母鸡的庇护下/草垛可以温暖它们的/成长//阳光照在墙上/烘托起一座屋宇/我想这可以称之为家/我的姊妹正好十个/我的脚趾十个/坐在田埂上/坐在母亲的周围生活/并且一天一天地长大/歌唱在阳光下/种植山芋/在一座小山冈上/放牧牲口/这些牲口(包括我们的生命)/像山芋的根须/紧紧抓住山冈的土墩//阳光照在山冈上/我们温暖无比。”(《阳光穿过草垛》)
  这首诗中,情感既是个性的也是普遍的、无限的,正是这一点构成了真正的艺术的人性,我、妹妹、母亲、母鸡、草垛、田埂、山冈、阳光,聚合在一起,为我们打开了那些久远的一直封存在我们内心的情结,这个情结,便是我们的人性。使一切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灵魂之中的人性。
  想象的纯朴、逼真,让这首诗成为一块极好的玉,它或许还不圆满,但通灵。因为这样的通灵,让我们沉浸在诗人构建的无边无际的安详和宁静的画面中,似乎觉得自己快成为盈满水的河,跟着诗人的想象流向我们的童年。一位诗人的想象创造力主要来源于他的感受力,感受力的强弱,直接关乎诗人的天赋。在城市生活多年,诗人心中的故乡早已不是当年的故乡,它是一个更具有感性而不是感觉意义上的故乡。为此,对待故乡,与其说是施浩视角的变化,不如说是他生命体验和内在感受的变化,因为这样的变化,意象中新的情思被容纳进去。
  类似以上的诗还有很多,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亲人、童年趣事、村庄、荞麦、清明节、父亲母亲等等,因为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列举。诗人要能在世界中看出童话,也能在童话中看世界,这就是新感受力,一种新的、更开放地看待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城市以及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的方式,包括我们曾经的记忆。施浩做到了。
  生活是靠慢慢积累的。千万不要用煮粥的米去煮饭,这样煮出来的肯定是夹生饭。而是要用煮饭的米去煮粥。只有这样,诗人的眼睛才能比常人的眼睛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在自然现象的形状和色彩的形式中发现他人所无法发现的东西,并能把他所见到的东西再现出来。
  是的,一个人只有走得离故乡足够远,足够累,足够疲惫,足够沧桑,才能懂得故乡对他的意义。而作为故乡叙述者的施浩往往又是被叙述者,所以施浩一直是担纲双重身份的分裂者。但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分裂,而是在于分裂是否成功。施浩成功了。我相信在写故乡这些诗时,他的内心和世界是洁净的,想说的话,肯定雪片一样往到处飞。
作者简介

孙思,诗人,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诗人》杂志副主编。著有诗集五部,曾获刘章诗歌奖、第二届海燕诗歌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作品奖,长诗《浦东浦东》获2018年管过改革开放诗歌大赛金奖,诗被收进百种诗歌选本。思想理论研究专著《走进大学生心里》获上海市高校理论研究优秀著作奖,专家声称此书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被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珍藏。主编有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征文优秀作品集《风从浦江来》。2017《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诗人,有诗评分别获《诗潮》年度诗歌评论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评论奖,散文评论获第七届冰心散文理论奖。

游子走在归乡的路上——《施浩诗选》印象

邓凯
 
  一次见到施浩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沉稳讷言,不事张扬,就像地里一棵谦逊淳朴的麦子,隐身于人群中间;也像朴素诗歌中的一句,字词直白,却暗含张力。也许是因为他的故乡和我的故乡距离很近,共饮一江水,相似的水土涵养了我们相似的心性,他给我留下的初始印象自然是亲切而美好的。
  及至《施浩诗选》出版,对他的印象又多了一份讶异。施浩出道很早,诗集中第一组诗《童年的土地》发表于1992年11月号《人民文学》杂志,这是上个世纪的事了。这中间,据说他经历了20多年的沉默。20多年,时间裹挟着生活的风暴足以把一个正常人搞废了,何况是一个诗人。但施浩像一棵倒伏的麦子,风雨之后又站立起来,“青松挺且直”,还捧出了数量不小、成色打眼的诗歌作品。一座火山在承压,暗暗积蓄能量,一旦爆发,炽热的岩浆混合着火山灰铺天盖地,汪洋恣肆,不可小觑。透过他的诗行,依然能感受到满溢的激情,让人想起聂鲁达的《伐木者,醒来吧》,以及郭沫若的《站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人的激情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更是诗人感受力敏锐的象征,而后者更为重要,诗人依赖它建立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联系,是从虚空中探寻意义的密码。感受力的强弱如同手机信号的强弱,决定着诗人能否获取更多的诗意。施浩的诗贴近当下来写,恰如他的爱好赛车一样:贴地飞行。风驰电掣,马达轰鸣,目不暇接,快如闪电,令人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如果遵从自然世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施浩了——现实中沉稳讷言的施浩与诗歌中激情四溢的施浩,不事张扬的施浩与赛车中不可一世的施浩。爱默生说过:“人只是他自己的一半,另一半自我则存在于表达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施浩凭借诗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与所处的现实世界达成了和解。这个虚拟的世界,姑且就称为他的精神故乡吧。
  施浩是农耕文明时代与工业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抒情诗人。他既投身于工业文明大潮,却又有着对农耕文明时代天然的情感依恋,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对亲情、对爱情、对母亲和父亲、对土地的失去的抒写,这种夜晚站在城市摩天大厦,向苍茫而虚空的远方惆怅的遥望,这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失落,这种回不去的宿命,朴素而真挚,澄澈而忧伤——
  
  荞麦黄了
  我们一家大小
  坐在孤独的门槛上
  回想老父打水去井边的光景
  父亲的背影
  和我们盼望的粮食一起
  长久地留在
  我们成长的痛苦记忆中
  (《荞麦黄了》)
  
  这首诗迥异于他之前的激情抒写,而是以白描的手法,打开视觉空间,读来有着苦咖啡的回味,月光一样清冷,哀而不伤。还有《我的家乡大片土地在消失》——
  
  这时
  我脑海浮现出过去年代家乡景象
  连绵的村庄
  袅袅的烟火
  溪流中奔跑的泉水
  与崎岖山路两旁的繁华缠绵
  那些造地神分割的田地
  错落有致
  那一块块石头叠成的小桥
  穿过小河
  跳跃在
  农田和村子之间
  在这些
  群山环抱之中
  我的家乡
  宛如一幅农耕文明的油画
  
  这是何其优美的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种萦绕中国人千百年的动人情愫,自然也是施浩乡愁的起点,是他精神的脐带,这种原生性的情感存在几乎是任何一位诗人在凌空蹈虚之后的立足点和栖息地。然而,这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情感的咏叹,而是以诗的形式介入现实,用分行的文字对抗推土机,表达对工业文明粗暴一面的质疑:“我的家乡大片土地在消失/田野上再没有庄稼的景象/……/没有牵系童年梦想的各种果树/繁花盛开时已显得那么凌乱而/失去芬芳/鸟语无序鸣唱旷世悲壮的断章/当年到处可以栖身的温暖巢穴/已无影无踪”。这种个体的锥心之痛往往能够为历史留存有温度的可供见证的文本,成为史志在框架性宏大叙事之外的毛细血管式的补充。
  对任何一个人而言,亲人之爱往往构成他最初的情感图谱,也深刻影响着他如何去爱他人。施浩的诗对亲情的书写尤为动人,他在对着这个世界喃喃自语,饱含一种不容置疑的、滚烫的、未加节制的情感,“他就这样悄悄地离去/只留下淡淡的遗忘/为了几亩瘦地/母亲累成弯弓/而我们这些射不出的箭/在她临走之前/不管从哪个角度/总是要被茅屋柔软地拒绝”(《怀念父亲更加思念母亲》),“母亲把阳光都给了我们这十个孩子/她一个人承受了这条小路两侧群山的沉默”(《清明节》),“小妹嫁给一座小山冈/山后面是山/妹妹便抱着一棵榕树/站在荒凉的山冈上/猫头鹰也常常在家门口叫她的名字/小妹小妹小妹”(《稻草人的故事》),正如他自己所言:“写诗,是用流血的方式来写。”这些配比了高浓度的血的墨水,这些来自生命中最深的隐痛,这些最能激发阅读者共情的普世情感,使他的诗挟带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施浩的诗有着很强的叙事性,这使诗意从实在到生发有了稳重而笃实的寄托。但仅有叙事和抒情,一首诗并不会完成真正的旅行,也似乎与他的年龄和阅历不匹配。就这样我们没有悬念地读到了很多富有思辨性的作品:生与死,悲与欢,真实与虚伪,孤独、离去与归来,海洋与陆地,消逝与重生,希望与幻灭。比如《阿彼尔》:“阿彼尔/每次你总是伴我旅行/我却总是看不清你的容颜/你藏于我的诗歌中/藏于我的夜晚和听觉里”,这种对于诗歌的混沌而本能的描述,往往能精妙地抵达诗歌的本真。他的《童话趣事:关于死亡的概念》饶有趣味——
  
  我记得
  我打孩提时代开始
  我老屋祖堂两侧和阁楼上
  安居着四座棺材
  一座是我爷爷的
  一座是我奶奶的
  还有两座分别是我父亲和母亲的
  我记忆中
  四座棺木
  似乎在那时是我家最尊贵的家产
  …………
  我记得有一次我问爷爷
  此为何物?
  为什么孩子们都没有
  爷爷祥和地告诉我说
  这个东西叫作棺材
  你们每个人到了百年之后都会有的小木屋
  将来等你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我们就慢慢地变老
  就可以到另外一个世界
  去当官发财
  所以我们现在辛苦地劳作
  就是为了你们后代子孙过上好的日子
  
  这首诗平静地叙述了一个孩子心目中最初的生死观,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对死亡的达观,生死轮回,向死而生。用“童话趣事”这样一个轻盈而不失戏谑色彩的词汇来观照严肃的死亡主题,恰当地对冲了沉重感,为“达观”做了形象的注解。
  在《施浩诗选》中,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当属《平安夜》(长诗选章)。无论从艺术的成熟度而言,还是基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的高度提炼,这都是一个重要的文本,是值得凝视和沉思的。尤其是《平安夜:第二章·写给阿彼尔的献诗》,我愿意把它视为“诗体日记”,它是诗人对日常经验的诗意提纯,也是诗人漫游在超验世界的投影。阿彼尔,既是诗神,也是爱神;既是希望,也是绝望;既是生存,也是毁灭;既是获得,也是失去;既是狂热,也是冰冷;既是热爱,也是仇恨;既是真实,也是虚伪;既是忠诚,也是背叛;既是建设,也是破坏;既是高歌,也是沉默……
  让雷电诞生
  让雷光从碰撞中击出我一生的过失
  让雨水淋湿脚下
  我走向那里
  向前一步即是末日的晚霞
  晖光凛凛
  后退一步即是重霜垂降
  落雁纷纷
  我感觉到了什么?
  云岩下的生孕和
  壮烈中的热吻
  未曾谋面的祭礼和清净
  我在想
  生是死别
  生是送葬和那早别的女婴
  我在想
  在我老屋那棵古树下
  听见撇断树丫的响声里
  开出一朵小小百花
  
  在这一部分里,能够感受到施浩和他的诗神陷入了一种迷狂状态,充盈的才华,辉煌瑰丽的想象,开阔辽远的空间,纠缠扭曲的时间,诗行滚烫,意象发光,诗情奔涌,宛如置身于盛夏时节的九江。基于这种个人经验的独特抒写,诗人凭借它获得非凡的意义,这也是施浩区别于任何一位诗人的价值所在,“一转身就是流水/一转身就是家园/一转身就是羊群”,这是施浩独有的流水,这是施浩独有的家园,这是施浩独有的羊群。正如歌德所言:“诗的意蕴就是自己生活的意蕴。这个意蕴,任何人都不能给予我们,或许可以使它变得昏暗,但绝不可能使它枯萎。”
  施浩的诗,不矫饰,不炫技,但像成熟的稻穗一样饱满,有着阳光一样的纯度,他的诗与他的为人达成了统一。在那次朋友聚会之后,看到他主编的《深圳诗歌》,堂堂皇皇的一大本,庄重,精美,大气,捧在手上,能感受到诗歌沉甸甸的尊严。1990—1993年他在北京漂泊三年,住地下室,吃了很多苦,在海南也吃了很多苦,后来在深圳商界打拼,颇有成就。生活的馈赠让他成长,给他力量,让他感恩,也让他宽容。一本《深圳诗歌》,倾注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寄寓了他的赤子之心,他愿意为诗歌做一些事情。他把诗神称之为“阿彼尔”,而我愿意称他为“诗歌义人”。
  在他的诗中,他就像一个游子,一次次远离,一次次归来,“我们就这样生活,永远在告别”。诗歌是他的精神故乡,是萦绕在他心头的那一缕炊烟,是他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的灯塔,给他温暖和慰藉。他一直走在归乡的路上,带着火——
  火臆测的火
  只有火才会使用语言
  只有火才会使用感情之剑驱动我们看盐成为食粒
  看相成为金或者是土
  分解的火一半的火风是他的领主是黑衣的神父
  前行的者赶走他们
  建立火!
  2020.3.21,于北京
作者简介

诗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