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特刊 > 非虚构

丘树宏:唱响“岭南写作”第一人

2025-09-20 22:16:34 作者:李众姗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丘树宏先生借助本身的多种身份,尤其作为诗人,学者的两枚文化符号,坚持多年推广广东本土文化,呼唤集体抒写广东人文富矿,并在此方面做了一系列的长期探索。

  丘树宏,广东连平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兼职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孙中山文化”“庆龄文化”“赵佗文化”首倡者。“孙中山文化”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命题,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论影响广泛,主创的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华侨,中国桥》等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传唱,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海内外演出十余场。以抗击非典经典作品《以生命的名义》享誉诗坛。组歌《孙中山》等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海外传播。

  已出版个人诗集《隐河》《共和国之恋》《长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思维洼地》《心的看见》《中山传》(中英文版)《漫说珠海》(丛书)等16部,编导、制作和演出、播放大型舞台作品《孙中山》《宋庆龄》《南越王赵佗》《咸水歌》《伏羲传》《Macau·澳门》等10余部。
 
 

  也许是因为广东的总体经济实力常居中国的榜首,使得外界往往忽视了这片土地上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在许多人眼中,广东似乎是有着“文化沙漠”的称号,然而这却是对这片土地最大的误解。从历史的长河和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广东的文化繁荣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这里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岭南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它扎根于岭南广袤的大地,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以及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本土文化的灵动鲜活,散发着别样的韵味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那么岭南文化就是其中一条重要支流。

  今天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视野下,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擦亮文化名片,发展广东本土文化乃至岭南文化,急需建立一套属于岭南特色文化写作的推广和传播系统。追寻到最早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建议方面“先声者”时发现,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丘树宏是最早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建议并率先践行的人,也是目前创作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文化作品最多、题材和体裁最丰富广泛的文化学者、作家之一。

  丘树宏先生借助本身的多种身份,尤其作为诗人,学者的两枚文化符号,坚持多年推广广东本土文化,呼唤集体抒写广东人文富矿。因此,丘树宏先生在此方面做了一系列的长期探索。除了首倡“孙中山文化”主题文化符号并力推成为国家战略命题这一重要贡献之外,还创设“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孙中山文化节,同时以多元素的舞台作品《孙中山》《英雄珠江》《南越王赵佗》《咸水歌》、长诗专集《长歌正酣》、人文社科作品《心的看见》《中山传》,以及大量的歌曲等,为“共建人文湾区”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广泛,力可扛鼎。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涵养向善、质朴创新、兼容并蓄的岭南精神气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岭南文化创作者的学习和热烈响应。以湾区作家为代表主力的“岭南写作”,观察和抒写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在新一代写作者的作品里已见端倪。

  今天的广东,在文学上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周代。最早见于载籍的文章是《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南越王赵佗的《报文帝书》,则被称作“岭南史上第一文”。在2021年12月26日《南方都市报》整版刊发的丘树宏文章《赵佗<报文帝书>:“岭南史上第一文”》中认为:据目前所发现的史书资料来看,岭南地区包括广东,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人物是赵佗、任嚣。赵佗的《报文帝书》,是岭南文学的开端,是岭南史上第一文。赵佗的《报文帝书》,应该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岭南最早的文章,是岭南进入文明的标志和生命信息,是岭南进入文明初期阶段重要的文字注脚。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重新认识《报文帝书》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的依据所在。

  如此一看,这一发现突破了文化沙漠的耀眼,岭南文化史和文学史就必须重新审视评价,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上,岭南的文化地位和作用才能回到她应该有的位置上。由此可见,岭南文化的萌芽已经种下,只待长成一棵更为繁茂的苍天大树。从文化边缘走向世界,成为了中国文化一张闪耀的名片。

  今年8月,丘树宏先生撰写了《岭南写作:广东文艺家动起来!》,中新社广东分社又予以了报道,至今的阅读量已达到了25万,再次引起了各界关注,一度成为文化热搜的名词。

  9月初,广东省委宣传部在《求是》杂志刊发了《大力传承弘扬岭南文化》长文,据我掌握的资料,这应该是广东省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在央媒发表岭南文化主题文章。这一重磅的刊发,彷佛在昭示着:岭南文化的春天要到来了!广东将从经济大省迈向文化强省,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尤其需要讲好岭南故事,更迫切需要广东本土文化的助力推动。岭南文化极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征鲜明,如一锅本土老火靓汤,融合中原醇厚、本土鲜美,开放包容且充满生命力,处处彰显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从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要素,打造具有有影响力、传播力的新型文化品牌与文化IP等等,更好地传播岭南文化的新浪潮。在当下文学的背景,而不是仅仅一味停留在“打工文学”的标签下,必须更多挖掘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文化中的世界性,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创作者,我们有责任一起倡导岭南写作,给岭南文化注入鲜活的注脚。聚集更多关注、吸引更多人气。

  而在这方面,丘树宏先生万字长文《秦汉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六大贡献》,纵横捭阖,提纲絜领,为岭南写作提供了标榜,引起了中央、国家媒体及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丘树宏先生还以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系列的大型讲座,造成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相信在丘树宏先生的引领之下,岭南写作嶎成风气,以全新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文化诗篇。

2025年9月

  作者简介:李众姗,青年作家、诗人。作品散见于《东莞日报》《广州日报》《大湾区时报》《延河》《四川诗人》《国际诗坛》等各类报刊杂志。文章阅读量达300万,诗歌作品入选多种年度诗歌选集,当代作家精选文库。出版诗集《人间清醒一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