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子随笔5篇
领导者
夫治世之道,首在治心。昔者范蠡三徙成名,非惟谋略,实怀澄明之心;管仲治齐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秉公心而安天下。故曰:领导者犹器,组织若水,器之方圆,定水之形貌。
观今之世,华为任正非凌晨持帚扫雪,京东刘强东与配送同餐,皆以躬身垂范化人。岭南陈智松掌科技新锐,每日晨会必先自省三过,尝因研发失利当众谢罪,减薪三月以儆效尤,未几而团队奋起,终成通信领域之隐形冠军。此非"吾日三省吾身"之现代明证乎?
昔人云:"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领导者怀瑾握瑜,则部属景从。徽商张桂平执掌苏宁时,尽散家财保员工薪给,昼夜与工友同作息,三年蛰伏竟成行业翘楚。其言曰:"非敢言智,惟存不敢欺心之念。"
故知领导之力,不在威仪赫赫,而在心灯灼灼。能正其心者,如北辰居所而众星共之;能修其德者,似春风化雨而万物生之。今诸贤执柄,当效曾子之三省,思阳明之良知,以心性为舟楫,渡组织过沧海。心光所至,经营自拓,此乃千年不易之理也。
生辰
越中桂子初结时,小女系蓝花布裙,在曹娥江边小厨煨汤。灶火映红面庞,竟与三十四年前初诞时的酡颜一般无二。
忆彼辛未年国庆,礼炮如雷。母卧产房素帷之间,汗血交融,忽闻清啼破空——江南烟雨里多了一个小小归人。护士以国旗红襁褓裹你入怀,轻叹:“这丫头来得隆重。”我却觉得,万民同庆中,惟掌中这一握温热,弥足珍贵。
这些年来,看你从襁褓到及笄,自闺阁向天涯。总记你周岁抓周紧攥我衣角,七岁朗朗夜读,明亮的眼眸照亮了星空,十八岁远行前夜,偷偷在我枕下塞满手写平安符。今见你切笋手法与阿母神似,方知母女生缘原是这样——我褪下的鳞甲,化作你翼上翎羽。
暮色四合时,又见新讯:“仿妈妈旧方酿的酒熟了,可惜总差些火候。”附图中青瓷坛泛着琥珀光,坛口系着当年教你的双环结。忽忆当年教你读《诗经》,你总把“哀哀父母”念作“暖暖父母”。而今你在舜井旁、禹陵侧,终于懂得其中滋味。
窗外礼花绽如红莲,手机那端飘来越剧声。原来生命传承,不过是把当年的痛楚,都酿成今朝的醇酒。恰如这生辰烛火,既照你来路迢迢,亦映我归途杳杳,中间亮着的,是人间最寻常的牵挂。
磨砻砥砺正当行
粤商之道,似雨打芭蕉——噼啪声里自逍遥。市场风浪颠簸,多少企业如滚粥咁煲,有嘅缩水收皮,有嘅越熬越香。究其根本,唔系睇本钱厚薄,而在乎骨子里有无嗰股「人字拖精神」:任你路面水浸街,我自拖沓向前踩。
夫磨砻者,非摧折之器,实精进之阶。旧时老广捱世界,艇仔粥要慢火熬,云吞面要竹升压。今朝企业度时艰,好似打边炉咁——火越猛,肉越鲜。睇嗰啲百年老字号,经风雨而更旺场,恰似陈村粉蒸笼迭蒸笼,蒸汽越足米香越浓。
智者磨砻如饮茶,苦澀回甘自有期。东莞厂仔转型智能造,佛山陶瓷玩起文创潮。呢啲岂非似粤绣穿金线?破茧时痛楚,成蝶时绚烂。最妙係粤商识得「借力打力」,市场逼佢降本增效,佢反手搞出共享产能;政策引佢转型升级,佢顺势玩直播带非遗。
今观大湾区内,企业如荔技挂果——经得烈日炙烤,方有红袍甘甜。纵使外需波动如珠江潮汐,内卷激烈似年花竞市,但见后生仔女着住人字拖,挞嗒挞嗒踩出数字贸易新路,嘻嘻哈哈搞出元宇宙茶楼。此非磨砻之福耶?恰似广钢旧炉火淬出新精钢!
正所谓:磨难如啖薑,辣喉却驱寒。粤企永续之道,不在避风雨,而在学识雨中漫舞。若问点解咁潇洒?皆因骨子里刻住老广箴言:马死落地行,水浸照拖屐!
值此月满湾区之际,祝各位:事业如广绣镶金越绣越靓,家宅似镬耳屋越住越旺!中秋快乐,人月两团圆,财缘两得意!更盼诸君:心似波罗鸡永唔褪色,财如珠水长流聚福海!阖府安康,生意兴隆,月光光照照地塘,照出金灿灿尽黄金路!
磨魂
人生如朝露,光阴似白驹。百年倏忽耳,形骸终归尘土,唯灵性可超脱生死,达于不朽。故曰:世途之艰险,非困我也,所以铸我也;命运之坎坷,非挫我也,所以成我也。
昔者红军远征,血沃草木,骨埋雪山,二万五千里征途,岂独足力所至?实乃精魂所凝。当其饥肠辘辘而歌声动野,寒刃裂肤而壮志凌霄,此非灵魂淬炼之极境乎?故能裂围剿之网,破天地之阻,终成燎原之势。今观史册,犹见铁流中闪耀之魂光。
夫世之磨难,若烈火熔金。懦者见之如深渊,勇者视之若阶梯。昔仲尼厄陈蔡而演《春秋》,左丘失明而有《国语》,太史公受腐刑而著《史记》。观其所以处困厄者,非徒忍辱负重,实以苦难为砥石,日日磨砺其心魂。及至文光射斗,非惟文章盖世,乃灵魂升华之明证也。
今人处纷华之世,常畏寒暑之变,避风雨之侵。然则霜雪不降,松柏何以彰其劲?砥石不砺,剑锋何以显其芒?智者知命,勇者造命,惟以尘世为道场,视挫折为资粮。当万难交集之际,正灵台清明之时,若能聚全身之力,贯一念之诚,则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破重重迷障,达浩浩光明。
嗟乎!天地逆旅,百代过客。倘能悟此生为炼魂之炉,则贫富荣辱皆成燃料,悲欢离合俱是风箱。及至灵魂通透如琉璃,心性澄明若秋月,虽处陋巷可闻天籁,纵居闹市得见本真。如此,则有限生涯可获无限之果,微尘人生能放星汉之光。诸君当知:磨魂之苦,实乃生命最高之馈赠也。
隙地锄草
仲秋归乡,见后院门首有隙地,方不盈丈,荒芜久矣。野草疯莽,高及人腰,蓟藜纠缠如乱麻。吾执锄刈之,汗落如雨,忽有所悟。
人之有隙地,犹宅之有后院也。自呱呱坠地至白发苍苍,人人胸中皆藏此隅。然众生奔忙,多饰厅堂以迎宾,扫庭院以纳客,独遗此隙地于不顾。或十年不窥,或终生忘顾,遂使贪嗔如蓬蒿丛生,痴妄若荆棘密布,本来心地,尽掩无存。
尝见世之闻人,庭前光鲜,厅堂华美,然隙地秽芜,终致栋折梁崩。故《礼》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此“独”者,非独居一室之谓,实乃心中隙地耳。
若能以锄草之心勤拂拭,以修庭之志常照察。邪念初萌即斩其根,恶欲方生即断其苗。使正念如日照,正觉如清风,正心若沃土,正思若甘霖。则隙地虽隐,自生兰蕙之芳;胸隅虽微,可养松柏之节。
嗟夫!世人皆慕厅堂广厦,吾独珍此方寸隙地。但使心地常净,何愁德业不彰?是日除尽荒秽,见黑泥润泽,恍若初心复现。乃置石凳于旁,誓常来顾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