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陈舰平: 这是我开辟的诗坛记事栏目,记我所知道的诗人诗事,我所经历的诗坛事件,我所交往的诗人,我对诗人诗作的评价。评价仅个人观点,只从学术与我所知为人论,勿加争论。
1,公刘的书法
公刘书法,学颜,风骨凛然。与其为人相当。1993年我在江苏通州文化馆时,曾办《文学信息报》,蒙诗人赐题词一幅,六尺对开条幅,上以正楷书曰:“休要说在拜金主义狂潮中文学已成孤岛,透视海水底下人心与良知的大陆架毕竟相连。”书作字大如拳,正是颜体,然比常见颜体更见圭角方锐,方介刚直,锋芒戟张。1989年底,我与江苏青年诗人沙克参加《诗歌报》获奖颁发仪式,专程去拜访诗人,他正住院回来。请题字,他说:出于可理解的原因,我现在对私对公一个字都不题。不能破例。望谅。在我的笔记本上,他只签下自己的名字。公刘封笔两年,后复出,由女儿刘粹出杂文集《不能缺钙》。
2、柯平的火锅
1994年底,我有过一次孤身骑车远行。从江苏通州骑山地车,渡长江,经常州、苏州、湖州到杭州。在湖州,想到诗人柯平在焉,即去拜访他。先去湖州文联刊物《水乡文学》找,柯氏曾在此当编辑,答曰已辞职。后通过湖州日报社的编辑同行(其时我在江苏《通州日报》社做编辑记者),找到在某新村的柯平家。柯平在。家中楼分上下,妻儿居上,柯平与我交谈,拿出相册,说我长得像伊甸。看照片,果然七八分相似。中午,柯平作东吃当时流行的火锅。席间谈到南昌诗歌大赛,我们因都是获奖者,有诗作同版发表。但我记错了他的诗作,把浙江另一诗人张宏的诗作《XXX高地》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诗,记作他的。他只是微笑,不与争。回家看,他的诗作发在我《海上的日子》组诗上方,名为《如何认识新兵》。那次诗赛是《江西青年报》、《南昌晚报》等单位办的建军六十周年诗歌大奖赛。时最红火的汪国真也是获奖者,为三等奖。我与柯平都是二等奖。一等奖是上海青年诗人王小龙等。那时流行参加诗赛。在诗歌圈中的青年诗人,无人免俗。欧阳江河是《玻璃工厂》在《诗歌报》诗赛中获一等奖而为诗坛注目的。柯平诗写得很有才气,当时他与江苏曹剑、浙江伊甸为“生活流”一派的代表诗人。柯平写的长诗《诗人毛泽东》是中国当代同类长篇叙事诗中最好的诗作,颇见才气与文化、思想的气度。柯平其实文名为诗名所掩,其散文,是最受文坛中人推崇的。诗刊诸编辑,提到柯平,称道其为人,一个字:好。 浙江诗人,如柯平、伊甸、楼奕林、孙武军(无君)为人都很低调,不似四川诗人张扬,且结帮合伙,纵横诗坛。如非非,莽汉等。但浙江诗人确是有文气与才情的。如绍兴酒,度数不唬人,但酽醇。
3、跨越世纪的广州诗人欢聚
千年之交。我在广州写作,兼经营着出版发行事务。接广东作协诗人温远辉电话,安徽诗人叶匡政来了,邀广州诗人一聚。地点正在我天河寓所不远的南岗兄弟海鲜城。去了,见着了被称为诗坛美男子的叶匡政。诗坛有四大美男子,四大美女,四大丑男之类说法。杨克与叶匡政是美男子中两位。但当时杨克在北京,未参加。参加者有《南方都市报》的诗人世宾与陈朝华,陈朝华为报纸副主编。而都市报另一位诗人、我的江苏同乡有采访任务,未能与会。广州诗人到的,有黄礼孩,老刀,江城等几位。因为千年之会,有两位还带了夫人。在座除诗人之外,还有青年评论家、以才气与实力令评论界刮目相看的谢有顺。叶匡政来广州,是为他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诗集《城市书》而来取样书的。席间在座诗人都得到一本,因为千禧年,诗人都有些兴奋,便在各自得到的叶匡政的诗集扉页上相互签名以为纪念这难得的一个千年与另一个千年的交替之夕。 这个晚上的另一个收获,是黄礼孩带来了他主编的广州诗人们的诗集。翻读广州诗人的诗作,令我顿生敬意。在商业经济最发达的广州,这些诗人们的写作是那样沉潜从容,全无浮躁之气,让人看到诗人灵魂的内敛之光。广州诗人的写作,语感到位,也许处于商业社会的漩涡中,最先感受到商品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他们的作品更多的表达诗歌对灵魂的安抚,对人性的关注。现代性在这里,不是以颠覆的革命性姿态出现,而是以心灵的神甫的身份出现的。诗中有着大悲悯的道德情怀,让人想起《铁达尼号》上那群自发聚拢来继续拉琴的琴师--真正的音乐家。 诗人聚会,广州诗人喝酒也是安静的。没有常见的热烈劝酒场面,没有慷慨激昂,情绪激动。有着英国式沙龙的雍容优雅。我与四川、重庆诗人们相处,那喝酒就带有浓郁的诗江湖气息。诗人聚会,自然少不了谈诗。但因我写了十六本武侠,大家把话题不经意间转到武侠小说上来。温远辉是铁杆的侠迷,在座不少人也是男儿本色重横行,谈起武侠来津津乐道,金迷古迷温迷都有。大家对王朔与何满子、袁良骏批评武侠的文章,很是发了一点观点。批评家不懂批评对象乱发言,且不顾逻辑学,这也是学界一大奇观。 那顿饭吃到十点钟许,大家兴犹未尽,便出来找一地方喝茶。走到体育馆,嘿,人山人海,广场上全是人。到处是新新人类晃着荧光棒兴奋闲逛的脸。我们期间翻过两道铁丝网,到达体育馆路一家茶社喝茶,诗人、批评家、夫人们慨无例外,作英勇的翻越铁丝网的勇士。此情此景,也只有千年到来的兴奋才造成如此奇观。 在茶社喝茶分手到寓所,已是近一点钟了。饮酒喝茶中,与诗人们度过了两个世纪与两个千年的交替。也值一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