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智慧。诗歌的作用在于感召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诗歌倘若徘徊于诗人之间,这是练笔。诗歌倘若谱成歌曲,在大众间传唱,这是成绩。诗歌需要成长的沃土,泥沙俱下时,才有真金在其中。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名诗,仅是沧海一粟。不要寄望于每写一首诗,就是名诗。但每首诗,对于诗人而言,都是珍珠。 42.心蝶: 抓住情感爆发的瞬间,抽离。凝聚一种火花,留下层层空白。 43.微笑如花儿般绽放: 诗,是最美的文字。 诗堪比花,有如牡丹之丰饶,有若兰蕙之幽雅,有樱花之灿烂,有桃之夭夭,也有似路边的马兰,不妖不扰,自在随风招摇。诗可分婉约,豪放。且不说李杜诗不分伯仲,凡有流传的诗词,自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写诗的,如果纯粹只是写诗,而不是趋于名利,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悲哀的是,许是这个竞争的社会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竞争的烙印,诗歌,也被分了三六九等。于是,未入流的诗作者就郁闷了。 可是,如果想开了,千年才出个李杜,百年来,也就只有雨巷和康桥在口口相传,做个默默的写诗人,自己开心,足矣。 因为没有企图,没有奢求,好像一种爱情,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对于诗歌,也是如此。有则写之,无不强求。一首诗,不求写得最好,只求抒发一时的情感,所以,很快乐。 …… 44.情长: 诗出于手动于心生于情! 45.河东: 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在中国,我们没有理由抛弃。 写下去,写下去,写出生命的卑琐与坚毅。 46.黄海卿: 诗人的足迹在大地,诗人的眼光在云端! 47.王建民: 诗品与人品是同步的,为此,我一直在做人上下功夫。这个“功夫”就是超凡脱俗,直至悟出真道。无奈,总也超脱不净;故而,道自然不会悟得太真。所以,尽是些雕虫小技。愿以诗为媒,与诗友共勉。 48.无人野渡: 诗歌创作实践着让生活小鸭变天鹅的传说。 诗歌除了最突出的抒情性以外,应该让诗意诗境诗语诗美等得到综合体现。 1、诗意:作者对某事物某景象某理念等等的发现、挖掘,颇新奇独特、超凡脱俗、精巧瑰丽,如果达到人之未见、人之未想、人欲达而未能,更是难得。 2、诗境:用以揭示和表现诗意的可见或可想可感触的景象。它既可以实、也可以虚。当然虚构也不是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经验的。 3、诗语:精美精巧、朗朗上口、具有音乐节奏感,能够帮助提振诗意诗境的升华体现。新诗也要注意诗句的字词声调变化组合,即几个音节间高低起伏升降(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尤其应该讲究。一个句子只有一个声调,即便没有语病,也显得难听。何况诗歌?)应该避免直白、啰嗦、污言秽语,即应该简约雅致、形象生动、自然天成。诗语还应该包括具有在全诗中起到点睛之笔作用的诗句与词语。 4、诗美:通过诗意诗境诗语的综合作用产生效果,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还有句词的(三者未必能够一起实现)。 总之,没有诗歌特性,不能算诗歌;诗歌特性不突出,不能算好诗歌。 49.周洪明: 不迷信权威,不妄自菲薄,不故弄玄虚。 50.陈智泉: 好诗韵味依依,庸诗一览无余。 51.漆明: 诗应该是生活的诗,关注了生活才能被关注。 52.李锦恒: 诗歌,是情感的一种倾诉,在充满人性的河流中流动。 53.杜铁林: 诗歌要有激情,要感染读者,作者不要自鸣得意! 54.梁文卿: 诗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很不欣赏无病呻吟之作。 56.白云飘飘: 诗是心灵的歌唱。当然有忧劣之分,我以为要宽容。 57.情巅大僧: 1.诗歌首先要让自己愉悦,然后再让读者愉悦。 2.诗是从心灵的最底层泛起的水泡,所以有人会读不懂你,但这要你的诗是透明,虽然读不懂,但也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境。 3.词语虽是诗歌的外衣,或传统或时尚或简陋,但不能丑陋甚至臭不可闻。 58.木叶香禾: 刚写诗时香禾说: 诗是一盏心灯,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