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当代诗观大联展(摘选) 序言 “中国当代诗歌大联展活动”自2010年12月27日帖出发起帖并置顶至2011年1月27日,一个月中有2000余人点击,有百人诗友积极发表自己的诗观,为了更利于关心和爱好诗歌的朋友了解情况,现整理集中于后。整理的原则是:1.以跟帖顺序为序,序号即为原所在楼号;2.符合发起帖说明要求的,直接展出诗观;3.对错别字和明显不当的标点做了纠正;4,对论文性的长文作了摘要处理。此联展由清泉整理。不当之处请指正。 1.清泉的发起帖: 中国当代诗观大联展 人们对于当今诗歌的评价及认识,差距较大。这是当今诗歌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对于关心诗歌发展的人们来说,广泛地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对于诗歌、对于个人都是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为此,中国诗歌网,发起一个诗观大联展的活动,并希望所有关心和热爱诗歌的朋友积极参与,在下面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原则是:只立自己之论,不驳他人之言。 发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长篇大论、三言两语,甚至是一言一语,只要是自己的一家之言,皆在受欢迎之列。 如果活动比较成功,我们可能进一步综合整理展示结果,以供更多的诗歌爱好者参考。 敬请积极参与,谢谢! 2.罗永德: 诗歌现在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是很正常的,没有那些年的喧嚣。还有,诗歌作者和读者的分化,是由于现在的文化样式多了,途径多了,媒介多了的原因,不能划一。 先抛一块砖。 4.蔡德如: 即使是大家都喜欢的唐诗宋曲,我坚信流传下来的也只是极少数。就是说现在诗歌界鱼龙混杂和好劣并存的现象很正常。 现在的诗缺少读者,是因为好诗太少。只有通过各诗刊编辑们的引导,这种情况才会慢慢有所改变。 诗观:让情感自然地流淌,先写出诗味,再写出意境。诗可以没有尾韵,但一定要有内韵。 5.龚卫华: 诗歌决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当今社会有许多所谓的诗人,只是把几句话,简单地排列成几行,就以为是诗了。诗歌应该是作者通过物象精心营造的一种意境与画面。严格的意义说,诗在画外中! 唐诗宋词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年,我认为首先在于能够适应社会大众的传颂之外,更主要的是在诗词中能够得到读者所能感受到的画面;同时,更多采用当时社会的通行语言。 当然,我也很反对那种教条主义者,为了能够符合诗词规律,生拉硬扯地作“诗”填“词”。翻开唐诗宋词哪个文学大家没有出律的作品?而他的传世之作,何尝不是符合人们传唱之规律? 6.钟生钦: 昨夜一梦:诗说/我让冬天安静/春天盎然/夏天热烈/秋天丰腴 诗说/我让大地受孕/泥土发芽/石头开花/草木挂果 诗又说/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诗/是/诗 7.蓝野牧人: 诗歌终将是最美的东西!尽管目前被排挤到了边缘的边缘,但生活始终是存在的,那么,在没有缺少的“土壤上”,诗歌会成长起来的,终将!然而,诗歌自身在成长中,也须得诗人们好好扶植才是,不要拿简单的分段、分行糟蹋了诗魂! 9.冬箫: 诗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10.赵福治: 诗是行走的思想(或灵魂)! 11.朱枫: 我的诗观:诗是语言的艺术,它首先是审美的。诗是外在世界进入内心世界的艺术再造,它不是生活的还原。 12.沙果: 诗者,仁心。 13.江志剑: 我的诗观:诗以言志、诗以抒情,写诗首先要有真情实感;其次要让人看得懂、要有市场意识。 14.烽火诗歌: 随笔断想:诗歌的天空/已没有了雄鹰飞翔/因为黑心的枪口/忌妒远征的翅膀/我将明天的希望/寄托给嘹亮的歌喉/但稚嫩的百灵/无法穿越诗国的荒凉/如过前面的路上/你意外地/拾起一支断翼/请你仔细查阅呵/上面一定刻着/一位诗人的绝唱 15.晴宝儿: 晴宝儿诗观:诗是灵性之笔,诗为心声诗亦情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