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
P. 186

《鄂北纪事》,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孙樵声创作出《宋哈哈》《过路人》《采访记》《磨
                 镰记》等十多篇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先后发表在《萌
                 芽》《羊城晚报》《长江文艺》上,因创作成就突出参加
                 了 1965 年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胡树国发
                 表了小说处女作《老电工》,阎俊杰写出了《智擒黑风霸》,
                 二人均以不俗表现跻身文坛。
                     正当这批作家的创作渐入佳境的时候,一场文化浩劫
                 将他们拍入泥淖。在整整十年里,襄阳文学仅出现了李德

                 复、卫士洪、胡树国的《地下长龙》《高山盛开大寨花》
                 等很少几部作品。文学园地万马齐喑,百花凋零。
                     然而,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梁斌、韩希梁、吉学
                 沛、李德复、孙樵声等一批老作家的影响并没有因此中断,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在他们的启蒙、带动和培养下,一批
                 文学青年随后登上了文学舞台。



                              渐成气象的八九十年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襄阳文学的复苏期、生长期和
                 初步繁荣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化了意识形态的坚冰,
                 襄阳文坛的老作家青春焕发,新作连连。一批生活在农村、
                 工厂和机关的文学青年,如春笋得雨,茁壮成长。
                     胡树国的长篇小说《地下儿童团》出版后,三次再版,

                 被三家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还被翻译成朝鲜文,总发行
                 量达 37 万余册。李叔德出版了长篇小说《风流墨客》、中
                 篇小说集《我想吻吻你的手》。刘久和创作了军事题材长
                 篇小说《兵行诡道》。后来,又有青年作家曾旭东的《解


                                      ·175·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