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
P. 184
未然以气贯长虹的《黄河大合唱》,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
史上的地位。陈荒煤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先
后创作出版了 20 多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和
电影评论等著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电影史上占有重
要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襄阳文学步入又一个黄金时
期。70 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襄阳文学日益繁
荣,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波澜初起;改革开放以后,渐入佳境;进入二十一世纪,
呈现百花争妍的崭新局面。
波澜初起的五六十年代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
经济建设高潮和文化建设高潮。就在这个时候,作家梁斌
来到襄阳,担任襄阳地委第一任宣传部部长、共青团襄阳
地委第一任书记和襄阳报社第一任社长。他一到襄阳,就
根据组织安排到襄阳县欧庙区刘家庙村和水洼村,发动农
民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以作家的敏感,收
集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为他后来的长篇小说《翻
身记事》和《红旗谱》的创作做了前期准备。这两部小说
的若干细节,取材于襄阳的土地改革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襄阳诞生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韩希梁
的《六十八天》。韩希梁 1922 年生于枣阳,1938 年参加
八路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
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朝鲜二级自由独
立勋章。解放战争期间,他创作了以孟良崮战役为题材的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