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马夫文集:与文友对话
P. 14

作,写出了一批稚嫩的作品,开始了文学创作的艰辛历程。
                 适应这一形势,当时的禹县文化馆担当起了组织领导全

             县文学创作的重任。在馆长解长江的领导下,任立中,刘文
             平等人从 1975 年开始,把全县城乡近百名文学爱好者组织

             起来,划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曲艺四大组,开展了一系
             列文学创作活动。文化馆每年春秋组织两次大的创作会议,

             召集全县近百名文学创作骨干,集中在县文教招待所(现市
             一高院内),用两、三天的时间,进行创作的动员、鼓劲、
             探讨、交流;召开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创作讨论会;聘请《河

             南文艺》(后改为《奔流》)编辑钟庭润、杜道恒来禹讲课,
             传授写作经验,指导创作;为作者办理图书馆借书证,组织

             个别骨干作者到地方采风,体验生活等等。这样的活动,虽
             不能产生一定的直接效果,但却极大地鼓舞了一大批青年的

             创作热情,调动了献身文学事业的积极性,使文学创作成为
             他们的精神追求乃至生命源泉。

                 在这种情势的推动下,禹县一批从土地上爬出来的放羊
             娃、割草孩,伴着煤油灯的熏燎,带着满手的泥土,张开梦
             想的翅膀,开始了文学创作的艰难起步,涌现出一批创作骨

             干,并创作出一批文学作品。小说上有王根林、王国谦、王
             金河、高宇平;诗歌上有赵景彬、张真宇、贾国忠、孔院彬、

             马福水、郭栋超、王复和、李民卿、李芾德;戏剧上有王亚非、
             王留庆、尹志明等等,他们相继在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发表

             了作品。当时全国文学刊物屈指可数,河南也只有《河南文
             艺》一家文学刊物,发表作品的难度可想而知。1977 年 5 月,



                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