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226
早年文化随笔四题
审美的意志
自古就有审美,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
从出土的彩陶、泥塑抑或色泽斑驳的岩壁上,每每看
到那些稚拙的图案及乖巧的形状,人们不禁会为远逝的历
史竭力留下的零星的生活记录,深深感喟。生命对于周围
的热爱和纪念委实太多,而时间赐予生命的印象,仿佛最
终只有那么一点点。由此,这一点点在似乎汇聚着所有的
同时,一下于人的眼里变得重要,直至成为深刻和执意要
去回顾的瞬间写照。
审美从包容各种情绪的体味中,唯独选择一两样来激
励血液,甚或让对象在一种沸腾的想象中化为崇高,大致
都与现实的贫乏和人的潜意识要求有关。这种看似属于外
在感知的日常活动,其实跟长久埋在任何人心理底层所期
待的梦想,均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故一旦某种审美
形成,必然于一种相当愉悦的情景中,存在着一定的自身
故事;亦正是这模糊的“故事”,往往通过审美对象,使
象征的东西愈发实际和明朗化了。
原始性的审美和现代社会对美的界定又有不同。前者
崇尚自然的人化,重客观、多摹仿性,少于理解成份。此
种审美大抵停留在一种净化的游戏和并不产生悲剧感的生
理写生上,所以类似极富个性的单调的享受,也就无所谓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