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202
么深度大词,自始至终却隐匿着心灵的实质;没有多少
密集意象的撞击,可依然还是不失严谨与活力。“半首
好诗,已是我数十年仅得”,“活了 66 年没死,我在等
一个人”。这是何等面壁探索破壁的勇气,人类至今是
否仍要像贝克特那样,在《等待戈多》的虚妄与荒诞杂
呈中,反复等待无望的希望?当然,如果你司空见惯始
终看不到“田垅里的青绿,收割正是时候”,也不关心“棕
熊、狐狸、冰库里企鹅 / 好像在认真的读书 / 他们的 / 智
商进化到比人还高怎么办”,或者以为后现代主义的种
种忧虑,丝毫不曾影响到我们今日文明漏洞百出的进程,
那么“现代不接话,现代做事节奏快”,是否就真有点
现代繁荣的麻木和盲目?那种“都在以一种别人的以为 /
不讲道理的方式讲道理”的普遍扭曲景象,是否显然也
确实需要更多的诗人,在高尚的“文学场”面前,今天
能够站出来多有一番可贵的发现,及在象征认知上予以
更多一些透彻的警示?!
所以说陆健的诗歌创作,虽然一直像是隐忍和克制
的,但他始终不是在温情前行,一样有着相应中肯的批
判性,这其实也是一切文学作品构建真实,最起码的良
知和动力要求。陆健的作品似乎同样属于需要有耐心阅
读的那种,而一俟读进去了,你便会洞见个中灵魂的深度,
清晰看见诗人沉潜的感知,不断用心梳理出的现象意蕴,
包括许多化平常事为非平常状态诗性品质的获得,再有
就是生活与理想的相互完满贯通。勿要以为做到这点会
很容易,纵然其诗义结构,基本的趋向主体也算是白话,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