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燕超散文集《暗香浮动》
P. 162
多少贬谪凭栏干
学习中国文学史,会发现一个令人感到分外有趣直至心生
困惑的现象:古时候的读书人,多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
应试进入仕途,是“读书人”和“为官者”合二为一的混合体。
他们仕途顺利之时,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不必细说。
倘若受到政敌打击,或者触怒皇帝,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被罢官,
遭贬谪流放,总是要被迫远离京师或者故土,被打发到一个相
对遥远而荒蛮的地方,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砺改造洗礼。设身处
地地想一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在困境之中,不但身
体上要经受各种无情考验,精神上也要备受折磨。如果没有一
个强健的身体,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一颗坚守信念的恒心,
其结果恐怕只能是有去无回,命丧他乡,魂归异地了。
爱国诗人屈原,我们都知道他以死报国死得冤枉,精神可
嘉浩气长存永远值得后人敬仰歌颂,可惜也算一个被流放后再
也没有回来的,让人想起来就伤心不已的例子。柳宗元,遭贬
谪后心情郁郁,虽然尝试寄情山水,排遣内心苦闷,但最终在
那个环境恶劣的柳州抑郁而终。柳宗元的好友韩愈,曾经被贬
潮州,后来回到京城任职,虽说是病死京城长安,但其却是死
在温柔富贵之乡,不像柳宗元那样死得如此凄凉。要说被贬后,
心理承受力最强的也许是苏轼了。东坡先生在宦海几经沉浮,
在十几个地方为官,真有些周游全国的意思,不说正常的工作
调动,单是被降职贬谪,就先后去过密州、黄州、儋州、汝州
等地,总感觉人家不过是沧海一声笑,最终淡然一笑了之。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