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诗歌万里行 >> 活动剪影 >>

中国新诗从这里飞翔

——“同一首诗咏海宁”采风活动纪实


作者:周占林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责编:祁人  日期:05-07-31 09:55:33  点击:



  
  10日上午,采风团来到中国家纺布艺名镇——许村。
  进入许村,便感到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镇,而像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来到中国家纺装饰城,许村的一位女副书记和中国家纺装饰城副总经理林小忠接待了采风团一行。
  在家纺装饰城会议室,林小忠向此行的诗人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许村镇和家纺装饰城的概况。
  许村镇区域总面积54.45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320国道、沪杭铁路和沪杭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是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一个以家纺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贸型城镇。
  许村家纺产业已构筑起了原料供应、织造、染整、检测和产品研发、销售等一条龙的家纺装饰布产销组合配套体系。拥有实行专业化分工的325家公司型家纺企业及6000余家个体企业。从业人员4.1万人,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城市营销人员7000多名。基本上,全国各地做家纺生意的十人中有六人可能就是许村人。
  听完林副总经理的介绍,一个小镇每年竞有一亿多的财政支配令大家惊讶。小小村镇就超过了那些贫困地区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啊。
  在参观过程中,吉狄马加书记为刘福君算了一笔帐:如果当年中国作协雾灵山文学创作之家的家纺布艺全部从这里进货,则可能为你节省下一台低档奔驰骄车。刘福君也为自己算了笔帐,宾馆所用材料如果三年一换,来这里直接购买,每次可节省一辆国产轿车。
  那琳琅满目的产品,让参观的诗人们大开了眼界,直后悔来时没有先见之明,量好自家窗帘、沙发尺寸,也好带些优质产品回去更换。
  一有闲暇,张况更是不放过向吉狄马加请教的机会。他俩走在人群前,对新诗的某些问题,讨论不休。
  李见心,这位来之东北具有俄罗斯血统的美丽女诗人,第三个离开采风团。午餐尚未结束,她便要急着离开。我和尹英希把她送到车旁,尹英希的一句话:小妹,有什么事情记着有大哥我呢。相聚的欢乐无法替代分别的忧伤,在她转身的刹那,我看到有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秀目中滚落。这一刻,大家的眼睛因诗而湿润……
  
  海宁,因名人而出名;名人,因海宁而垂古。唐有诗人顾况,明有史学家谈迁,清有大学士陈元龙,近代则有科学先驱李善兰、“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作家查良镛(金庸)和陈学昭、艺术大师钱君陶等等。这些名字将和海宁一起,在历史的经卷中,抒写上丰富的篇章。
  而留恋不已的诗人们,更不愿像新月社诗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的: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海宁,诗人们悄悄地来,却不能悄悄地走。海宁厚重的文化底蕴,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让诗人们无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
  我们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海宁“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皮衣之都”的美誉,而我们诗歌的翅膀,将刻满“海宁”两字,飞翔在诗坛那湛蓝的天空。

          2005年7月23、24日于山野居

 

9 7 3 1 2 3 4 5 6 7 4 8 :

上一篇:诗人们在青楼了解古代青楼历史

 下一篇:“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南疆”
  相关链接
桃园煤矿绘胜境 人间四月写芳菲     周占林  2009-04-20
青春在风中独行     周占林  2008-10-05
在彭州(组诗)     周占林  2008-06-02
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第六日     周占林  2008-05-30
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第五日     周占林  2008-05-30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