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诗歌万里行 >> 活动剪影 >>

中国新诗从这里飞翔

——“同一首诗咏海宁”采风活动纪实


作者:周占林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责编:祁人  日期:05-07-31 09:55:33  点击:


  三

  
  听海宁市委党校副校长、海宁市文联、作协副主席任少云讲:钱塘江天天有潮,月月有潮。以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潮。一年中八月十八是祭潮日,也就是现在的观潮节,潮水最大。而海宁观潮有三个佳绝处,一是大缺口,在那里看碰头潮;二是盐官的观潮公园,在那里是看一线潮;三是在老盐仓,那里可以领略到回头潮。近代影响中国的两位大人物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曾在这里观潮后留下了佳句墨宝。当然,诗人们更关心的则是诗人徐志摩,和他与胡适、陶行知等人在1923年9月28日观潮后写出的《海韵》。那“女郎,回家吧,女郎!”在每个诗人的耳边回响。
  走进观潮胜地公园的春熙门,占鳌塔便矗立在诗人们面前。这是一座为镇服潮神而建造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至今已有380多年历史。那砖身木梯、飞檐垂铃、围廊翼栏,使此塔造型极为壮丽美观,不愧为浙江海塘诸塔之最。大家的脚步正要向塔方行进,莫桂月喊住了大家:离潮来的时间还早,我先带领大家参观“潮文化展示馆”。
  在展示馆,其实大家的心都已飞向钱塘江边。毛泽东那“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的壮丽诗句,著名诗人贺敬之“壮哉钱江潮,小览亦开怀。确知潮有信,相期高潮来。”的《盐官观潮》,把诗人们观潮的急迫心情早已吊足了胃口。
  莫桂月接了一个电话,告诉大家马上就到了观潮的最佳时间。于是,诗人们再也来不及欣赏占鳌塔的丰姿,从它的身旁经过的是急促的脚步声。来到江边的塘堤上,极目远眺,江水像黄河水一样的颜色,苍茫而安静,辽阔而浩瀚。一排排桌子凳子早已被摆放在太阳伞下,热情的盐官人不停地招呼:坐这儿吧,每人五元,茶水免费。但习惯了自由的诗人们不想被别人支配自己的观潮情绪,他们笑着说着,向没有太阳伞的地方走。塘堤上认识不认识的中外游客,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表演着潮声到来的精彩。
  趁潮未到之即,李自国、张玉太、冯晏、北塔、陆健抢先与江水合影。突然之间,有人喊:潮来了。大家的目光被这一声呼喊拽向一个方向,潮水像条白线似地从远处奔来。尽管大家没有听到预想中的如雷般轰鸣,没有看到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但还是被那银龙般奔走的潮头所感动。祁人抓住机会,和儿子祁诗扬勇立潮头,留下精彩一瞬。由于不是最佳的观潮季节,但那新月般弯弯的潮头同样让大家感到兴奋。
  追逐潮头拍照,欲留千古佳话。
  海宁潮终于翻卷着远去,诗人们的目光落在了镇海铁牛身上。洪烛问陆健:此二牛哪头是公哪头是母,众皆惊,而无一人回答。
  从公园里出来,陆健还抑制不住刚才的兴奋。而洪烛正问冯晏现在挎的小包是不是昨天下午新买的。
  
  坐落在盐官镇西门内周家兜,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少年时代的住宅。车子在院门前停下,诗人们便迫不及待地走下来。这是一座精致的小庭院,门前,独特的王国维先生塑像让大家暂时忘记了天气的闷热。一个个站在大师面前,做学生状留影。这是座坐北朝南木结构建筑,走进前厅,正中置放王国维半身铜像。诗人倘佯在三个展室中,对这位海宁盐官出生的国学大师有了更近的接触。作为新兴学科甲骨文、敦煌学的奠基人所著《流沙坠简序》、《殷墟书契考释序》、《宋代金文著录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等,这些划时代之作,留给后人享之不尽的财富。
  恋恋不舍,终得告别。张况站在王国维的故居前,让冯晏、尹英希多给他照几张像,把对国学大师的怀念带回佛山,带到自己的诗里。
  天公不作美,当大家从湿热的室外回到宾馆后,一场大雨,给海宁增添了些许凉意。

9 7 3 1 2 3 4 5 6 7 4 8 :

上一篇:诗人们在青楼了解古代青楼历史

 下一篇:“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南疆”
  相关链接
桃园煤矿绘胜境 人间四月写芳菲     周占林  2009-04-20
青春在风中独行     周占林  2008-10-05
在彭州(组诗)     周占林  2008-06-02
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第六日     周占林  2008-05-30
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第五日     周占林  2008-05-30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