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61-65/结束)
总策划、出品人沙克/ 从2016年元旦后开始历时三个月,中国新归来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结语】
	
	  总策划、出品人沙克/
从2016年元旦后开始历时三个月,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联手中国艺术家微平台,在自媒以及作家网、中诗网、海诗刊等海内外十几种网媒和纸媒展示新归来诗人处女作,相继推出沙克、周占林、江雪、洪烛、林浩珍、冰峰、雷默、柏常青、雷霆、陈广德、黄梵、张樯、潇潇、爱斐儿、郭力家、柏铭久、鲁亢、阿樱、愚木、南鸥、大仙、施玮(美)、冷雪、陈树照、凸凹、老刀、金山、沙漠子、王爱红、李犁、程维、倪娜(德)、汪抒、张后、王学芯、雁西、张况、橙子、颜艾琳(台)、李洵、阿毛、陈衍强、陈泰灸、王晓辉、冯光辉、李静民、倮倮、古岛、张晶、荣荣、郭建强、柳风、阮克强(美)、赵永红、三色堇、吴少东、巴客、周碧华、木子红、冰花、周长风、蓝珊、张金烈、张雪松、邱华栋等65位当代一线诗人处女作,展示诗人们从70年代到2016年的昔今风采,构成了40年历史长廊中的诗人与诗歌的巨卷。联展阵容宏大,图文珍贵,直指1980年代火热的文学大潮时期,达成温故知新、演进诗史,广泛传播诗歌文化的目的。在浮躁矫饰、月产诗人千计的网络年代,处女作联展的逐层推进和完美收工,意味深长,功在当下,影响必致久远。前所未有的处女作联展,成为中国诗坛开年以来的一个重要事件,深深烙成为当代诗歌的一道浩然的风景线。
		
		2016年3月21日
	
	
	本期推出:周长风、蓝珊、张金烈、张雪松、邱华栋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周长风(61)
周长风,1964年生,籍贯江苏。1981年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赴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1992年毕业。1984年开始在《诗刊》、《诗神》、《花城》、《诗潮》、《青年作家》、《上海诗人》等发表作品。1989年诗歌《读酒》获《诗刊》首届诗歌大奖赛总分第八名,并在中央电视台《花信风》节目播出。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入选多部诗集、诗选集。2003年至2013年离开诗坛十年,此后网络回归。出版诗集《隔着岁月的倾诉》、《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等。现居杭州。
	
	
	周长风近影
	《沉默》
	 
	周长风/
	沉默,沉默
	像火一样沉默
	在漆黑的暗夜里检点自己的光辉
	不再倾心于那瞬间的明亮
	渴望冷却
	如同当初追求燃烧一样
	
	沉默,沉默
	像冰一样沉默
	任潜动的春水狂吻
	在痛苦的麻木中思索着融化
	融化幼稚
	融化轻浮
	
	沉默,沉默
	像山一样沉默
	亿万年炽热的岩浆锻造性格
	从一诞生就学会了沉默
	用凝重和深沉为地球塑造
	第一个男子汉的形象……
	
	(发表于1985年《诗神》)
	
1989年周长风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期间
	
	周长风上世纪80-90年代部分诗歌资料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蓝珊(62)
蓝珊,北京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开始写诗,作品散见于《青春》《追求》《人民文学》《北京日报》等报刊,98年停止写诗,2015年重新开始写诗,参加2015年12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诗歌网上海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级研修班”。
	
蓝珊近影
	《屋子》
	 
	蓝珊/
	一间屋子
	发出光亮
	 
	那是一匹金色的绸缎
	那是座落在你目光上的圣殿
	 
	它在欲望的河流里被漂洗过了
	花朵在骨节里喀喀作响
	鸟的翅膀比你的梦更轻更薄
	它带走了林子上空的叽叽喳喳的春天
	 
	别藏进那带刺的阴影里
	甜蜜的雨水的嘴唇
	正在到处寻找
	被阳光涂抹得这样妖娆的
	一块土地
	 
	一间屋子
	一间花朵簇拥的新娘
	一匹俊美的白马
	奔腾在河流的两翼
	而你  端坐在
	闪电的袭击里
	安详地织
	网
	
	(原载1996年第5期《青春》)
	
上世纪90年代蓝珊(后)姐妹两人在读书
	
蓝珊在1996年5期《青春》杂志发表诗歌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张金烈(63)
	  张金烈,苗族,国家公务员,贵州省道真自治县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1983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作品,散见《山花》《花溪》《民族文学》《贵州日报》《中国散文诗刊》《河北诗人》《贵州民族报》《贵州都市报》《华夏诗刊》《关雎爱情诗刊》《贵州诗人》《大风诗刊》等报刊,入选《历史的回声》《太阳石》《遵义50年散文选》《经典短诗.当代方阵》《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心中的桃花源》《最美的风景》《2014诗品短诗两百家》《2015中国诗歌》《中国当代生态诗选》。 等诗文集。出版个人诗集《雨中道真》,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地理《道真九人诗选》。
	 
	
	张金烈近影
	《秋》
	 
	张金烈/
	
	冬来敲门,
	门没闩紧,
	结下一层厚厚的冰。
	
	春来敲门,
	睁一双 眼睛,
	看飘飞的红领巾。
	
	夏来敲门,
	敞开贫瘠的胸襟,
	接受园丁的耕耘。
	
	秋,在哪里?
	啊,阳光下,
	留下成熟的足迹。
	
	(原载1983年12期《苗岭》)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张金烈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张雪松(64)
张雪松,1969年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县一个偏远乡村。1988年考入绥化师专中文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1996年入选黑龙江省文学院第五期青年作家班学习。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哈尔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较为活跃,有诗歌和评论等作品散见于《诗歌报月刊》《星星》《绿风》《诗潮》《中国诗坛》《青年作家》《北方文学》《青海湖》等诗刊和杂志。1996年因工作变动中止诗歌写作;2006年12月建立新浪个人博客整理部分作品,同时陆续恢复诗歌写作。
	
张雪松近影
	
	《雪一粒一粒被风吹进身体》
张雪松/
	风雨破落的八月 站在断木中间
	我孱弱的泪水 因你而变得坚强
	鸟语里 你的影子闪进不败的年轮
	我开始相信永恒即灿烂的瞬间
	而倦怠的双眸 依旧如隔夜的火把
	执着洞穿我们未竟之旅的黑暗
	
	此刻 雪一粒一粒被风吹进身体
	像你最初呢喃的情语
	让我颤栗 默念那些永逝的日子
	梧桐雨淅淅沥沥响在一首古词里
	打湿我们一路行程
	
	冷月之夜 我鞋子一样躺在床上
	鞋子我一样躺在床下
	一只 一只 鞋子的去向
	正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而哪一只鞋子啊
	盛满了我今生今世的爱情
	
	(发表于1991年第4期《诗歌报月刊》)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大学校园的张雪松
	
	张雪松上世纪90年代初的作品资料
新归来诗人处女作联展:邱华栋(65)
	
	  冰花 (Rose Lu), 本名鲁丽华。前中国航空油料公司首任财长,南洋船务合资公司董事。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为阿红老师函授学生。后中止写作。2004年开始在互联网发表作品。现居美国,为会计师。业余时间创作诗歌。为《诗中国》诗刊及《中国爱情诗刊》顾问。著有诗集《这就是爱》《溪水边的玫瑰》等。曾获首届“梁祝杯”全球华语爱情诗大赛金奖和世界诗人大会金奖等。其作品散见《侨报》等海内外多种报刊及多种合集与年鉴等,并有百余首诗作被译成英文,及数十首诗歌被制作成中英文朗诵视频广为流传。2013年1月20日,中国诗赋学会主办《冰花诗歌作品赏评/研讨会》。2013年3月20日央视四台“华人世界"播出“冰花,为爱行走天涯"专访节目。
	
	邱华栋近影
	
	《诗二首》
	 
	 邱华栋/
	
	天才
	一只毛毛虫在树上爬
	  一个婴孩在地上滚
	  悬崖上,一只鸟蛋在巢中安睡
	  水中,晃动着我的倒影
	而我则看到了一只蝴蝶
	  一位圣人
	  一只黑鹰
	  和一匹渴饮的天马
	
	手势
	
	我朝你伸出手掌
	  食指微曲
	  接着中指和小指
	  向你躬身示意
	  后来又攥紧拳头
	  只露出大拇指
	左右晃动三圈
	  啤酒瓶内封存的你
	  砰然喷吐白沫 
	
	(写于1988年5月,选自中国新归来诗人博客邱华栋研究资料 )
	
	上世纪90年代的邱华栋
	
	本世纪初的邱华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