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共赏明月!“诗歌万里行”走进海南三正月

2025-09-30 作者:赖世伟 | 来源:南方+ | 阅读:
祁人将三正月酒店比作“新时代的诗意容器”——“滨海、亲子、比心兔,这三个词,写出了当代中国人对家的向往。我们要写的,不只是月亮,更是童年的月光、父母的守望、回家的温暖。”“诗歌万里行”创作采风活动走进海南三正月酒店,一场关于月亮、童年与诗意的对话,在椰影婆娑中徐徐展开。

  9月28日,夜幕低垂,海风轻拂,一轮明月悄然爬上三亚的天际。就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夜晚,“诗歌万里行”创作采风活动如约走进海南三正月酒店,一场关于月亮、童年与诗意的对话,在椰影婆娑中徐徐展开。

座谈会现场,诗人们齐聚一堂。主办方供图
 

  28日下午,酒店会议厅内诗情涌动。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齐聚一堂。他们中有《诗刊》原主编叶延滨,有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丘树宏,有诗歌万里行总策划祁人,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深圳诗歌》执行主编李犁,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戴潍娜,《人民文学》编审杨泥,海南省诗歌学会主席李孟伦……星光熠熠,群贤毕至。

  “我们走过了140站,今天,是‘新长征’的第一站。”祁人动情地说。他将三正月酒店比作“新时代的诗意容器”——“滨海、亲子、比心兔,这三个词,写出了当代中国人对家的向往。我们要写的,不只是月亮,更是童年的月光、父母的守望、回家的温暖。”

座谈会现场,与会嘉宾合影。主办方供图
 

  《星星》诗刊编辑罗蒨则从建筑中读出了“科幻诗”的意境:“三正月的月亮,是传统的,是科技的,更是精神的。它像一首立体的诗,一层层展开: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月球探测的现实,再到‘正气、正道、正果’的企业精神——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诗意吗?”

  “今天,你是我的三正月,日夜四季洋溢馥郁的仙桂。正气正道正果凝成一轮皓月,洒向蓝天大海照亮一个个心扉……”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协原副主席丘树宏现场分享了他的诗句,引发满堂喝彩。他表示,海南三正月酒店作为广东三正集团全额投资的“月文化”特色酒店,恰恰证明了粤琼合作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建议大湾区跟海南除了经济合作、社会合作,加强人文合作也至关重要。”

与会嘉宾参观三正月酒店展品。主办方供图
 

  “海南是诗歌的岛屿,是生长诗人、成就诗人和适合诗人诗意生活的地方。”海南省诗歌学会主席李孟伦深情地说,“欢迎全国诗人常来,让李白的月光照亮更多心灵。”

  当明月升起,诗人们走出会场,漫步于酒店花园。孩子们的笑声、海浪的轻语、远处比心兔的剪影,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一刻,诗歌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呼吸的空气,是脚下的土地,是心中不灭的光。

  在这里,万里诗行,终抵心月。

与会嘉宾参观三正月酒店大堂。主办方供图

  南方+见习记者 赖世伟

附:

诗意三正月与旅行的新发现——三正月座谈会
 

  首先,我们要感谢三正集团对诗人们的邀请。不久前,诗歌万里行走进了东莞半山酒店,学习和了解三正集团的企业文化精神,写出了一批好作品,受到了集团莫总的肯定,于是邀请大家来到海南的三正月酒店。我认为,我们首先是来学习的,所以三正集团文化精神,也要学习在经济遇到新挑战时,三正月的全体员工,找到文旅新的增长点,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所取得的生动现实成果。第二,从三正月这家酒店新特色,为大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切口和素材,一是亲子型,为孩子和家长的出行提供服务,其中有最浓的亲情和最亲密的感情;二是深厚的月文化,月是中国人的感情寄托,也是中国诗人无尽的创作资源;三是山水风光,南海之滨的风景胜地。我们创作有这样三个重要资源,一定会结出硕果。最后,我想说,这是中国诗歌万里行从2004年至今走的第一百四十站,我们以前走部队、走乡村、走工厂和社区,今天走进文旅服务的三正集团,是与人民一道前进,也是与时代同步,感受新的生活和新的潮流。二十年的坚持,风雨同行,一百四十站,上千位诗人以诗回答时代的新课题,这是坚持诗与大众结合与生活结合的实践,就像今天窗外有台风,风雨同行,与诗相伴,这就是20年来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壮举。谢谢大家。

  ——叶延滨(《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常务副主任)
 

  《以“三正·月”文化融通粤琼人文交流会作》

  这次诗歌万里行第140站走进海南陵水三正月酒店,恰遇“博罗依”台风,诗人们困在酒店里不能外出,正好写诗,还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下面结合本人写的《三正·月》和座谈会的发言内容,就如何以三正·月文化融通粤琼人文交流合作谈几点想法。
  1、深化提升“三正文化”。
  三正是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法岁首制度的统称,又称“三统”,最早见于《尚书·甘誓》。其核心差异在于岁首月份:夏历以建寅之月(正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之月(十一月)为岁首,由此形成不同的季节划分体系。
  董仲舒从历法层面提出“三统”说,认为三代正朔不同导致制度文化差异。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采用此说,指出夏、商、周三代分别以“忠”“敬”“文”为政道核心,形成“三王之道若循环”的历史观。
  春秋战国时期三正并行,《春秋》用周历,《楚辞》采夏历,《诗经》存在混用现象。秦至汉初改用建亥之月(十月)为岁首,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正,后世多沿用夏正。
  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刘知几 《史通·模拟》:“ 春秋诸国,皆用夏正。” 清朝顾炎武 《日知录·正月之吉》:“﹝《诗·豳风·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因此,建议广东三正集团确立的“树正气、走正道、出正果”企业精神,可以延伸到夏商周的“忠”“敬”“文”讲起,予以深化提升。

  2、以文化案例切入开展粤琼人文交流。
  广东、海南自古一体,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渊源深厚,现在虽然一分两省,但血脉与人文从未割断过。三正月酒店是广东的著名企业,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追求,建议三正月集团除了经济合作发展外,担当起两省人文交流合作的义务和责任,并上升为使命。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案例切入:
  (1)唐代名相张九龄。人们一讲起张九龄,就必然想起他的著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必须联想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虽然目前没有史料证明张九龄到过天涯海角,但在人文方面完全是可以发挥和利用的。
  (2)苏东坡。从广东惠州贬到海南儋州的苏东坡,除了两地关系外,他与天涯海角、与陵水的关系也甚深,据说“天涯”两字,也是他最早题写的。他还写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等诗句。
  (3)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这是一首最为经典的海南题材歌曲,由郑南作词、徐东蔚作曲,沈小岑原唱,发行于1982年。
  郑南、徐东蔚都是广东人,他们创作的这首歌曲,对于宣传推介海南岛,尤其是对天涯海角的文旅事业发展作出了殊大的贡献。三正月可以通过这首歌曲的文旅活动策划和组织,拉动两地的人文交流合作。
  (4)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由郑南填词、刘长安谱曲、游国平首唱的歌曲,李双江于1973年演唱的版本收录于《战地新歌》第二辑。1989年,李双江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郑南、刘长安也是广东人,这首歌曲同样与《请到天涯海角来》一样是两地人文交流合作的绝佳媒介。
  (5)月文化。广东与海南,以“月”为主题的渊源勾连更多,人文交流合作的机缘更多更丰富,这里不再赘言。
  期待三正月集团能够联合南方日报海南记者站等,尽快将粤琼两地的人文交流合作做起来,做出成效来,做出影响力来。

  ——丘树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
 

  诗歌万里行走进三正月酒店,是2004年启动以来的第140站,或者说是再启程的新第1站。衷心感谢18位诗人和媒体朋友,顶着台风、冒着暴雨,从全国各地来到海南陵水相聚在这里,我代表组委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三正月”是以月为元素和主题的亲子酒店。说到月,自然令人联想到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联想到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那是唐朝的月和宋朝的月,也是天空中一轮遥不可及的千古明月。
  而今天,一轮现实中的新明月,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并且身居其中。在这里,非常感谢广东三正集团独具匠心、斥资17亿元的倾心打造,使我们有缘相聚陵水,有幸在大海边体会张九龄诗句“海上生明月”的诗意境界,亲眼目睹天上的一轮千古明月和眼前的三正月相映生辉。其次,我们要谢谢500多名三正月酒店员工,他们是月之使者,细心守护着我们身边的新明月。
  诗歌万里行启动21年来秉持的“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的“三美”宗旨,与广东三正集团董事长莫浩棠先生倡导的“树正气、走正道、结正果”的“三正”理念,可谓殊途同归、完美融合。让旅行温馨如家、让生活诗意美好,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为此,祝福三正集团兴旺发达,祝贺三正月酒店宾客盈门,祝愿所有的入住者就像居住在月亮上一样:
  每个男人都是吴刚
  女士们都美若嫦娥
  而孩子们都成为快乐的比心兔

  ——祁人 (诗歌万里行总策划、组委会秘书长)
 

  三正月酒店服务质量之高很少见。我不由得再次思考关于“需求”“服务”这几个问题。尊重,我在这儿遇到的“笑”是真诚的,美的。我相信“尊重”从“善”开始。这种“善”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一些,一个近乎出于人性,天性。一个是具有弹性的道德律范畴。我在三正月得到一些思考,一些切身的感受。这是重要的。

  ——陆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三正月酒店让我身心一爽,这是一个浪漫时尚温馨,更是有爱的地方。我的建议就是不仅让孩子在这里快乐,也做点让老人变回青春项目,让他们重返童年,重拾童心。第二个就是比心兔的人设非常好,可以围绕这个做个现实剧,然后让孩子和父母按照剧情穿上道具自己演。这不仅能激发大家更多的兴趣,更能开智悦情,让亲子关系更密切。

  ——李犁(《中国诗人》执行主编 )
 

  举办“海上生明月”小学生诗歌大赛,能为三正月酒店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举办系列充满童真与诗意的活动,巧妙地将酒店品牌与经典诗词、海洋文化深度绑定,可以显著提升三正月的品牌文化品位和社会形象。并且通过关注少儿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公益举动,让酒店成功塑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能大大增强公众好感度。同时,活动带来的家庭参与及口碑传播,能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吸引潜在客群,使“三正月”在消费者心中从一个单纯的住宿地,升华为一个承载文化、传递温情的高雅空间。

  ——周占林(中诗网主编 )
 

  三正月酒店亲子文化特色明显,应更加注重强化酒店文化品牌建设,建议将此次诗歌万里行诗人名家们采风所写的作品及诗人百字简介,以中英文对照方式,装入特制的精致玻璃镜框内,悬挂于一批重要的高档贵宾房内,以营造诗意与大海相融的环境特色,打造诗人酒店风格。

  ——张况(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今天在三正月酒店开这个座谈会,可以因诗人诗作诗情诗意与三正集团和三正月酒店管理团队碰撞出火花来。
  以 “月” 为核,从建筑肌理到体验场景,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让宾客在住宿中触摸文化温度,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酒店建筑融合传统 “月洞门”“月牙窗” 元素,大堂穹顶以星河逐月为设计灵感,客房命名取自 “新月”“皓月” 等意象,一步一景皆显 “月” 之雅致。在文化内涵延伸上,酒店特设 “月文化体验区”:通过动态展板呈现 “月” 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轨迹,陈列历代咏月诗词手卷供宾客翻阅;更将现代文人创作的咏月新诗转化为书法作品,悬挂于公共区域与客房,让古典意境与当代审美相融。
  针对亲子群体,酒店推出 “月韵工坊” 活动,孩子们可在导师指导下临摹 “月” 字、诵读月下诗篇,亲手制作月相主题手作,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汉字之美与诗词意境,让酒店成为传递文化、滋养心灵的 “月光家园”。
  我来此很开心,现场写了九首诗,读一首请各位斧正“海岛椰林妙自然,心仪梦里不知年。嫦娥有幸回乡转,便引天人屡下凡。”

  ——吴震启(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总支书记、展览部主任)
 

  “诗歌万里行”走进“三正月酒店”,是诗歌写作、诗歌行动与文旅融合的又一次诗意浓郁的美好邂逅、融合和发展。诗歌写作应该介入现实生活,乃至可以与现实生活“同一”、相等,以回应福柯对“词与物”的理念。“三正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促成了参会嘉宾的创作激情并写出不少优秀诗歌。我希望“三正月”下一步做好“三正月+”的大文章即+海洋文化(南中国海)、+国际化、+智能化。

  ——杨四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比心兔酒店的设计很有创意,色彩的把控非常好,非常美。房间外面宽阔的空间很有吸引力,刚才看到正要入住的一家三口,小朋友马上拉着爸爸的手问这里可不可以骑车,可见这里的设施很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我有一个建议,目前这里的整个设计,在静态方面都很好,希望能增加一些动态的设计,比如增加一些小花园,可以让小朋友在里面寻找宝贝,寻找惊喜,或者设立一些有趣的机关,机巧,吓一跳又好玩。我在国外见过一个木偶钟楼,中午会在12点准时敲钟,然后一扇门缓缓打开,木偶一家依次亮相,对着大家挥手。许多游客会专程来这里,等着与木偶一家见面,不分男女老少,大家一齐鼓掌,情形十分动人。

  ——杨泥(《人民文学》编审 )
 

  如果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月亮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情感载体。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思乡、怀人、孤高、时空意识等等情结,代表了一种脱离日常生活之外的超越性精神生活。大量古典诗词都以月亮为主角。比如李白,一生写了一千多首诗歌,其中340首都与月亮有关。就是说,李白差不多每写三首诗,就要写一次月亮!月亮是李白永恒的知己。同样的,在西方文化中,月亮也是代表超越性的文化载体,比如博尔赫斯诗歌中的月亮脱胎于西方哲学、神学传统,他的月亮常常是循环、永恒或时间虚幻性的象征:“那片黄金中有如许的孤独。/ 众多的夜晚,那月亮不是先人亚当/ 望见的月亮。在漫长的岁月里/ 守夜的人们已用古老的悲哀/ 将她填满。看她,她是你的明镜。”这月亮不再是单纯的永恒见证者,而是被一代代人的“看”和“情绪”所填满的容器。它是“明镜”,映照出观察者自身的命运。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三亚三正月酒店以“海上生明月”为核心理念,经由居住、触感与观景,最终内化并完成了对“栖居于月光海景”这一亲密体验的空间占有,使酒店空间升华为情感场所,选择以月为媒,通过这轮建筑明月,激发更多亲密的链接,创造一个梦境、幻觉和另一个维度的入口。

  ——戴潍娜(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
 

  三正月这一个迷人的异想世界让我感动,踏入的那一刻仿佛我已穿越回童年,月元素和比心兔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那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动无以言表。这里的主题不是浮于表面的装饰,而是融入了每一个细节。这不仅仅是一次住宿,更像是一次梦回童年,更像是我的“情怀归宿”。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浪漫与温馨。
  每个房间的手写卡片,电视上开机问候语,房间里精致的欢迎点心、果盘、每天都可以做月饼,定期的孩子游戏,无论你在哪里遇到月亮大使,都会为你送上微笑与问候。润物无声的体贴,被关照的感觉真好。每一个细节都在放大浪漫温馨的瞬间。如果能增加一项小朋友托管,家长也能更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
  三正月的品牌内涵:团圆,情感的锚点,满足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浪漫,关系的升华,满足人们对爱恋的追求。”、“探索,自我实现,满足个人成长的好奇心。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
  对个人而言, 它是“探索”世界的基地。对爱人而言, 它是“浪漫”关系的催化剂。对家人朋友而言, 它是“团圆”情感的容器。
  在快节奏、高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三正月成功提供一个促成和承载“团圆”的宝贵空间,它深刻理解旅途的终极目的——无论是为了团聚、滋养关系还是满足好奇心——并让每位旅客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和圆满体验。 
  三正月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生活伙伴。

  ——柴玮炜(诗人,首都机场集团商务航空)
 

  四川诗人逸西建议:文旅深度融合。结合酒店特色,选择写三正月的优秀诗歌,进行精美制作,在道路牌,标示牌等明显位置悬挂或竖立,让宾客入住酒店时,随处可见有趣又令人过目不忘的诗。增加诗意体验与独特享受;同时,可将这些诗歌放进酒店自印的宣传画册,配一些相关图片,帮助客人阅读和理解,引发共情共鸣,甚至还有可能激发他们提笔参与书写自己对三正月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增加客人与酒店互动,让客人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吸引更多回头客……。此外,建议对“三正月”进行必要的简单释义:“三正”,正气、正道、正果;“月”,彩云追月,人生洁白如月。彰显三正月酒店企业文化精神。客人在这儿不仅可以享受海景亲子亲情式的家庭度假,还可以得到人生某些方面的启示。

  ——逸西(诗人、四川《别客诗选》主编 )
 

  《星星》诗刊于2024年推出了“科幻诗”栏目,首次以专栏形式探索这一新兴的诗歌题材,引起了较大反响。参观三正月酒店,我惊喜地在它的建筑中感受到了与“科幻诗”相似的追求。超越个人经历情感,科幻诗如何言志抒情,一直以来是困扰着诗人们的难题。我发现,三正月对“月亮”这一意象的处理,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启发。首先,三正月的月亮是传统的,基于中国人对于“海上生明月”的共同记忆;其次,三正月的月亮也是科技的,体现了“月亮”变为“月球”的新的现实;最后,三正月的月也是精神的,“正气、正道、正果”的企业精神在其中交织。古典与科技、人文的交相辉映,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诗意。三正月是一首立体的诗,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建筑和诗歌的共通性。当我们来到三正月酒店,宴饮、讨论、思索,它对我们而言就并非只是一个“空间”,而是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让我们诗意地栖居。

  ——罗蒨(四川《星星》诗刊编辑)
  

  尊敬的马总、尊敬的叶老师、祁老师、各位老师、各位诗友:
  下午好!
  面朝大海,风生水起。在收获金秋的日子里,马总让我们诗歌万里行走进诗意的海南走进宝地“三正月”,让我们感受到了三正月的生命感受到了宝岛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三正月的未来看到了宝岛的希望,也看到了诗歌万里行的魅力!在此,我谨代表协办方海南省诗歌学会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各位诗友的到来!也衷心感谢“三正月”对诗歌万里行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也万分感恩叶延滨老师、祁人老师、李犁老师、周占林老师高举“诗歌万里行”的旗帜开拓出了一条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的柳暗花明的光明大道!让诗歌的光辉李白的月亮照耀着我们照耀着三正月照耀着这个时代!
  海南岛是诗歌岛,是生长诗人成就诗人适合诗人诗意生活的地方。在此,请让我以“诗歌”的名义向大家发出永远的邀请——欢迎各位老师各位诗友常来海南做客、写作与生活!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或是一个企业一个酒店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今天,“三正月”和“诗歌万里行”的结合就是这片大海之上最纯洁最完美的一种结合,美美与共!给予人的是一种最惬意的最高贵的享受!在此,也祝福“三正月”和“诗歌万里行”携手同行,越走越远,前程无限!
  最后,预祝活动圆满成功!也祝福大家旅途愉快!身体健康!创作丰收!谢谢大家!

  ——李孟伦(海南省诗歌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