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名家荐读|霍俊明读韩润梅:“仿佛被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序韩润梅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

2023-12-29 作者:霍俊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韩润梅是一个日常化的写作者,在一个个日常空间她尽可能地发现那些显得平常而又意外的意象、细节和场景,因此空间携带了体验和想象化的精神能量。
霍俊明简介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诗人、批评家、研究员,现任《诗刊》社副主编,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雷平阳词典》《于坚论》“传论三部曲”,译注《笠翁对韵》,此外有诗学专著、诗集、散文集、批评随笔等二十余部。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三届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第六届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长篇论文奖、《诗刊》年度青年理论家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年度批评家表现奖、首届金沙诗歌奖·年度诗评奖、首届扬子江诗学奖、首届《诗探索》理论奖、《星星诗刊》年度批评家、第二届草堂诗歌奖·年度诗评家奖、《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诗学奖、第四届“后天”双年奖·批评奖、第七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等。

 
  我还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阅读韩润梅的诗。她的这本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再一次验证了诗歌作为特殊记忆的重要功能。记忆首先指向了时间意识和存在的命题,流连光景、慨叹世事、追述命运与沉静自忖、自我盘诘在韩润梅的诗歌中成为精神底色。在不知不觉中诗人重新找回甚至创设了一个精神性的新世界,自我、往昔和现实都携带了记忆、想象性以及修辞化的成分。由此,诗人也暂时逸出了现实生活的惯性轨迹而“仿佛被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她得以在这个特殊的空间辨认自我、回溯过往、安身立命,得以一次次重返往昔的现场,得以在一个个时光的碎片中重塑完整的精神肖像。

  1.
  诗人往往无力解答世界的诸多困惑,而更多是给出一个个疑问,“那天,我们徒步走了四十二华里 / 我把一生的疑问和答案 / 都留在了 / 那条长长的峡谷中”(《徒步》)。韩润梅并不是外向型的写作者,也不是自我封闭的沉溺者,而是体现出精敏、细腻的捕捉事物和细节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凝视状态、塑型能力以及调节情绪的控制力。由此文本中的缝隙、裂痕或孔洞就成为了特殊的精神共时体隧道,诗人得以在不可逆的物理时间中一次次穿越、停滞、往返,得以在真实与空无、记忆与当下之间返观命运的来路、根底以及去处。这是重新激活记忆的精神能动性时刻,一匹记忆之马正在跋涉和重返时间之河的上游,“在一个诗人的诗里 / 常常读到马,那些马 / 总是与我的记忆之马重叠在一起 / 它们吃草,嘶呜,低头 / 相互摩擦身体 // 一驾马车拐进场院 / 载着庄稼 / 和田野的气息 / 我看着那些强壮的牲畜 / 因为用力,青筋裸露 // 我无意征服它们 / 也不想战胜时间 / 只是借着一首诗歌 / 返回到童年的生活现场 / 我在寻找我自己”(《记忆之马》)。
  我们知道一个人与自我争辩产生的恰恰是诗,而不是哲学或散文。诗最为直接而本源性地面向了自我渊薮,面向了时间的镜像以及命运的仪轨。在一个个瞬间以及一个个物象那里,诗人与其说是在与外物对话不如说是面向自我的恳切言说,其中免不了有迷惘、孤独以及矛盾。这是一个现在的我与诸多过去的我、熟悉的我、陌生的我以及分裂的我之间不停对视、摩擦和龃龉的过程。这也是时间法则和精神法则之间博弈的过程,是一次次个体的精神辩难的时刻,是一次次的类似于无声闪电的自审时刻。
 
第一次觉得自己与自己
真正分离,在我旧时的庭院里
空空的一只蝉蜕,挂在记忆的树上
风一直吹着
它的背上有一道永不愈合伤口

——《蝉蜕》
 
  韩润梅是一个日常化的写作者,在一个个日常空间她尽可能地发现那些显得平常而又意外的意象、细节和场景,因此空间携带了体验和想象化的精神能量。这些物象也就与诗人的心理机制深度呼应起来,甚至其间不乏戏剧化的成分。韩润梅的赋形能力很强,她总能够借助日常、真切而又不乏心理势能和象征效果的意象和场景来呈现,在呈现与表现、具象与智性之间达成了比较有效的平衡,因此诗人没有成为滥情易感者。“说”与“不说”以及“多说”与“少说”对于一首诗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诗集开篇的第一首诗《斑鸠》可以视为韩润梅写作的一个“元文本”,“它们把家建在法桐树上 / 树枝间是应有的虚空 / 它们从缝隙里 / 打量着不明显的脚印 / 汽车、落叶和尘世”。楼顶、法国梧桐在城市化的时代已经不再具备典型意义上的“诗性”,而恰恰是黄昏时分的几只斑鸠以及鸣叫强化了世事如流、居无常物。黄昏作为自然时间的过渡,因为光线和氛围的直接变化而导致观看者总是处于长时间地对它的凝视之中。质言之,黄昏总是成为诗人和哲学家的冥想时刻,“到最后,黄昏降临,声音一种接着一种归于沉静,和声变得颤颤巍巍像要散架,最终万籁俱寂。随着日落,所有鲜明的轮廓都消失了,风也止了,宁静如轻雾般升起、四处弥漫;整个世界都放松下来,安然入睡;在这儿一盏灯也没有,一片漆黑中,只透出弥散在树叶间的绿色。”(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一声声的鸟鸣实则对应了物理时间和个体精神事件的互动,存在和虚无的命题在斑驳的梧桐叶深处的斑鸠那里得以揭示。这是罗伯特·潘·沃伦“世事沧桑话鸣鸟”般的空寂与自审,“被鸟儿唤醒 / 什么时候有这样细声细气的鸟儿 / 住在窗前 / 眼皮有一点点沉重 / 心有一丝颤动 // 在韩润梅的一生中 / 发生了以上重要的事情 / 然后,世界归于沉寂”(《第一次听着鸟鸣声醒来》)。
  以《斑鸠》这首诗为起点,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文本就有了互文的性质,它们彼此勾连、相互打开,揭开了一个人的精神光谱。比如“斑鸠”可以被置换为“乌鸦”“蝉”“法国梧桐”“樱桃树”“老虎”“麦子”“机器”“坛子”“杯子”“空碗”“蜜蜂”“橘子”“蚂蚁”“麻雀”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诸多的树木意象反复出现在韩润梅的诗中,场景也可以转化为草地、庭院、厨房、磨坊、场院、树林、农田、旷野以及黄昏、夜晚等等。不变的则是诗人始终保持了深度凝视的状态,只有如此日常的时间之流才会被暂停或放大,只有如此事物以及即时性的感官体验才能转化为精神视域,只有如此日常和经验的表象才能转化和提升为精神现实和内在的生命化真实,“窗栏杆竭力使事物割裂 / 并符合它的规范 / 这棵法桐树却将自由的树梢 / 超过房顶并继续向上 / 雪,沉积在叶片上”(《一棵树的坚持》)。在此过程中,诗人对时间渊薮的深度叩访至为关键,尤其要具备个人化的现实想象力以及求真意志,我一直把“真”或“诗性正义”作为诗歌的第一要素。质言之,一个诗人不能在诗中说假话,不能扮演某一个角色。韩润梅往往能够在一个个日常物象那里找到精神切口,她的智性也深度参与到对“日常”或“反常”予以重新发现的过程之中,这也是精神还原的过程,比如《坛子》这首诗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只坛子 / 空着 / 就那样一直空着 // 很久了 / 没有放过任何东西 / 总应该放点什么 // 整个晚上 / 在做饭的空档里 / 都在想这件事 // 随便放点什么吧 /茶 叶、盐巴、咸菜、醋—— / 生活中的,随便什么 // 作为一只坛子 / 一直空着 / 是没有道理的”。

  2.
  世事无常,而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生与死的终极命题,而其间家族和亲人的精神肖像会随着时间流逝以及阅历的淬炼而愈加清晰,诗人也总会逆着时间的光线走向往昔的一个个场景。
  这既是在回溯也是在求证,是试图挽回永远逝去的一个个瞬间,“它们躺在我们要走的路上 / 厚厚一层 / 有的已经干枯 / 风吹着,沙沙作响 / 我们踩上去 / 好像它们的尸体 / 抬高了我们的身体 / 我想起母亲 / 为我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红叶》)。
  父母是生命意识的复合体,他们无疑是一个人记忆中最为繁茂的那棵大树,上面布满了时光的擦痕和世事无常,儿女可以在梦中或诗中再次倚靠他们休息一会儿。父母是一个人原初的记忆根系,是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他们也只能在诗歌中才能重生。韩润梅也不例外,在《磨面》《打碗花》《摘棉花》《深冬的傍晚》《光芒》《我妈妈把一碗饭送到父亲的遗像前》《如果我死了》《习字本》《意外》《礼物》《坟旁的柳树》《父亲在玉米田里居住》《父亲的铁锹》《翻地》《杏树下》《修补》《搬迁》《父亲的香烟》《倦鸟归巢》《麦芒举起的时光》《爸爸,又下雨了》《最后的小树》《雪天,给父亲上坟》《一本书就要写完》《父亲》(长诗)等诗中母亲尤其是过世的父亲处于她长时间的深度凝视之中。在一个个细节和纹理的重新擦拭中“命运”“生死”也被一次次放大和唤醒。关于一个人与家族命运的关系,荣格曾经如是说:“雕刻祖宗牌位时,我明白自己与先祖命运相关,这值得注意,我强烈感觉到父母、祖父母与其他祖先留下的那些未完成、未及解答的事物或者疑问影响着我,一个家族中好像常有业障从父母转到了子女身上。我总觉得命中注定在祖宗那里已经提出过的问题,我也得回答。”(《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对于有着类似乡土经验的我而言,韩润梅笔下那些熟悉的场景让我有极其强烈的恍如昨日之感和分裂式的体验。这种恍惚与真切不是一个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区别,而是关乎我们的心理背景,关乎我们记忆的源头,关乎我们生命的起点,关乎我们精神的归宿。
  由韩润梅笔下劳作的场景、农家生活以及“土地的黄昏”我想到的最经典的画面是米勒的《晚祷》(55cm×66cm)。两个农人夫妇已经劳累了一整天,时已黄昏,暮野四合。他们处于近景的逆光之中,一半身体处于黄昏最后的亮光之中,另一半身体则浸入模糊和黑暗的边界。画面的最远处是地平线以及一座教堂,教堂和夕阳正好处于同一个位置,它们一起承担了发光体的功能。教堂的晚钟敲响了,这是肃穆的黄昏,属于宗教的时间。男人放下手中的叉子,女人放下土豆筐。男人脱帽低头,女人双手紧握于胸前。他们开始了祈祷。他们身边是一个手推车,上面的袋子里是少得可怜的土豆。这是土地的黄昏,是农人疲倦而又肃穆的时刻,是黑夜即将到来覆盖土地的一刻,也是农民劳累的、穷苦的并不轻松的精神生活的缩影。对于不同阶层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而言,时间具有不同的日常功能和精神意义。
  我们可以一起看看韩润梅在《光芒》一诗中复现的乡下生活,“又是一个黄昏 / 在挂了一盏灯泡的庭院里 / 围坐在一张桌子旁 / 我们在吃一盘烤土豆和稀饭 // 天越来越暗 / 灯泡发出的光 / 只比萤火虫亮一点点 / 但它因此而骄傲 // 我们好像对生活充满把握 / 好像时间永远不会流逝 / 我们为拥有一盘土豆 / 而心满意足 // 月亮就在高高的树丫上 / 我们偶尔也会抬头望望它。屋后 / 水塘里的水,发出淡淡的腐败的味道 / 低着头,我们也会被水流动的声音吸引”。当年梵·高受米勒的影响一直想做一个农民,在油画《吃土豆的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粗砺、朴拙的笔触下五个看起来面容和身体有些变形的农民围坐在简陋的木桌上,吃着土豆、喝着咖啡。这是一间低矮的农舍,外面是无尽的黑夜和寒冷。唯一的微弱的光源来自于五个人头顶上的那盏灯……此时,时间和黑夜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饥饿的胃和贫穷的乡下生活。
  在《磨面》这首诗中韩润梅将正在一遍遍淘洗麦子和磨面的母亲置于记忆的聚光灯下,“磨面前 / 母亲会将麦子淘洗三遍 / 第一遍洗掉麦子上的浮尘 / 然后用力搓洗 / 并捡出麦子里的沙粒 / 使麦子进一步澄明、洁净 / 第三遍,让麦子更多地吸入水分 / 更接近原初的样子 / 麦子洗好了,开始磨面 / 老旧的机器咣当咣当 / 像一列开不快的火车 / 传送带在那里转圈、发热 / 你要一遍一遍浇凉水 / 以使它不会烧焦,不会断裂 / 麦子被反复揉搓,碾磨 / 变成了雪白的面粉”。这也让我想起少年时跟随父亲去邻村磨面的情形,轰隆的巨响中一颗颗麦粒转换成了雪白的面粉,那是一个近乎永恒静止的乡村记忆。韩润梅对母亲、麦子、机器和面粉的凝视和胶片般的“回放”必然让我们想到一个类似的精神时刻,正如当年的海德格尔凝视梵·高笔下泥泞、破败、疲倦的农鞋一样。这是存在意识之下时间和记忆对物的凝视,这是精神能动的时刻,是生命和终极之物在器具上的呈现、还原和复活,“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艺术作品的本源》)通过诗人近乎镜头般的捕捉,我们最终将目光停在细节和场景之上,这些面孔、景物、空间就具有了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之间的互动和往返功能。这也是记忆表情的映照时刻。
  乡土伦理中的“父亲”形象往往是与土地和劳作重叠在一起的,“站在开满打碗花的空地上 / 仿佛又看见父亲在弯腰翻地 / 无数次翻动重叠在一起 / 时间正沿着自己 / 往回走,时间深处的我 / 站在我对面 / 手里的碗还没有裂开”(《打碗花》)。曾经是一个个“父亲”支撑着这片土地,他们是故乡的灵魂,是维系大地根系、乡土伦理、家族血缘、生活秩序的命运链条。在乡土伦理和大地共同体延续和发挥效力的时代,“父亲”的形象往往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和寓言指向,他们总是与土地以及家族命运黏着在一起。西默斯·希尼以超级细写的方式将“父亲”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挖掘的动作、细节和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窗下,响起清脆刺耳的声音 / 铁锨正深深切入多石的土地: / 我的父亲在挖掘。我往窗下看去 // 直到他紧绷的臀部在苗圃间 / 低低弯下,又直起,二十年以来 / 这起伏的节奏穿过马铃薯垄 / 他曾在那儿挖掘。 // 粗糙的长筒靴稳踏在铁锨上,长柄 / 紧贴着膝盖内侧结实地撬动。 / 他根除高高的株干,雪亮的锨边深深插入土中 / 我们捡拾他撒出的新薯, / 爱它们在手中又凉又硬。”(《挖掘》)如今,包括“父亲”在内的这些记忆更多存在于闲置之物、废墟和幻象之中。在世界性的工业大潮和现代性时间的景观面前,“精于使用铁锨”的“父亲”(农民)从大地上消失了,正如韩润梅笔下的“空碗”以及疲惫的父亲形象一样,“他总是扛着一把铁锹 // 播种前/他会深翻土地 / 弯下去的腰/常常与土地平行 // 他用铁锹豁开一个口子 / 让水从水渠/流进麦地 // 有时,铁锹是一把镰刀 / 铲去野草 / 有时是斧子 / 铲掉树上的旁枝 // 父亲用铁锹填补过路上的坑洼 / 每天用铁锹挑回要烧的柴禾 // 最后一次用铁锹 / 他帮自己 / 挖出了一个墓穴”(《父亲的铁锹》)。
  这是带有最后性质的土地的黄昏,是无比静穆、朴素、疲惫、淹没的时刻……
  诗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更确切地说在语言的隧道中“我们仿佛被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2022年6月
 
《雪只是让树枝弯曲》诗选 
 
斑鸠 
 
黄昏,它们落在楼顶上
一动不动
像迟暮的老人
只是偶尔弓着身子
走上几步
 
家在高高的法桐树上
法桐的叶子密密麻麻
只有冬天
才会变得稀疏
 
把家建在法桐树上
树枝间是应有的虚空
它们从缝隙里
打量着不明显的脚印
汽车、落叶和尘世
 
在楼顶的边沿上蹲着
两三个陷入沉思的老者——
那些法桐为什么要被锯掉
存在的怎样变为无有
 
两三只斑鸠,蹲在楼顶上
它们的鸣叫
与矮树枝上的麻雀呼应
习惯把尾音说得很重
像是在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只坛子 
 
一只坛子
空着
就那样一直空着
 
很久了
没有放过任何东西
总应该放点什么
 
整个晚上
在做饭的空档里
都在想这件事
 
随便放点什么吧
茶叶、盐巴、咸菜、醋——
生活中的,随便什么
 
作为一只坛子
一直空着
是没有道理的 
 
 
一本书就要写完 
 
我肯定还有什么要说的
我写到父亲
翻着一块空地
弯腰到与地面平行
我的母亲是一个胆小善良的人
斑鸠、喜鹊、乌鸦、麻雀
它们在树上鸣叫
我写我的悲伤、忧虑
和想要一直爱下去的心思
但我肯定有些想说而没有说出的
火车嘶鸣着进站
不久就要停下
我想让低低的说话声
落在纸上
让纸张一页一页合上

 
一生 
 
一个人走累了
坐下来休息
就像风停了,树叶
在树上静静蹲着
 
当他从阴影中起身
继续行走
有时有一个目的地,也有
的时候,并没有
 
仿佛行走,本身就充满意义
他在平原上,绕着一块麦田走
现在是沿着一条小溪
走向他向往的山里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把自己走完
就像读一本书,读完了
就要合上
放回书架
 
我看见自己
彻夜走着,思考着,和经过的事物
一一道别
沿途,落满叶子 
 
 
语言 
 
如果没有语言
我们不能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意
也不能自己在心里和自己说话
 
我想语言是一根拐杖
在人世间蹒跚着走路
我们需要拄着它
有时也递给需要它的人
 
在人世间行走多么孤独
只是偶尔我们也会有词不达意
也会故意说一些反话
如果语言不能顺畅抵达
也许会变成一件锋利的武器

诗集签名本邮购(预售)
  韩润梅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签名本)定价58元(包邮),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行。加作者微信:18734450669,可红包预购,红包后请及时留下自己的地址、姓名、电话。

 
韩润梅简介

韩润梅,1968年生,山西省晋中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星星》《诗潮》《草堂》《诗歌月刊》等期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雪只是让树枝弯曲》《石头垒起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