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剧场:王晓波《此时寂静》中的神性在场与自然叙事
2025-06-30 作者:熊国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熊国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原主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国际诗人笔会秘书长。
在王晓波的《此时寂静》中,我们遭遇了一个被悬置的瞬间——"此时”不再只是时间刻度,而成为容纳万物显灵的剧场。这首诗以惊人的克制力,构建了一个充满神性启示的自然空间,那些"笨拙、难看、微不足道"的裸露善良,恰恰构成了后现代语境下最本真的存在宣言。
诗歌开篇即将"万物之灵"置于被凝视的位置,海德格尔所谓"此在"的赤裸状态在此获得诗意呈现。那些"不善言辞"的特质,恰是对语言中心主义的消解,暗合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当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时,诗人创造了一个超越性的视角,篝火的"东倒西歪"与高原的"空旷无比"形成张力结构,松针与雪的意象组合既具禅宗"即物即真"的意味,又蕴含季节更替的宇宙韵律。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的断言,直指存在主义的孤独本质。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让风"消退冰雪的凛冽",泥土里"伸展嫩绿"——这微妙的转折令人想起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在身体与世界的交织处,生命始终保持着突围的可能。尤其精妙的是"神的气息"的出场方式:在黑暗中"闪烁、舞蹈、奔流",将不可见的神性转化为可感的运动形态,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追寻的"天使"意象在此获得东方表达。
全诗以"谁正记录此时寂静"作结,这个悬置的疑问恰是诗歌的元命题。福柯所说的"作者功能"在此被消解,记录者成为缺席的在场,而"寂静"本身获得了发声的能力。王晓波以简约的意象群——鹰隼、篝火、松针、雪、嫩绿——构建出层次丰富的隐喻系统,自然元素既是自身又超越自身,形成波德里亚所谓的"象征交换"。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保持了中国古典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美学,又融入了现代诗歌对存在的深度勘探。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闪烁着阿甘本所说的"赤裸生命"的神性光芒,在季节更替的永恒循环中,诗人捕捉到了瞬间的永恒性与存在的诗意栖居。
此时寂静
王晓波
万物之灵裸露在外的善良
笨拙、难看、微不足道
不善言辞,不习惯寒喧
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着
篝火东倒西歪高原空旷无比
松针落地,雪斜吹向河床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
此时,风开始消退冰雪的凛冽
泥土里,一点点地伸展嫩绿
神的气息,在黑暗中
闪烁、舞蹈、奔流
夜深深几许,谁正记录此时寂静
(原载:《诗刊》杂志2018年4月上半月刊)
※王晓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2015年12月主持创办大型诗歌季刊《香山诗刊》。著有《山河壮阔》《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诗学评论《吹掉泡沫 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诗歌作品载《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度选》《中国新诗日历》《中国爱情诗精选》等选本。
诗歌开篇即将"万物之灵"置于被凝视的位置,海德格尔所谓"此在"的赤裸状态在此获得诗意呈现。那些"不善言辞"的特质,恰是对语言中心主义的消解,暗合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当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时,诗人创造了一个超越性的视角,篝火的"东倒西歪"与高原的"空旷无比"形成张力结构,松针与雪的意象组合既具禅宗"即物即真"的意味,又蕴含季节更替的宇宙韵律。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的断言,直指存在主义的孤独本质。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让风"消退冰雪的凛冽",泥土里"伸展嫩绿"——这微妙的转折令人想起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在身体与世界的交织处,生命始终保持着突围的可能。尤其精妙的是"神的气息"的出场方式:在黑暗中"闪烁、舞蹈、奔流",将不可见的神性转化为可感的运动形态,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追寻的"天使"意象在此获得东方表达。
全诗以"谁正记录此时寂静"作结,这个悬置的疑问恰是诗歌的元命题。福柯所说的"作者功能"在此被消解,记录者成为缺席的在场,而"寂静"本身获得了发声的能力。王晓波以简约的意象群——鹰隼、篝火、松针、雪、嫩绿——构建出层次丰富的隐喻系统,自然元素既是自身又超越自身,形成波德里亚所谓的"象征交换"。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保持了中国古典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美学,又融入了现代诗歌对存在的深度勘探。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闪烁着阿甘本所说的"赤裸生命"的神性光芒,在季节更替的永恒循环中,诗人捕捉到了瞬间的永恒性与存在的诗意栖居。

(熊国华教授书法“此时寂静”)
此时寂静
王晓波
万物之灵裸露在外的善良
笨拙、难看、微不足道
不善言辞,不习惯寒喧
鹰隼不闻千仞远,俯瞰着
篝火东倒西歪高原空旷无比
松针落地,雪斜吹向河床
愈是寒冷,会愈是孤独
此时,风开始消退冰雪的凛冽
泥土里,一点点地伸展嫩绿
神的气息,在黑暗中
闪烁、舞蹈、奔流
夜深深几许,谁正记录此时寂静
(原载:《诗刊》杂志2018年4月上半月刊)
※王晓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2015年12月主持创办大型诗歌季刊《香山诗刊》。著有《山河壮阔》《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诗学评论《吹掉泡沫 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诗歌作品载《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度选》《中国新诗日历》《中国爱情诗精选》等选本。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