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刘艾鑫

山水在拐弯处现出码头(组诗)

2025-10-28 作者:刘艾鑫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刘艾鑫,本名刘艾居,湖南沅陵人,中国作协会员,沅陵县作协副主席,中诗网第十届签约作家,《中国校园文学》第四届签约作家。诗歌《字典》入选200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在《诗刊》、中国诗歌学会等举办的诗歌大赛中获奖百余次,作品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诗集《仰望与吟唱》《纸上的灯光》等。
 
◎欸乃一声沅江行
 
擦拭蓝天擦拭白云
风翻着长河的浪花
将一座座挣扎的山
从江水里打捞
 
摇一片小划子
在山水里按摩
欸乃声将上游的水
轻推到下游
又从下游往上逆行
途经一个个溪口
一个个码头 村镇
凡山水推拿处
有渔火也有炊烟
 
欸乃一声
将白塔往河涨洲
偏南 稍稍挪移
给日出让出位置
欸乃一声
将航标灯从岸的左肋
推移至鸭窠围的右肋
在拐弯处驻留小会儿
还骨缝溪流的欢畅
 
欸乃一声 掌心运转
热流汇聚熨帖脊背
欸乃一声 手指搓揉
检验经络和穴位
欸乃一声 山帮水按摩
欸乃一声 水帮山按摩
 
欸乃一声 沅江行

 
◎将诗种在沅江两岸的码头

小云溪的春风拍拍山崖的肩膀
一路奔波的沅江亮开汽笛的嗓门
被大江招引过来的青山,溪流,村镇
一个个信心十足,备受鼓舞
一边倾诉,一边放飞春天的花束
 
想象着,春江随意的一个手势
都能拨响一串串诗意的琴弦
将诗种在沅江两岸的码头
该是多么的美哦,情和意
无需碧草、繁花、古木的修饰
只以一行吊脚楼的轻描淡写
一幅水墨画的绝版就已绘成
 
大小码头——沅江水陆上的根须
连接人家一、二、三……连接
一个村社,一个乡镇,一座城
若以枝梢画三两户人家的呼应
那么我们窥见的,就不只是画
还有烟波的诗,诗画各有名姓
北溶,陈家滩,清浪,五强溪,兴隆街

分散聚合,山水在拐弯处现出码头
风来雨去,有人下船,有人上船
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白色载客机帆船扯开金色的水链
绸缎抖动,山和水在码头互换曲调


◎春天不再虚掩自己
 
春天不再虚掩自己
草与木吟出的诗
顺着江流,顺着沟渠,顺着荒郊野道
飘了出去,飘出很远很远很远
以致那些云啊,光啊,影啊
跟着跑了很远很远很远
跑着跑着,将汗水洒了一路
 
晨光里的露水,夕烟中的暮霭
都水水的,润润的,嫩嫩的,尖尖的
从一块地里,一片山坡,或一方田畴
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偏着脑袋弓着身子
非常努力地将那些汗水的吟哦
捧回炊烟的家中。我翻了翻花名册
他们的名字,有的叫泉,有的叫豆
有的叫英,有的叫笋,有的叫秧
因春天的鼓励,将村庄房前屋后的土地
一遍遍收拾,耕耘。一个个勤奋的身影
映亮时光的流水,飞花的絮语

疲惫的夕阳略带暮气,吱嘎一声
推开篱笆虚掩的竹门
明月穿过云层的阻挠步入庭院
帮井水擦拭山道的泥泞
将那些山肴野蔌一块一根拣进篮子
一筐抒情诗的等待与预约的电话
在空中对接,适时地将农家院落拧响
本想在风雨中压低嗓门,可是
唠叨声还是禁不住好价位的诱惑
兴奋地洒落一地

哦,飞花如梦,拧一串铃声 
将最美的祝福,一茬一茬捆束,等待出售

 
◎酉水河畔:一匹马和一棵草
 

一棵草的心情在明晃晃的阳光里
辽阔起来
它是我想象中的草原
奔跑在辽阔的春天
 
一棵草遇水漫上河滩
将沅江和酉水的友情
绾结在一块
它高高扬起的河堤上
一匹马奔跑起来
 
那匹马也许是你的前身
在此和诗相遇
那棵草不断晃动时的样子
也许就是我的前身
当雨点般的蹄音被春风点燃
注定
我们会一起喝酒,沉思
 
一棵草它能做的
就是绿哦
绿着绿着,大地
被它背在肩上
 
做一棵单纯的草多么幸福
注定在风雨阳光里摇曳
注定,被一匹马带向远方

 
◎那片山崖和江边绿道
 
那片山崖决定这样去爱自己
摇曳着,拧一串手机铃声
在绸缎般的江流里载歌载舞
远处的白塔将岁月用旧的星光
与瞩目对换;箱子岩的冥想
划开鳞波,在水光中越洗越亮
 
一江诗意的沉湎,漫过
晨光解开薄雾中的山色
岚的裙袂轻轻飘落江峡
机帆船趁机撞开空明与潋滟
人们闲庭信步,脚踩金莲
如梦似幻,打量这寂寥时光
 
沿江绿道是一页春日大书
鸟语在高枝间穿梭,吟哦
机动车与路面切磋,押韵
锄头从菜花的抒情诗里农历而过
花头帕相遇青蒹葭
太极拳舒缓老年身

 
◎从冬天游到春天的中年男人
 
在白沙水码头,我遇到三个
从冬天游到春天的中年男人
他们身着橘红色的泳衣
 
当荷尔蒙牵引他们入水的那刻
幽蓝的沅江也嚯嚯地颤抖了
搓搓手,把春风扶上白浪的脊背
撩拨。掬捧。拍拍胸脯热热身
本来安静澄明的江湾
因春风和三把火的加入
桥墩。船舷。码头。砂石
突然激情涌荡,旋开白纱裙
 
白鹭飞过,引领一排青杨
波浪们往前赶路的时候
它们也伸长脖颈或扭动腰身
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
三把火牵动一条江流的春天
见证水码头排空演奏的琴键
生活就在大江的岸堤上伫立
山崖的歌谣熨帖碧蓝的水晶


◎石拱桥把古老向前延伸
 
江滩,溪畔
依然可以看到地毯草
携手狗牙根、牛筋草
将那片荒芜掩盖
 
枫杨树上的喜鹊
依然像诗一样
从树荫里飞出
将春天分送到田间地角
 
老码头依然蹲在江畔
用脚指头戏弄江水,和那只
泊在石拱桥下的机帆船
交流心曲
 
风和雨依然议论那片山崖
出了历史又怎么样
不还是那么惶恐么
着一身绿绸不还是那么土气
 
但石拱桥似乎不管这些
它想将古老再向前延伸
一公里,或半公里
将万历年间的明月清风召唤

 
◎去北溶途中
 
一片叶子的美丽,是因为它
让我们见识整座森林的诗意
 
穿过山道,误入大荒
仰头又见那片
牵手阳光的叶子
站在路口我以为自己
相遇了遗址
心情不禁又一次荡漾
白云飞,翠微下
不需山径的指引
自然就认准了那座山
和那片茂密的森林
 
人生的许多哲理
在上山和下山的途中
得到验证,似乎
与一片叶子的鼓励关联
看着那些旁逸的枝蔓
劲奔过草地
围观的都跃跃欲试
试图穿越春色虚掩的大门

 
◎山有火的形状
 
山里的每一本大书
都留有沟壑的折痕
远远看去,峰峦像书脊
其实不是。仔细搜寻
才发现那只是风吹开的一页
 
山与山在春风里掩映
一页一页合拢又打开
是不是像我们描述的起伏
那些情节的绿,诗意的朵
蘸上阳光的福泽,是不是
都有了火的形状
 
萤火虫之所以感动夜
是因为抱有火的信念
不畏山道的险阻和黑暗,定要
和那些露珠一起踏碎边关
回到青刺藤戍守的黎明
山将其间的秘密,隐藏在
青青草叶的字里行间

 
◎机帆船
 
一艘机帆船
在山水拐弯处
让天空也拐了一个

 
上滩来
下滩去
竹筏和船
曾鼓励着沅江大胆的梦想
 
接送涌来的沟沟坎坎
藏起后面的江水滔滔
回来时 又从云里
取出
 
要知道
沅江上有许多航线并不一气呵成
还得慢慢喘着气
说给你
回家的路

 
◎访清浪古镇遗址
 
我们来的时候
清晨的清浪滩
正忙着将一片片浪花
砌上遗址的码头
走在前面的杨队
在距遗址一米远的晨光中
站住了。他以手里的
那枚朝阳,颤抖着
轻叩遗址的门庭
雾霭从江面散开
记忆的波光闪闪烁烁
 
捕捉到这一信息的匡国泰老师
立马举起镜头
红霞漫天的清浪滩
于是就有了——
浪花跃上石头
举手,加额,称贺
 
那片红云,因我们的瞩目
从东方的山头燃烧过来
绯红的火焰像喜庆
像回忆,也像咀嚼

 
◎兴隆街

一团和气的希望
有一万亩湖泊的宽广
八百里奔驰的河床
船歌在那里激起兴奋的浪花
 
是憨厚的老码头
用双手迎接了我们
于是我见到的江湖
是等待,亦是煎熬
被雨浸风化日晒亦是考验
但最终留下来的将是铭刻
 
石头或砂砾都曾握紧过拳头
但在水涌浪打的喧闹声中
最终松开了拳头,化为
山水拐弯处温柔的泥泞
但泥泞也有脾气,稍有不慎
亦会将人摔倒在地
 
 
◎味道
 ——夜宿清浪镇闻春雷有感
 
春夜滚着雷霆
释放春天的味道
 
文字搓搓耳朵
拧一串乡村的音符
将那些味道哗啦啦
铺开,虚张声势
 
我相信春雷拂开的梦呓
种子的乳液
是另一种燃烧
它将春天的味道
遍布田野
 
我还知道,不眠的夜
如此松散
须雷电点击,焊接
才能点滴天明
 
这些春天的味道
怀揣闪烁的乡愁
深一脚,浅一脚
秘密地,和我
在大地深处碰头

 
◎柳林岔
 
太阳又睡到云层里去了
船翻着大江的书页逆行
思念的人,眼里的浪花
也是花枝招展的
一朵一朵把春风簪上发髻
 
想你了,杯盏口吐莲花
茉莉花茶的微笑,弥漫开来
引领波光向舌尖回旋
那些文字因温馨的念想
将一个人的旅途
铺在岁月的长河
 
江上青峰虚掩着门庭
摇橹声打开的晨光
给东方着上粉红的裙袂
溜过船舷的浪花
闪一口洁白的皓齿
 
有黄金从火里经过
炼一江锦绣
大石头将浪翻转
打磨一把玉簪
穿插在青翠秀美的万山
 
偷着乐的是传说
用三块巨石垫高天空
将我们的仰望
渐渐拉离老码头和航线

 
◎秋风赊月色的晚上
 
秋风赊月色的晚上
我还在空旷的乡村行走
我知道那些草木可以安睡
但扶贫攻坚的脚步无法停下
踏碎夜色 也要将一盏盏明灯
送过山去 和那些山上的星辰相吻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出入山乡了
回城的路也不知被那道山梁阻隔
只有落地生根的庄稼知道
从春天出发的人 一定在秋天相遇
 
就像田野上一畦一畦青翠的花生
埋伏下来 只等那个弯腰的农妇
从农忙里抬起头来 从地里
拧一串串金黄的秋色
我知道那些庄户人的腰杆都有柔韧的线条
脊梁勾勒的山坡 顺流而下的溪谷
种植着遍地的希望和扶贫攻坚的规划
 
秋风赊月色的晚上
我们把时光赊给这些山里的酣眠
让那些即将成熟的猕猴桃 板栗 阳光玫瑰
替我们说出内心的感动
和山里山外等待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