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驻站名家 >> 随 笔 集 >> 北塔 >>

也谈“水土不服”


作者:北塔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责编:周占林  日期:05-05-27 10:30:55  点击:


  前不久,我去了趟海南和云南。我是头回去这两个避暑胜地,它们与北京都隔着千山万水,有着与北京很不一样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我是坐飞机去的,没有缓慢的行程所带来的缓冲和调整,没有晓行夜宿所带来的过渡和适应。应该说,我完全有理由一下飞机就水土不服,尤其是云南,那已经是高原了耶。
但是,我一下飞机,就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吃喝玩乐,东奔西走,马不停蹄,不亦乐乎。
  海南和云南,水是那样充沛、干净,土是那样肥沃、纯朴。在那儿,我每天都要跑很多路,喝很多酒,见很多人;我虽然感到有点累,但没有出现过头晕目眩、上吐下泻、发烧感冒、胸闷气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所谓水土不服的症状。
  恰恰相反,回到北京之后,几乎所有这些症状都出现了,腰酸背疼,忽冷忽热,浑身觉得不自在。出门时,我带了些药,在海南和云南,一颗都没用,全都带回来了;回到北京,全都用上了: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片、连黄片、白加黑……我休息了,也折腾了,好几天,时至今日,尚未完全痊愈。
  我终于明白,是北京的水土本身让我感到不服。我出去的日子和回来的日子,北京都是“桑拿天”。天空整日里阴沉着脸,满天的阴云  弥漫成满城的烟雾,与地上的微粒、尾气、浊气混搅在一起,无数的机器,机器一样的人和房子,与躲藏在云层后面的太阳合谋,给铁桶似的包围圈加温,把整个城市紧紧地锁住。天气预报所说的温度似乎不高,但这样的天气,不以高温“杀”人,却以高压“整”人。在这样天地合作的高压下,我无论呆在屋里,还是走在街上,都觉得憋屈,有时简直要窒息。这么多人,这么多车,这么多事,都躁动不安,都张牙舞爪,都在争夺时间、空间、权力和话语。人人都在自卫,因为人人都自危。
  说得不中听一点,我几乎是逃出去的——我时时有逃出北京城的杂念。出去后,我像个越狱分子,在外面清新、清净的空气里逍遥十天半个月后,重新被抓回来。我知道,这牢狱不是真正的北京城,而是它在我的观念之镜上的一个映射;那抓我回来的,也不是真正的警察,而是我自己内心的捕快。不管怎么样,我回来了。在这让我病痛的都市水土里,在这让我憋得荒的“桑拿间”里,怀念海南和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悠闲的生活、质朴的民风、自由的呼吸……
  我终于明白,所谓水土不服,关键在于水土,而不是人。一方好的水土,无论谁去,都能适应。或许一下子适应起来有点难度,但很快就会如鱼得水,如影随形;也许物质条件上有不如人意之处,也许还有脏乱差的死角;但只要水土本身是好的,我们就能克服障碍,自由自在。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水土也指人文意义上的,障碍也有心理层面的,自由也指精神向度上的。我去过青藏高原,3600米的海拔,那儿的生活条件远不如江南,但我并没有不适之感;因为,在我心目中,那是圣地。
  相反,一方不那么好的水土,如水太少或太硬或太污浊,土太瘦太干太板结;那么,无论谁来,都会不服。我在北京生活了整整十年,但仍然没有完全“服”这里的水土,尤其是在忽冷忽热的空气紧张的季节里(如夏和冬)。冬天,为了保住那份暖气,家家户户日夜将门窗关闭,屋子里空气难保新鲜,可想而知;夏天,门窗倒是开了,但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外面的空气紧得使整个城市仿佛成了一间禁闭室。不幸的是,相对春秋,北京的冬夏显得多么漫长啊。

上一篇:无

 下一篇:从三里屯到什刹海
  相关链接
永恒的荷马     洪烛  2005-05-27
网络文学与文学革命     北塔  2005-05-27
从三里屯到什刹海     北塔  2005-05-27
风萧依旧月中闻     祁 人  2005-05-27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