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中诗网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二十期 >> 首席诗人 >>

冬箫评论之四:认识一个人 阅读冬箫


作者:马知遥  来源:中国诗歌  责编:白 沙  日期:08-11-24 20:58:19  点击:


得知,冬箫在创作这首诗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连续失去了几位至亲,其至悲的疼痛就衍用了“母亲”这个词以于表达)
       每一个人都有独立于他人和区别于他人的气质和精神世界,如同每一个人的身体。也许正是我们拥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体,我们便有了写作中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写作都是身体写作。冬箫有着健康的身体,南方人中不多见的北方人的体魄,但却有着对细节对场面准确而细腻的把握能力,这构成了他诗歌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而经过他的勤奋努力,他已经把这样的特点变为了他的优势。所以,凡是让我读完感动而兴奋不已的诗歌都是他那些笔触细致情感细密的诗歌作品。在《成长的忧虑》中,诗人写道:“我无法逃避/我的成长,站在玻璃窗前/看忧虑的自己/   /外面的树比我高大/但很快,我/就会长到它的胸前/听它内心打转的语言/或者劝慰--------我是与它融合还是背叛?/     /阳光霜一样落下来/我肌体紧裹骨骼在爆裂----------时间在沙漏里迟缓/    /一只鸟从天空飞来/我突然看见:一双蓝天的眼睛/竟被我的窗关闭着”所有关于青春的忧虑都可以用独白的方式表达,但对成长的烦恼如果用格言或者独白表达就会落入俗套,但冬箫采用了最为形象的而且用当下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成长的忧虑情绪。这些场景那样熟悉而且纯情:站在玻璃窗前看我自己,看窗外同样在成长的树并想象自己的未来,想到背叛想到一切一切,而时光就在青春的梦里渡过去,而当回头的时候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么多精彩的时光已经让我轻易地忽视,原来我因为太过自我而忘记了将窗户打开去呼吸空气去欣赏绿草去接受阳光,原来我一直封闭着自己。用窗户的意象表达着青春期的心理,用亲切的场面形象地表达了青春的遗憾,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同样的细腻和准确几乎在冬箫的诗集中处处可寻。除此外他还深谙中国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将诗歌的张力和韵外之致最充分地表达。在《不吃鱼的女人》中,诗人说:“在海边遇见一个女人/一个不吃鱼的女人/   /前年她丈夫死了/她说:“鱼里有我的丈夫”/    /她放生过/所有搁浅在眼睛里的鱼/    /她余下半个生活望着大海/另半条鱼在潜泳”这首诗歌对当代中国妇女身上所流传的最传统的一面十分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丈夫的爱对丈夫从一而终的传统中国妇女的美德从一个见闻得到体现。作者没有表达自己的褒贬,只是客观而冷静地展示,让展示中的人物说话。从中我们得到的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感动,对朴素人心的赞美。口语的应用和完全“无我”的冷静表达,让我看到冬箫即将达到的诗歌高度。
       所有的诗人都在途中,那些伟大的诗人也永远无法结束他们的生命,因为有无数的读者要去检阅他们;而当代的诗人们,就更要意识到探索无止境,意识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敬畏。所有感动人心的作品必定是让情感与技巧浑然一体的,而那些感动人心的作品也是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我们要有这样的诗歌报负,我们要自豪地让作品出发,并在不断的出发中让自己得到时间的宠幸。
       写下以上的话,权做对和自己同样年轻的诗人冬箫的祝福,让我们共勉,为了我们共同的诗歌事业!!!

 写于2005.10.5日济南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冬箫评论之三:朴素的回归与超越

 下一篇:冬箫自得诗歌语录25条
  相关链接
现当代格律体新诗赏析     李长空  2009-06-02
沈河:一座山接受我(组诗)     沈河  2008-11-26
无题     子皿  2008-11-24
羑里行     苍颜凝露  2008-11-24
人过中年万事休     张马沙  2008-11-24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