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
P. 3

桑或者美好,而是记忆中的某个细节,某个点。而这些

                  细节都归于一些熟知的事情,常见的物。关于家乡的点
                  滴,不论何时都是游子心中最美的牵挂。因此,在意象
                  选择方面,吴明波的诗更多的都是选择最平常所见的事
                  物。比如,“根植于民间的土壤”的豆腐,“无论在清
                  贫宁静的乡村\还是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你都如一尘不染
                  的君子\总是和我不期而遇\雪白的诱惑\时常令我胃口大
                  开”(《豆腐》);家乡的麦子“金灿灿的麦子\经过一
                  番精心的梳妆\颗粒归仓\待嫁远方”(《麦芒时节》);
                  家乡的早晨“村舍间           雄鸡的合唱\惊醒了想睡懒觉的朝

                  阳\古井旁\挑水的汉子\赶走了恋恋不舍的月亮\迎风起
                  舞的炊烟\点燃了农家人的生活\肩挎书包的孩子\背起了
                  农家人的希望”(《一个乡村的早晨》);家乡的月亮
                  “让华夏的炎黄子孙\如恋巢的鸟儿\永难割舍”《中秋之
                  夜》。诗人笔下,家乡的任何景物都可取来作为寄托自

                  己对家乡赞美的一个物象。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在这
                  些琐碎的意象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美丽的故乡,不难
                  感受到一颗爱家胜过爱一切的游子情怀。
                      其次,审美疲劳之后的新颖。
                      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一种比喻的结果。任何诗都
                  不会脱离比喻层面的直白呈现于读者面前。然而,对于
                  熟悉的意象,频繁地使用一种比喻在很多时候并不会给
                  读者带来真正的审美感受,反而会给人一种审美疲劳感。

                  而吴明波的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新颖独特的比喻
                  来抒写熟悉的情感。比如,在《写给襄阳》中,作者把
                  游子对家的念想,比作恋人对心上的少女思念, “你似
                  一位亭亭的少女\根植在恋人的心上\婀娜的身影\让身在


                                      ·002·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