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第三届“猴王杯”世界华语诗歌大奖赛获奖作品选
P. 225
97、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一等奖获得者:李亚夫(江 共处的万千动物之一种,足以提醒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从“人
苏涟水) 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的社会演进角度,猴足以启迪
【李亚夫获奖感言】 人类何来何去的人文哲思。感谢“猴王杯”,加持诗歌之美
上小学幸读《西游记》,在幼 而慧启众生。
小心灵中,历经劫难、取经、修道
的猴已然是智慧、勇毅、无所不能 获奖作品《代猴传语人间(外二首)选其一》:生来即秉
的存在。有时为自己想变成猴不得 自由心,不耐人间万虑侵。进化途中容揖别,要留清啸在山林。
而怅惘;有时又为想让现实的猴进
化成人不得而怜悯。这种童话式的 100、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二等奖获得者:梁新荣(中
“猴王杯 ”华语诗歌大奖赛获奖者感言
思绪时常缠绕着儿时的我。 国香港新界)
弹指一花甲,今年有幸参加“猴 【梁新荣获奖感言】
王杯”诗赛,尤其是被培晨老笔墨下的千姿百态、出神入化 我的参赛作品《咏猴三题》的
的猕猴所震撼,儿时有关人与猴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打通了。 内容均源于个人的经历,以抒写当
这项超越国界的赛事其意义远远超越了诗歌本身,人与动物、 下之情怀。旧体诗因有格律与平仄
人与环境、诗与社会至美和谐,这既是组织者的初心,亦是天、 的规范,致令诗人所抒之情在音乐
地、人共修的永恒命题。 的衬托下,別具韵味。三首结合,
则蕴含更深刻之寓意。科学家有“猴
获奖作品《修道》(中华通韵):许是前生未了缘,云翻 子为人类祖先”之说,溯本追源,
筋斗下人间。清波一片能捞月,精舍三更可问禅。座上僧心风 从兩岸三地之〝猴〞可见兩岸三地
未觉,灯前佛影月堪怜。修行若至千秋后,再领沙弥拜圣贤。 之血缘关系。或有牽強附会,卻为诗家美意。当下诗奖泛滥,
良莠不一,“猴王杯”华语诗歌大奖赛视野开阔,专业严谨,
98、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二等奖获得者:沈忠辉(沈阳) 审评公正,获得此项荣誉让我深感殊勝。
【沈忠辉获奖感言】
从看到“猴王杯”的征稿启事, 获奖作品《咏猴三首——过香港石梨贝水塘见猴群觅
我就开始酝酿,查阅资料,同时也 食》:石梨树影蔽蓝天,姹紫嫣红去复还。拍遍栏杆声转寂,
在等待灵感,其实时间挺长的。到 塘清水冷最堪怜。
真正下笔的时候,反而很快。这是
一种对猴子的喜爱的真情流露,也 101、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二等奖获得者:李子凡(江
是对徐老师画作的真正喜欢。然后 苏徐州)
是修改和打磨,这个时间也比较长, 【李子凡获奖感言】
直到自己满意每一字在诗中的安 " 猴王杯 " 华语诗歌大赛的举
排。在这次大赛中,我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以及成长,感谢组 办具有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式意义,
委会和评委老师们。 把关于猿猴题材的诗歌提高到从未
有过的层面和高度,扭转了相关作
获奖作品《吟灵猿(三首)——玉树朝阳图》:馨香一 品近乎空白的历史。特别是参赛选
树对朝霞,深谷清幽即是家。猿老童心依旧在,白头混入玉 手都是名家大咖,给我们这些晚辈
兰花。 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99、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 获奖作品《悟徐培晨之猴心(六首选三,中华通韵)——
二等奖获得者:张庆辉(昆明) 清啸》: 新月如弦挂碧天,老猿得意过山巅。待及三五团圆日,
【张庆辉获奖感言】 直放清声啸画坛。
从“金猴奋起千钧棒”的文学
赋能角度,猴的传说与故事,足以 102、第三届“猴王杯”旧体诗二等奖获得者:李振伟(北京)
激励人的奋发精神向上姿态。从生 【李振伟获奖感言】
态文明的创建角度,猴作为与人类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在第三届“猴王杯”华语诗歌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