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马夫文集:与文友对话
P. 32
的真情至爱。
首先,至爱亲人。东仁兄是从穷苦家庭长大的,三岁时
就没有了母亲,在祖母的怀抱里长大成人,父亲也因此没有
续弦。所以,他对亲人的依赖,对亲人的呵护之情,有着切
肤之痛、切骨之深的体验。“人说母爱深似海,我言祖爱撼
九州”,两首祭奠祖母的自由体诗,充满了对奶奶的失爱之
痛,倾诉之情,怀念之深,是人类对亲情最本真的表达。“轻
风绿树花谢 / 又是清明时节 / 忍顾南来杜鹃 / 唤归声声啼血”
(《清明祭》), 这种内心至痛至爱的抒发,让人不由泪落。
全书编排以清明始,以清明终,贯穿了亲人亲情的主线,能
够启发读者,对孝道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作者
的至爱亲人,不仅仅限于对家庭亲人的表达,书中大量的诗
篇,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他人的热爱。作者对人类社
会的善意之情,在诗作中历历可见。
再者,至爱生活。东仁兄大学毕业后步入行政,长期做
组织人事工作,后来到医疗保险部门任职多年,做的都是直
接与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保持一颗仁心,善对一切人事,
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十年医保路坎坷,求真向善志
未磨。苦寻良策勤扩面,常谋惠政扶病弱。每念患民受助少,
不宁朝暮辛劳多。卸任归去无憾事,十年功过任评说。”当
然,作为诗歌,仁兄对生活的至爱,不会也不可能仅仅表现
在直接的工作中,而是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观颍河,
心情豁然。“河边游园花欲燃,郭外田畴人倍忙;世事千古
皆有序,人间万物重春阳”;看到春天的大雪,作者欣欣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