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马夫文集:与文友对话
P. 29
直占据主导地位,描绘山情水景,陶醉风花雪月,给人美的
享受,修化美的心灵,自然是诗人的功力之一。几十年来,
笔者和诗者相处相行甚多,交际算深,知道晨欣兄无论何时
何地,一景一物,便能信手拈来,点化成诗,吟为醉人的韵
律诗章,其才思的敏捷,不能不让人由衷地赞叹。
苦蝉声里近中秋,谁持横笛吹画楼?如果仅把晨欣兄的
诗词看作美,那就显现不出诗人的功力了。诗卷的第二个特
点是:雅!诗者学中文出身,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广文博记,
典赋古章随手拈出。其诗作不仅画面优美,更是立意不俗,
诗风典雅。“又值端午插香艾 / 沅湘风雨不胜哀 / 怀沙一曲
悲骚客 / 橘颂三章怜楚才 / 波上吟魂招不得 / 云中歌哭复来
回 / 岸汀怅望怀高洁 / 遥祭先生酒一杯”(《端午吊屈原》)。
诗者把民俗、典故、人物、情怀溶在一起,情和景的结合,
诗和志的融洽,歌者的悲悯情怀一下涌现出来,对逝者的崇
敬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使诗化育人的张力显现出来。近年来
写古体诗的作者不少,但写好的不多。我总认为,要写好古
体诗,必须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否则,强写出的古体诗,
不是打油,便是四不象,很难服人。遍读李兄之作,不管抒
情,还是咏物,你找不到一章随心乱口、通俗打油的诗篇,
每首每句,诗者都匠心布局,精巧构思,美轮美奂,充分彰
显了作者典雅的诗作文风。
菊香淡淡浓似酒,风情万种一片心。诗言志,诗言情,
诗之的是抒情。情,是晨欣兄诗卷的第三大特点。一篇诗赋,
如果只是描景述状,勾物绘图,没有诗人情怀融入其中,必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