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赖辉散文集《客家血型》
P. 63
通宵不熄,俗称“点年光”。这“年光”持续至年初四,勤添油,
挑灯芯。如今不点油灯。改留一盏电灯昼夜明亮。全家围炉夜
话,通宵不眠。晋人周处的《风土记》有说:“至除夕达旦不眠,
谓之守岁”。
目前市政公园及主要街道红灯笼高高挂起,红旗迎风招展,
红红火火。年货一条街,园艺花雕比比皆是,再加上深圳天气
晴朗暖和,各处街道办花市百花齐放,种类繁多。如今现代人“守
岁”的节目异常丰富。品茗茶,吃糕点,发短信,玩微信,看春晚,
看贺岁片,说说笑笑,子夜一到。“爆竹声中除旧岁”,把过
年推向高潮。现在禁止放爆竹,于是便将市民会聚到世界之窗,
市民广场,深圳湾公园等地观烟花和灯光秀,用来祈福新年。
除夕夜燃放的爆竹,古人叫“封门爆竹”,又叫“封门炮”。
过去穷,债主在大年三十都不忘上门索债,欠钱的人都关门躲
起来,故有“封门”一说。封门爆竹燃放后,再恶的债主都不
会再上门讨钱,让穷人过个安心年。有俗话为证 :“三十夜头不
见面,不过十五不问钱”。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最为集中,此起
彼伏,持续至天明。次日大家攀比谁家门口炮仗的红纸屑烧得多、
铺得厚,谁家来年就兴旺。《会稽志》所谓“除夕爆竹相闻”,
反映的就是这种悠久的习俗。现在基本上都杜绝,主要在于安
全和环保的理念。
新年到来的第一个时辰,深港澳居民有不少人到黄大仙庙
或仙湖弘法寺、东山寺、凤凰古庙膜拜祈福,祈祷来年财源滚滚,
平安幸福。深圳成为 1300 多万常住人口和外来打工仔的故乡,
这里是红色土地,神奇的都市,这里是特区的窗口,中国硅谷,
心灵之故里,醉美故里。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