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赖辉散文集《客家血型》
P. 42

宿舍,星期六上午都在补睡眠;下午同学们要不打打球,看看书,
             作自己喜欢爱好的事情,当时同学们都比较单纯,一心放在学
             习上;赖兴旺分在一班,赖红辉分在二班,因为学校没有宿舍,

             便在外租农民房,
                 到了高二时分班,赖红辉选择上理科,分在理科班;赖兴
             旺选择上文科,分在文科班。那个时候没有现代传媒,娱乐方
             式很少,基本就是体育运动 (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之类 ),
             还有就是文学了,小说诗歌之类。赖红辉高三的时候在班主任
             龚林的支持下,便成立了校园文学社,当时取名叫星火文学社,

             一方面吸收师弟加入文学社,一块研究诗歌和小说;另一方面
             与宁都中学,宁都师范文学社沟通交流,出版校园文学。
                 90 年代农家子弟只能通过高中考大学,然后分配工作,上
             城镇户口,当时叫铁饭碗,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法。上高三时

             简直到了拼命地时节,早上 6 点不到点就要起来,然后晚上要
             11 点左右才睡,考前还有很多人打着大小电筒复习,上个洗手
             间还在看书;每天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三节课自修,
             除了这以外还有早读和晚读,中午的午休说是休息,完全是做
             作业的,否则作业根本来不及。每周星期六、星期天早上要上课,
             下午要考一门试,直到三四点才放自由活动,然后休息个两三

             个小时就又是晚读和自修,星期天的话只是把早上的课全换成
             自修而已,简直苦逼心酸的生活。
                 石上,一条弯弯的小河环抱小城,梅江河畔两条省道平行
             而行,木桥牵着梦幻跨江而立,繁华的街市琳琅满目,这便是

             高中三年的根据地。文学梦从发地,清澈的江水净化我们的灵魂,
             灵性暗涌,神圣青山连连充满朝气活力,山河相呼,呼唤我们
             的勤劳智慧。青春从这拼搏,从这扬帆,那是无悔,无怨,无
             畏的青春;同窗之情胜兄弟,师生之谊似鱼水,这是青春的集


               42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