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赖辉诗集《灵魂,在中国大地穿越》
P. 198

诗歌的创作             (跋)





                                       赖辉



                 说起诗歌的创作,现代诗都是我们所使用的文字,经过文
             字加工组合,创造文字的立意、选材、情感与格律,当然主要
             还有诗歌的灵魂和信仰及诗歌提升到哲理的高度。立意,是诗
             歌创作的灵魂。它决定了一首诗词创作的方向、格调,最忌附

             庸风雅,牵强造作,无病呻吟。《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创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 1927 年夏天。《雨
             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
             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
             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
             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比如同样是中秋诗词,立意思乡,有人为作诗而作诗,没有真
             情实感,凑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人却可以以时代为背景,
             老坛装新酒,推陈出新,越古人而再现亮点,如此一来,孰优

             孰劣,一目了然。素材,是诗歌创作的体魄。素材来源于生活,
             一个好的诗人,往往具备善于捕捉身边的事物,然后经过加工、
             再创作,这样就成为了诗词创作的素材。素材,提炼的过程最
             忌用劲过猛,曝露大量的人工痕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才是最高境界。素材服务于立意,二者相辅相成,以更好的达

             情表意。所以,在选材的过程中,往往体现的是一个诗人的眼
             界与气度,以及匠心独运的技巧。情感,是诗词创作的血脉,



               198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