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顾偕:《谁在空白点起舞》
P. 208
当心情吟唱变为诗歌
——尤佳《时间是有形状的》略评
现代诗的广阔空间不一定就是天空和大海。世而无象
则有象,心灵景观的丰富,仿佛历来是诗歌情怀的坐标系。
好诗自古都不会是“为事而作”处处伦理在场的简单心境
表白,珍贵的作品,往往都有着心态体验与外在激情联系
的交融互动,《宇宙,尘埃或混沌》不《只是为了呈现》,
“让诗歌陪我一起,享受孤独”的寄情方式,其实这种重
塑生存还原不易显形的内在诗意精妙的物感,恰恰以小我
扣合着大我,以日常启发的穿透力,折射出了价值形态,
并以本真感中的纵深感,较为贴切的完成了诗歌美学走向。
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实质是并非要求诗人们刻意都去
常怀一种精品意识。自然流露,或许也会迎来一些深层命
题的大同。许多不经意的认知,“独立于狂想者的意识之
外”,由于我们已习惯了人文情怀的关注与介入,因此从
传统承继中走来的诗人,今日许多都会将生活的碎片化变
为精神的规范化,犹如在“夜空中看见星光”,总能集中
的做到心情变奏跟意象肌理的互为观照,且于人性与命运
的不同侧面,用“安慰,以自我消失的代价 / 醉心于夸张
的想法”,继续体现出生命力的真实温度来。
《我从一百年后回到现在》,“植物和酒的精神是透
明的 / 却往往模糊了人类的思想”,“时间的脸”,《总
有一些疼痛被掩盖》。这样的诗,呈现了较为沉痛的诗意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