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燕超散文集《暗香浮动》
P. 22
着包装衣,一个个紧挨着,拥挤着,堆积在塑料筐。
眼前,阳光灿烂,十多筐梨子发出诱人的芬芳气息。这时候,
才感觉有些劳累。擦拭一把脸上的汗水,随手抓起一个梨子,
去掉纸袋,擦拭一下,咬一口,甘甜的汁液滑入口中,浸入内心,
身上的疲劳瞬间消逝。
望着这片梨园,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自然身居县城,是如
何照料打理的。自然笑了,解释道:“在群里没说清呀!管吃饱,
得帮忙采摘。这是姑妈家的,让大家伙儿来当义工……”旁边,
自然的姑妈,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满是感慨,说起了农村的
生活,梨园的过去,梨子丰收的欢喜与忧愁,骑着三轮车游街
叫卖的辛苦……“这些年上年纪了,干不动了,就让自然找销
路了。”她的话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众人明白是怎么一
回事,被自然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从梨园中的幼苗到果树,修剪授粉,呵护打理,成熟采摘,
运输叫卖,一棵梨树,一个梨子的生命历程是如此丰富。这一
片梨园的真正主人是谁?也许并不需要深究。重要的是置身梨
园硕果飘香季节,心情自然大好。而期间为这一片土地耕耘所
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步履匆匆的观光过客岂能真正理解?田间
的浑浊泥土气息渐渐蒸腾,有些燥热。席地而坐,稍事休息。
不免又谈到了乡村、农事和庄稼。大家都是从乡村走出的,原
本根在此处。而现在,县城和农村之间的路程越来越通畅,却
感觉遥远了——彼此心间的距离。
另外几个相约要来的同学,为什么没有来?自然笑着解释:
“要么老家里种有大豆、玉米,得赶回家里抢收。要么临时有事,
来不成……”想起来时路上的庄稼地 , 此时此刻 , 他们也正在大
豆、玉米地忙碌吧。
这片梨园,身处贫瘠,不属于水浇地,灌注沟壑流水成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