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余后臣诗集《在哪里》
P. 5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命的激情


                                       黄自华



                   余后臣的诗歌是他的“心灵物语”。在诗歌中温润心灵、

               寄托渴望,是余后臣诗歌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余后臣把写
               诗当作抵抗现实的利器,并用这把利器为自己开辟出一片“灵
               魂的家园”。这片“灵魂的家园”独属于他自己,是个“不需
               要太大的地方”,是他为自己的心灵找到的一个安放之地,为

               自己那些小小的渴望找到的一个寄托之所。
                   余后臣的诗歌中,有自己的小感伤、小情绪,也有大悲悯、
               大感叹。在其作品纷呈的背后,文本的语境有其诗艺的共性特质。
               余后臣善于将诗意生活、诗性自觉,转化成为从心底自然流淌
               的生命倾诉。倾诉从心底流淌的真情,或者这正是他向内心和
               现场诉说人生际遇,印证自身关切的事物世相与生命本体的和

               谐或摩擦。当然,依赖思绪范畴和个性实践,他也难免拘泥于
               自身的现场经验,甚至用更多的呢喃和呻吟,把语言的棱角伸
               向诗句的张力或意义的外延。
                   余后臣的诗歌写作,是人性化写作。在取材方面,体现出

               明显的日常性和当下性,揭示出人的日常生存境遇的困惑与焦
               虑。从“校园生活”到“城市故事”,余后臣且歌且骚的语言
               毫无疑问是流畅的,没有做作的意象,却直抵人心。
                   余后臣用真情实感和可触可摸的具象,作用于现实生活,
               直抵现实生活和心灵的底层,去发现本质的东西。他注重创作
               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专注于人世间那些美好、纯净而明媚的

               事物和优美宏大中的深刻悲凉,在一个混沌的时代,追寻着心



                                                                   5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