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专访吉狄马加:当离太阳最近的诗与大海相遇


作者:  来源:北青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4-10-08 14:23:31  点击:


现象的?
  吉狄马加: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长期远离自然,所以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很多人对这种差异化旅游的需求增加。现在,我所了解的,一年到青海、青藏高原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身处于大城市的人,为了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会来(青藏高原)放松身心,感受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环境,感受自然辽阔的心境。
  当然,另一方面,我认为生活在高原的人,也可以去感受城市的生活,我觉得这些都是双向的。城市生活、城市文明,也是人创造的。我的一些少数民族朋友也会去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去感受大城市的律动,这些都是人性的需求。
  “藏文化在和上海这种都市文化进行对接时,会产生一些奇妙的艺术效果。”
  记者:社会精神生活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文人、诗人,一直在对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进行反思。这次,仓央嘉措歌舞剧《爱情的证悟》来到上海,而上海正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这次演出的仓央嘉措的诗歌来自纯净的青藏高原,您对这种繁华与清净的碰撞是怎么看的?在上海演出仓央嘉措歌舞剧《爱情的证悟》是否有着特殊的意义?
  吉狄马加:作家和诗人对我们时代和现实的反思,是任何时候都要进行的,不仅仅是在思想解放活跃的80年代。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地扩大,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取得了很骄人的成绩。
  当然,现在,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的作家、思想家乃至一些政治领导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走到今天这个程度之后,我们如何更好地建设精神生活?我想,精神生活的建设可能对于人类未来是特别的重要。因为现在全世界都在经历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也需要经受很多考验和选择。在这样的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想好怎样传承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创造新的时代文化。而如何在物质越来越富足、精神信仰愈来愈缺失的时代进行文化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
  现在,应该说整个世界都处在消费主义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物质和资本对精神空间的挤压,使人们缺少一种更健康的精神生活。无论是国家,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有责任为建设更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付出行动和努力。
  比如说,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在就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我们总要强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所以我们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该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弘扬。而怎样能让这样一种价值体系进入人们的心灵、铭记在脑海中,如何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要向这个目标努力。
  那么,这一次,根据仓央嘉措的诗歌来创作的民族歌舞剧,到上海演出,我认为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毕竟,上海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的“海派文化”本身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再加上,近二十年,上海的党委和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上海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一方面,要把国外的优秀的文化带到中国,另一方面,上海也应该将中国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向全世界展示。
  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地球的“第三极”,这里的民族文化也比较悠久,这里的地域环境也注定了青藏文化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我相信,这样的一种文化在和上海这种大都市文化进行对接时,会产生一些奇妙的艺术效果。这样一种艺术效果,无论是对于上海的观众,还是对于我们青藏高原,以及进行演出的演职人员,都会有很好的影响。
  对于这样一个在青藏高原创作的歌舞剧,我希望这次交流过程,能够让上海观众感受到青藏高原的独
9 7 3 1 2 3 4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开封颂》再版献礼世客会

 下一篇:阮章竞诗歌奖揭晓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