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写孙中山家乡人心中的歌

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创作两人谈


作者:丘树宏 李海鹰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12-06-12 20:43:53  点击:


筹备在中山市的个人作品交响音乐会。
  一个在中山,一个在北京,也是一个困难。好在现代联系手段非常先进,好在两个人都还算新潮,懂得如何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比如互联网、“伊妹儿”、微博之类,因而基本没有时空的问题。
  两人商定先由丘树宏写出歌词初稿。李海鹰说,这应该是一个合唱作品,是大家都可以唱的。
  这个时候,丘树宏已经开始着手创作组歌《孙中山》,他一反常规先写出了组歌的尾声《世界潮流》,并尝试着用手机发给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的编剧王朝柱。王朝柱即时来电说,太迟了,电视剧的主题歌已经做好并已正式录音。但当王朝柱第二天抽时间认真看了《世界潮流》之后,十分兴奋,立即与总导演唐国强和制作人商量,然后打电话给丘树宏说,就是你的了,只能用你的《世界潮流》,我们重新制作主题歌!这就是后来在央视播出的、由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苏聪作曲,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世界潮流》。
  这件事给了丘树宏极大的信心,创作激情开始喷发。他开始创作组歌的序曲,同时考虑孙中山主题歌曲,定名《翠亨村》。
  为了寻找灵感,丘树宏又来到了不知道来了多少次的翠亨村,在翠亨村后面的云台山寻觅流连,登上翠亨村前面的槟榔山踯躅远望。一个周末,突然一个句子从丘树宏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小小翠亨村,走出一个人。”
  就是她了!丘树宏欣喜欲狂。
  接下来,丘树宏一口气写了三首《翠亨村》,一首列进《孙中山》组歌发表在南方日报上,一首列进交响音诗《孙中山》送给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评审。另一首,则传给李海鹰修改。
  这是歌词的初稿——
  五桂山下/兰溪河畔/面朝大海/背靠岭南/小小翠亨村/走出一个人//振兴中华/志存高远/推翻帝制/共和梦圆/建国方略好/三民主义真//时光既走/小村依然/伟人虽去/精神永新/天下皆为公/博爱满人间。
  李海鹰很快回了信,说“小小翠亨村,走出一个人”真棒,基调就这么定了,但建议歌词中不要写太多思想性的东西,另外最好直接以“孙中山”为题入歌。
  丘树宏说,大师就是不同,大师就是大师。
  经过几个回合,歌词终于敲定——“我们的孙中山”。《东方红》和《春天的故事》用的是第三人称,《我们的孙中山》用的是第一人称,多么明快,多么亲切,又多么朴素——
  五桂山下 / 兰溪河畔 / 原野飘香 / 宛若天堂 / 翠亨村晓 / 醒来的阡陌上 / 走过来一个人 / 我们的孙中山 // 走过多少路 / 名字叫中山 / 条条中山路都通往四方 / 飞越大海 / 联结中国心 / 世界的孙中山 / 我们的孙中山 // 我骄傲 / 我奔放 / 自由思想 / 独立坚强 / 我歌唱 / 心飞扬 / 天地间回响 / 我们的孙中山。
  李海鹰说,除了伟大的孙中山、永远的孙中山,我们更希望从这首歌曲中传达出‘“我们的孙中山”这样的情感。五桂山下的兰溪河畔,其实就是说,翠亨村里走出一个孙中山,而这个孙中山可以把他说成是村民。伟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情感和精神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上。
  是的,孙中山确实是伟人,但他的最可贵之处是,他是个平民总统,他是一个平凡人,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他就在我们的心里,他确实是我们的孙中山,是世界的孙中山,是永远的孙中山。
  “ 如果我父亲的祖籍不是中山南朗李屋边人,如果我没有在十二岁那年到过南朗田边村我姨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如果那时的我没有看到一片片望不到边、空气中飘满了清香的稻田的话,我就写不出这首《我们的孙中山》。写作中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童年的回忆,个人的情感,以及百年中国风云历史等
9 7 3 1 2 3 4 5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吉林省第一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在长春举行

 下一篇:张世良:《思恋》(外一首)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