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写孙中山家乡人心中的歌

歌曲《我们的孙中山》创作两人谈


作者:丘树宏 李海鹰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12-06-12 20:43:53  点击:


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此看来,“孙中山文化”概念的提出,其可贵之处是,走出了原有的纪念、研究的各种局限,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纯政治的框框,回到了其应有的人文本原,更丰富了内涵、扩展了外延,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深化和提升。它的提出,将积极推动我们走出一直以来将孙中山纯政治符号化的僵化认识和误区,进而从人文和“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对孙中山资源的开发利用,转而从政治纪念、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产业利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孙中山文化”概念是中山市提出来的,但仅仅由中山市来做则远远不够,因为孙中山既是中山市的,更是广东省的、整个中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广泛公认的伟大人物并不多,而孙中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从这个意义上讲,“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山市的命题,也是广东省命题,是国家命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命题。
  当前,广东省正在建设文化强省。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广东的核心文化是近代文化,包括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直也是与近代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而近代文化的灵魂是孙中山文化。因此,将孙中山文化列入广东省的文化项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国家层面,我们正在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近300年来实施“文化复兴”的最好时期,提高文化软实力十分急迫;两岸关系正面临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从“经济崛起”走向“文化崛起”的中国,需要用文化与世界架起沟通的桥梁,树立崭新的形象。所有这些,“孙中山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可能和途径。也就是说,“孙中山文化” 是我们可资利用的一个重要、特殊而无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和资源。
  已经到来的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看来,我们确实是到了将“孙中山文化”提升至国家命题、国家行为的时候了。
  李海鹰与丘树宏的看法一样,作为孙中山的家乡,我们不做孙中山文化,谁来做?
  丘树宏还和李海鹰专门重温了中国领袖们对孙中山的评价——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价,高度集中在一句话上: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孙中山的评价与毛泽东一样高,而且更体现出一种崇敬之情。其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孙中山做出了历史性的评价: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表现三大伟人的歌曲,已经有了家喻户晓的歌曲《东方红》、《春天的故事》,但对于孙中山,却似乎还没有类似的作品。
  有什么理由不能没有孙中山主题歌曲呢?
  中山市义不容辞,中山人责无旁贷!
  中山市理直气壮,中山市当仁不让!
  
  孙中山就在我们的身边,孙中山就在我们的心里,他确实是我们的孙中山。
  
  虽然孙中山说过“知难行易”,但对于孙中山主题歌曲的创作,还是如同传统的说法:知易行难。决心下了,做起来却确实不容易。
  首先是时间和精力问题。丘树宏负责着中山市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所有各类软性文化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已经难以用“忙碌”来形容其工作情势。此外,他同时还在策划一个省级项目——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除了组织工作外,还负责撰稿、作词任务,并需要向社会融资。而李海鹰则从来都是一个十分繁忙的人,他的北京工作室接受来自全国的各种创作任务数不胜数,又要同时
9 7 3 1 2 3 4 5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吉林省第一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在长春举行

 下一篇:张世良:《思恋》(外一首)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