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更是为文学创作者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对伊宁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去后,我更愿意用手中的笔,继续歌颂这片美丽的土地,流水深处的人家,还有深厚底蕴的民俗文化。”艾克拜尔·米吉提说,是该再为伊犁的文化事业做点儿贡献的时候了。 艾克拜尔·米吉提简介:新疆霍城县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央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短篇小说《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短篇小说《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集《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并获多种其他文学奖项。 
韩小惠:诗一样的伊犁 作为著名资深记者、韬奋新闻奖获得者的韩小惠,在采风的时候以一双新闻人的眼光发现着,并不时地问这问那或在心中默默记着什么;而作为著名作家的韩小惠,始终带着一双欣赏的眼光,欣赏着、陶醉着,并不时地点头称赞…… 韩小惠已经第三次来新疆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此次应伊宁市邀请前来参加文化节,从一下飞机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从住进伊犁宾馆,就让她深深震撼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小惠说,她走遍全国各地,除了在原始森林,从来没有见过伊犁宾馆里的那些那么老、那么大的树,沧桑却又茂密,是名副其实的参天大树,而且伊宁市的很多民居非常漂亮也很有特色。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地跟风、随大流,渐渐地就失去了自己的特点,从目前看,伊宁市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 韩小惠说,没来伊犁之前,伊犁河是诗一样的,这次我们实地看了,果然如诗如画,而且很广阔,就像新边塞诗一般粗犷却又不失细腻;还有喀赞其里的百年民居以及门前潺潺流动的小渠水……伊犁之美,很多时候都说不上来,我想等我酝酿后,会写一批以伊犁为描写对象的作品的。 韩小蕙简介:女,文化记者,文学编辑,散文家。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北京,八十年代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主编,中国女记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悠悠心会》、《自嘲》等七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新闻作品集。编著《新时期散文名家自选》、《新散文12家代表作》等十余种书籍。 多次荣获文学奖和新闻奖,其中有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女友》杂志读者推选的“全国十佳散文家”称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等。 
王玉芳:远方的净土 早就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然而,上一次到新疆之时,却与伊犁擦肩而过,甚为遗憾。这次,借伊宁市委、市政府、伊犁州文联共同主办“写伊宁、画伊宁、唱伊宁——2010金秋文化节”活动之机,可以说终于了却了这段遗憾。 来伊之前,对伊犁一直了解甚少,只知道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然而,真的踏上这片土地,却自然而然地被它所吸引。看着那整洁的庭院,看着那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看着那安详的人们,让我忘却了尘世间的喧嚣。我想,这本应是生活的本质,然而,我们却很少再有机会去细细地解读它,去珍惜这最美好的生活。因此,驻足于这片“人间净土”,你的心也会变得安静与平和,这绝对是凡尘俗世中很难找到的一份宁静和安逸!我想,这或许正是伊犁最大的魅力所在。 王玉芳简介:笔名王眉,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泥土的声音》、《走遍名刹》等,散文《紧锁大怒江》获《人民日报》好稿二等奖,《乌镇之恋》获全国报纸副刊好稿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