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网 >> 中诗报道 >>

内心的河流——丘树宏诗集《以生命的名义》解析


作者:熊平  来源:  责编:张 环  日期:08-05-09 22:11:18  点击:


、追问生命伦理、探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传统写作。以《以生命的名义》为例,全诗采用《诗经》赋比兴手法,以五个“以生命的名义”为提引,在每一小节中展开铺陈,赞美白衣天使,讴歌不屈的生命,层层嵌套,层层推进,语言简洁,意境光明,最后推向高潮,读来撼人肺腑。全诗感情和语言丰富,手法老练,追问生命之价值与伦理,最后是“谱写全人类最后的胜利”,回归一种“大我”境界。“大我”,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内心纯净,意境才能开阔。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诗人丘树宏在《思维洼地——一个文人官员的心路历程》中在接受《诗刊》杂志访问时说:“作为一名政府官员,我这20多年来的工作变化和跨度很大,一般是4、5年换一次。我的原则是干一行,爱一行,尽量地精一行。我认为,作为行政官员,既是社会者,还应该是一名‘公众思想者’,不仅要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服务,还应从道德建设、人文精神这些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服务,要对社会和公众有更多的责任心和爱心。”“干一行,爱一行,尽量地精一行”,“对社会和公众有更多的责任心和爱心”,很朴实的语言,没有什么大道理。这就是内心,这就是纯净。说来简单,坚持其实很难。我想诗人之所以一路走到今天,与他这种纯净的内心有关。据我了解,丘树宏做过农民、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和公社放映员,如果没有这种平实的心态,是很难被慧眼赏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即使做了高官,位居珠海市市委常委,丘树宏仍没有改变自己内心纯净的本质,仅仅为讴歌珠海,就专门写了一本诗集《永恒的蔚蓝》。从大山到大海,丘树宏是走到哪里,就歌唱到哪里。诗人杨克在《点评丘树宏:山与海,一半和一半》中写道:“丘树宏是大山的儿子,生在山区,长在山区,……血管里流淌的是山里人的血,对大山永远有着一种生命的原始的爱。其后面朝大海,并不是对大山的背叛,反而是山里人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升华。”非常到位与贴切。
     从某种程度上讲,丘树宏可以说是一个行吟诗人。他把对生命,对大众,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内心以诗的形式涌出,在中国诗坛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他走到哪里,就讴歌到哪里。他前面出版的四本诗集《隐河》、《选择季节》、《永恒的蔚蓝》、《风吹过处》都是如此,把内心的爱河洒向他所走过的大地。《以生命的名义》这本诗集也是如此,只是相比于前四本诗集,诗人更注重一种技艺的娴熟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所以选入其中的诗,大多是作者的诗作精品。象《孙中山》、《孙中山与宋庆龄》、《西藏》、《高原雄鹰》、《嘉峪关》等等。或许有的诗人并不欣赏丘树宏的这种写作方式,但你不能不欣赏丘树宏这种关于“爱”的内心的流淌,比起我们一些自命不凡的玩技巧与概念的诗人的诗句,价值要强许多倍。诗人在《鸫鸟》一诗中写道:“我是一只鸫鸟/一只苦苦觅食的鸫鸟/七月的骄阳,像灼热的大火/在金黄的大地上熊熊燃烧”。《鸫鸟》一诗写于1982年5月30日作者观看电影《潜网》之后有感而发,是本诗集中收集的作者写作最早的诗,诗人把它收集于此,表明了作者二十几年来,虽然身份与地位不断地变,内心却从未改变。作者是在观看电影《潜网》之后而作,似乎又在暗示这种内心的坚持所必须的代价。一个诗人所受的误解并非如鸫鸟所面临的如此简单,所以作者紧接着写道:“我曾躲进田里的苗圃/我曾躲进田边的草寮/但它们也逃不脱大火的厄运/还无暇将我保护和关照”,生活的潜网无处不在,“于是,我飞上了一棵硕大的榕树/在它苍劲的树枝上落下了我疲惫的双脚/……”,最后作者呼唤,“庇佑我吧!尊敬的榕树/与你沉默的绿叶一起为所有的鸫鸟祈祷/当我们在春天里自由地飞翔歌唱的时候/……”。这首诗艺并不太成熟的诗,却展示了诗者自比鸫鸟为春日歌唱的决心。在日后二
9 7 3 1 2 3 4 8 :


分享到:
 

上一篇:视觉的盛宴:吴震启奥运诗书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下一篇:“荥阳之荥”诗歌大奖赛征稿启事
  相关链接


© 2004-2015 中诗集团 ®中诗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801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