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诗报道 >>

一位求索者的踏步历程

《李风臣诗文选集》总序


作者:吴开晋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07-06-05 17:38:55  点击:


同一篇中,庄子还通过公孙龙与魏年的对话,直接讲了“井蛙与海鳖”的寓言,井蛙向海鳖夸耀自己在井栏间跳跃、在井壁中休息是如何快乐,孑孓、螃蟹、蝌蚪都不如它,并邀请海鳖进来看看,可海鳖右膝却绊住了,只好退回,并告诉它,大海有“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在这里才能尝到东海的极大快乐。井蛙听后既惊恐又茫然。千百年来,井蛙的形象早已被定型了。然而富有创造精神的风臣同志,又反其道而行之,在诗中创造了一个暂不得志、但胸怀天下,一旦雷雨倾盆,条件成熟,将把宇宙吞于胸间的崭新艺术形象,这在诗文创作中,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新开拓,令人心动。此外,在一些咏赞花草的诗作中,既寄托自己的心志,又注意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境界和氛围,也是他在诗艺探索上的收获。如《松柏吟》:“石上松柏四季青/
  风霜雪雨仍从容/
  功过是非任评说/刚烈蕴于不言中”,写出了松柏的高洁、刚直不屈;《吟太阳花》:“东篱树下绿葱葱/点点新蕊映日红/甘居一隅独自洁/羞与群芳论雌雄”,则写出了太阳花的一枝独秀却不与人争高下的优美品德;《葵花吟》:“天赋秉性随日生/风雨无阻转西东/秋至功成黄花落/垂首默颂夕阳红”,又是一位一心追求光明,并默默奉献的仁人志士;《观月季花有感》:“一花开四季/浓淡总相宜/花艳羞群芳/叶翠胜碧玉/利刺卫全身/宵小难折枝/春风化雨时/娇美更无比”,又塑造了一个技压群芳,但又高洁、凛然不可侵犯的艺术形象。总的说,不同的咏赞对象,寄托着作者不同的心境与情怀,给人的艺术感受和美感力又各异,这也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探求精神。
  还有一个话题也需说一说,即创造意境美的问题。意境一说,本渊于佛经,在《杂譬如经》中就说过:“神是威灵,振动境界”。但并未和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相联。至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一书中,首先提出作诗有“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概念;白居易后又在评诗中,提出“或先境而入意,或入意而后境”的表现方法,以后释皎然又在《诗式》中提出了“取境”论与“自然”论,对意境说又有深化。至司空图,则把意境说更深入、更系统化了,他提出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集中阐释了意境美的特点。至近代王国维,现代朱光潜、宗白华,对意境说更理论化和形象化,成为东方美学中重要的艺术范畴。但是近年来,人们常把它忽视,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不妥的。而风臣同志则不然,他在许多古体诗甚至新体诗中,很看重意境美的创造,也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如他的《春思》:
  丝丝暖流破寒冬
  黄河岸边杨柳青
  轻拂薄衫望天外
  逝者东去何匆匆
  这简直是一幅初春返青图,并寄托了作者送别严冬、喜迎春来的愉悦心情,格调则显得清新、淡雅。又如《游日月谭》:
  宝岛胜境日月潭
  群山环翠碧水蓝
  丽日春风惹人醉
  弄波轻舟忘暑寒
  把宝岛台湾日月潭美丽的自然风光勾画得很动人,可称得上“诗中有画”了。
  以上是风景诗,再看一首写亲情的《姜汤吟》:
  不慎着凉染风寒
  欣见小儿立床前
  煮得姜汤双手擎
  沁脾嫩汁透甘甜
  这是一幅孝儿为父侍药图,也体现出令人感动的亲情之境。此外,还有《谐趣》,写出了居家度日的幸福场面,又别有一番意境在。可见,重视对意境美的创造,是会提高诗作的艺术感染力的。因此可以说,意境说或创造意境美,不仅不过时,而且在诗歌创作中还十分必要,风臣同志做到了这一点。
  至于诗体形式方面,本书也是比较多样的,就古体诗来说,有四言、杂言、五七言、词曲形式;而一些新体诗,有的是纯自由体,有的则“大致整齐”,排列有序,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用心和不同的艺术设计,这样就不会给人
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李香君故居里的洪烛题诗

 下一篇:背后是冰山,脚下是草地——读祁人的《和田玉》
  相关链接
我生命中的诗行     李风臣  2007-07-22
朝游大明湖     李风臣  2007-07-22
我的画板     李风臣  2007-07-16
轩窗外的风     李风臣  2007-07-16
勇敢地拥抱未来     李风臣  2007-07-16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