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诗报道 >>

闪回八十年代诗歌


作者:唐晓渡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编:周占林  日期:06-04-02 18:03:00  点击:


诗的黄金年代
  时过境迁回头看,再不怀旧的人大概都会认可,1980年代是一个诗的黄金年代,也许是新诗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这么说和诗歌在其时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关系不大,更配得上“黄金”意象的是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语境中厉行自身变革所焕发出的那种勃勃生机,所呈现的那种发展势头,所贡献出的一大批重要作品和诗人。一位老诗人曾经断言,迄今为止的新诗人,将来能站得住的恐怕也就三四十个,而1980年代出来的会占到半数左右。我同意他的看法。
  在我自己,我把完整地亲历1980年代的诗歌变革,和诸如完整地经历“文革”、完整地目击苏东剧变和全球范围内的“冷战”结束一样,视为个人精神成长史上的一大幸事。
  1980年代诗歌的核心是回归和伸张诗歌本体,探索新的可能性,因为此前很长一段时期,诗完全落入了功能化、工具化的窠臼,必须为这个服务,为那个服务,却忘了自己是什么。近来有研究者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他发现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选》中,几乎所有的入选诗人在自己的诗观中都会谈到“生命、语言和诗的关系”,问我是否注意到了这种“众声喧哗”中的“异口同声”,又问“生命”、“语言”是否当年非常强势的话语?我说当时出现那种“异口同声”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回到生命,回到语言,回到诗本身”正是那一代诗人不约而同选择的突破口。至于是否当年的强势话语,那要看相对什么;如果是相对当时的主流话语,倒不如说它们更多体现了“边缘”的声音。
  然而,正是这些边缘的声音,或来自边缘的冲击,使诗歌在整个1980年代以加速度的方式不断发生内部裂变,其影响甚至远远超出了对既往诗歌秩序的颠覆和变革。所谓“朦胧诗”的崛起,包括与此有关的论争,实际上是当代文艺复兴的先声;而“第三代诗”的狂飙突进,无论在什么意义上都是当代文学的一大奇观,“绝后”不敢说,但肯定“空前”。回首那一时期的民间诗坛,真可谓风起云涌,气象万千。这既是压抑机制下长期积累的诗歌应力的大爆发,也是诗歌自身活力和能量的大展示。
  说到“内部裂变”,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属于“归来派”的前辈诗人。他们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大叫大嚷固然是出于更持重,但恐怕也是因为更沉重。像牛汉先生那样,即便在最困厄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住本真的诗心和语言,毕竟是不多的特例,更多的则要在曾经的脱胎换骨之后,再来一次化蛹为蝶。去年邵燕祥先生出版了集少作、文献和自我评注为一体的《找灵魂》,这是我记挂多年的一本书,因为早在1980年代中期他就说到要编撰这样一本书了,记得初拟的书名是《一个抒情诗人的死亡》。二十年后读到,反思已成纪念,但意义却并未为之稍减——这是有关一个诗人的命运之书,也是有关一代诗人的命运之书。
  如今“诗迷”已近于“珍稀物种”,1980年代那会儿可是遍地成堆,其人数或许不如后来的流行歌迷那么多,但狂热的程度却毫不逊色,以至更甚。1986年《星星》诗刊主办“十佳青年诗人”评选,颁奖时的场面那叫火爆:叶文福被冲上台来的诗迷者们抬着往天上抛,顾城躺在地上高呼“反对个人崇拜”,北岛则不得不躲到了后台。我听说有个小伙子几天中一直跟着他们,最后掏出一把匕首猛地戳进自己的手背,说:“我要用我的血,让你们看到我对你们、对诗的热爱!”
  说实话我从来就不喜欢类似的场面,如果有谁斥之为“有病”,我会马上附议;但我仍要隔着冷漠的逝川,再次向那些已成故事的诗迷们致敬。这不仅是因为没有他们,所谓“诗的黄金年代”就会变得残缺不全,还因为随着年齿渐长,知道无“迷”不“病”,此乃人之本性和环境互动的产物,普遍存在,与时俱化,枢机巧妙各不相同而已。相较之下,遍地诗迷虽未必比遍地“钱迷”、“权迷”更值得赞美,却也未必更值得嘲弄,两相抵消,前者尚余下一份无用的审美激情,不值得致敬一下吗?
9 7 3 1 2 3 4 4 8 :

上一篇:从桃花诗看中国诗的文化心灵

 下一篇:乐趣园举办中国十大杰出网络诗人评选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