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驻站名家 >> 诗 论 集 >> 其他 >>

匠心独运的“跨度”

——丘树宏诗歌《柏林墙·长城》赏析


作者:王晓波  来源:中国诗歌学会  责编:祁人,周占林  日期:06-03-06 18:35:17  点击:


匠心独运的“跨度”

             ——丘树宏诗歌《柏林墙·长城》赏析

                          王晓波

 

 

诗歌是值得反复欣赏、耐人寻味的一种语言艺术,与其他文艺形式相比,诗歌在艺术构思上要求更高。

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入木三分地指出“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论艺术家》)诗歌要在短少的诗行内,容纳深邃的意境、充沛的感情、丰富的形象和发人深省的思想,其构思必须“新颖、精练和精巧”。 2001919,当代广东诗人丘树宏旅行至德国柏林,面对着蜚声世界的柏林围墙遗址,诗人的思绪驰骋飞扬写下了意象晓畅、构思精巧的十四行诗《柏林墙·长城》(旅行诗集《风吹过处》,丘树宏著,珠海出版社200210月第1版)始建于1961年,在1990年被推倒,成为东、西德国由分离走向合并象征的柏林围墙,使诗人联想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丘树宏先生的这首短诗力作《柏林墙·长城》,可谓是匠心独运,是诗歌构思“新颖、精练和精巧”联合运用的一个典范:

 

一个是雄踞关山的万里长城

一个是横亘城市的十里围墙

 

一个栏截的是凶恶敌夷

一个隔阻的是至爱亲朋

 

一个抵档的是野蛮侵略

一个切割的是现代文明

 

一个是二千多年屹立不倒

演绎成人类第七奇迹

形象犹在

精神永恒

 

一个是二十九年轰然塌坍

只留下一段败壁残垣

讥讽过去

警示将来

 

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得到不断修筑、加固,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万里长城,和现在诗人眼前已变成“败壁残垣”的柏林十里围墙,本是毫不相联的两件事物。诗人对这两个闻名于世的“素材”,经巧妙的提炼和剪裁,用诗歌的文学样式,把它们的存在意义,奇巧地展示给读者。该诗从大处着眼,写实的大标题“柏林墙·长城”,小处落笔,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在有限的诗行间,极大限度地显现了短诗的张力和“跨度”。

“诗人的标志和凭证,在于他说出了人们所没有说过的。”(爱默生《诗人》)《柏林墙·万里长城》一诗,不但在思想内涵上给人以新的启示,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一种“新颖”的感受。在诗人的笔下“雄踞关山的万里长城”是一位能“拦截”“凶恶敌夷”和“抵挡”“野蛮侵略”的“民族英雄”。在表达了对长城的认识和赞扬的同时,诗人在短诗的每同一段落的另一行,不落俗套地对比和排列了诗人对“柏林墙”的认识,“横亘城市的十里围墙”“隔阻的是至爱亲朋”,“切割的是现代文明”。诗人把柏林墙和万里长城相对比,诗句不仅是字数对仗的“精巧”;更有主题立意对立相倚,相映生辉,产生不同意象的“精巧”。其表现手法的“新颖”和“精巧”,使读者为之喝彩。

“诗无新意休轻作”千人一腔,千人一面,表现手法雷同的诗歌,是难以打动读者的。黑格尔曾说:“艺术家的创作、想象是有伟大智慧和心灵的人的想象。”(黑格尔《美学》)该诗的“精练”,不单是字数少的“精练”;更重要的是它高度概括的“精练”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要做到这点,既包括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又包括对于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既包括有渊博的知识,又包括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该诗象征着人们渴望社会和平繁荣,拆除“隔阻”亲朋、“切割”文明的“围墙”,和平“精神永恒”。诗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首诗的思想内容是否建筑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读完这首诗,使人不禁油然想到远离祖国怀抱的台湾,不正是被一湾“海峡”隔阻和祖国大陆骨肉分离吗?何时,我们才能“拆除”这一道分离同胞的“柏林墙”,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欣赏丘先生的旅行诗歌,使我受益菲浅,感慨良多……

丘树宏先生曾说:“在旅途上,我便充分利用诗歌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写作的特殊文体,记录履痕、抒发情感,这其实亦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我的出差考察,既有考察报告、招商成果和新发展的公共关系成果,与同行的其他人相比,我还多了一种‘成果’这是我的旅行诗歌。”(《诗写人生路—访诗人丘树宏》见《诗刊》200412月)

北京的正午,恰是美国的午夜;北半球的春天,正是南半球的秋天。旅行是有趣的,它既使我们增广见闻,获得知识;亦使我们身心康泰,灵感泉涌。旅行是什么呢?丘先生说:“在我看来,旅行,是生命的扩张,是生命的增值,是生命的洗礼,是生命的升华。”我们翘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读到丘树宏先生更多有关旅行的诗歌。

 

 

 

 


上一篇:激越人心的主旋律

 下一篇:摊开的掌心,朴素的风景
  相关链接
激越人心的主旋律     王晓波  2006-03-06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