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驻站名家 >> 诗 论 集 >> 祁人 >>

泥土绽开的芬芳


作者:祁人  来源:本站  责编:周占林  日期:05-05-26 16:56:39  点击:


写诗的人读小说是较偶然的,而且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倘要再评头品足,于我更是勉为其难了。我读杜署波同志的《瑞雪纷飞时》正是如此,因友人的推荐,料想其中定有魅力,不可不读,然说长道短却感忐忑,颇有身在此山外的感觉。好在一旦进入小说氛围,便很快被吸引住,不由随其情节而曲折回肠,如久渴之于甘霖,隐隐之中但觉一股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使我对于土地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更添了亲近。

《瑞雪纷飞时》乃是一部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集,20余篇小说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改革大潮对于农民思想观念的冲击,描述了他们在新时期挣脱羁绊的努力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小说开篇《墙》叙述了杏儿峁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因维护“神墙”而发生的故事。为护墙,父辈曾倒于血泊之中,英雄的后代老支书牛顺保也曾被打成“走资派”而遭苦难,在风暴肆虐后,倒塌的墙豁又在老支书的领导下完完整整地补起来了。故事虽简单,但平实中却反映了几代人的奋斗,短小的篇幅融汇了丰富的时空内容,有明显而深刻的时代印记。在全书中,作者一方面热情讴歌新时代中农民的观念转变与创业精神,如《三妹》中以会珠为代表的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形象;与此同时,作者也将笔触及到了古老土地上的愚昧和无知的角落,如《葬母》中的场景描写,《烧坑》中银叶的人物刻画等,显示了作者的勇气;而《瑞雪纷飞时》、《条子》等篇什则从宏观和微观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可谓“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无不表现了作者坚实的生活基础,映照出作家对乡土的一往情深。

一度时期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代文坛曾大量繁殖、充斥着所谓的“现代主义”,然因其大多缺乏和丧失民族文化的基因而呈“贫血”症。《瑞雪纷飞时》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作者的沉静与执著,在于它的语言不矫揉造作,它不依赖于形式的花样翻新,也不致陷入结构的迷宫。而这些都给读者以返璞归真的启迪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蓬勃生机。

倘时光回转,人们都来一次寻根,身居都市和城镇人们,无论是达官贵人拟或黎民百姓,无不来自于泥土,来自于乡村,因之人类的根在土地。无论未来社会之工业文明怎样的发达、繁华,怎么也比不上来自土地之生命力的旺盛。或者说,土地的肥沃滋养了工业的文明,城市的昌盛不过是人类在泥土之上繁衍伸展的叶子,它的血脉与根深扎于土地之中。遗憾的是,众多身处闹市的人忽略了广阔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人对之已然陌生甚或曲解。正如此,《瑞雪纷飞时》因其鲜活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我们重新认识、估价土地和土地上躬耕生息的人们,传递了可资参照的信息,我想,这当是该书更具积极意义的价值所在。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的最终成就取决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与解放,取决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当此时期,历史便赋予了文学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我曾认为“诗人更应当关注那些隐蔽于稻谷与麦穗下面手执锄头、镰刀的底层农民,是他们生活在泥土的悲壮与困苦中喂养着中国的现代化与富强……”,如今我们又看到小说家在乡土文学领域中的执著追求与勤奋笔耕。小说家杜署波同志说得好:“只有懂得农民,才能懂得中国。”这正是具备艺术良知的作家所奉行的信条。


上一篇:诗 意 人 生

 下一篇:警察人生与诗的交响
  相关链接
红绿蓝:解析祁人爱情诗中的三个境界     李犁   2008-12-04
祁人 / 天上的宝石     祁人  2008-06-26
作为名词的小榄和动词的菊     祁人  2008-03-29
总理的名字(外一首)     大吕  2008-02-26
羊的叫声渐渐多起来     姜了  2007-08-23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