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人 >> 柳忠秧 >>

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的史诗《岭南歌》——评柳忠秧的长篇史诗《岭南歌》


作者:熊国华  来源:凤凰网  责编:周占林  日期:12-12-12 12:13:37  点击:


式格律化主张,并开展了新格律诗运动。建国后提倡新格律诗的也不乏其人,深圳在90年代还成立了一个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但因理论建树不多,又无新格律诗的力作来支撑,都不了了之。新诗的形式问题,在文学界至今都是一个令人纠结、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柳忠秧是一位诗歌体式的革新者。他希望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当今文坛复活中国古体诗词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学样式,让中华诗词再现夺目的光芒。在《岭南歌》之前,他已经成功创作了长篇七言古诗《楚歌》和抒情长诗《天下洞庭天下楼》,积累了长诗创作的经验。《岭南歌》因其时空跨度太大,又有130多位风云人物和众多历史事件穿插其间,一定的思想内容必须寻找相应的艺术形式去表现,柳忠秧大胆创新了一种前所未有诗体:既不是纯粹的古诗律绝、楚辞汉赋,也不是纯粹的骈文和乐府歌行,更不是现代新诗,但却又兼有众体之长。全诗以四言、七言为主体,穿插了三言、五言、六言、八言、九言句式;外散内律,骈散相间,整齐而又有变化,句式灵活多样,又有一定规律可循;无意于对偶,却骈句随处可见;无意于平仄,而韵律自然天成。《岭南歌》问世以后,舆论哗然。写新诗的人说它传统守旧,写古诗的人说它不讲平仄对仗,不古不今,不伦不类。赞之者誉为“新古体诗”、“辞赋体新诗”或者“新辞赋体”。到底是属于古诗还是新诗,读者和评论家都陷入了命名的困境。
  我认为,柳忠秧的《岭南歌》既不是“新古体诗”,也不完全是“辞赋体新诗”或者“新辞赋体”,而是一种“新歌行体汉诗”。所谓“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律诗绝句)相对而言的,指句数不拘,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比较自由的古诗。古体诗一般是整齐的五言、七言诗,也有的偶尔加进一两句三言、四言,而《岭南歌》却是以四言、七言为主体,还加入了不少其他句式和现代汉语,因此,说《岭南歌》是“新古体诗”显得十分牵强。论者中,樊星先生认为是“一部(辞赋体)宏篇力作《岭南歌》”[8];古远清先生认为《岭南歌》“是一种辞赋体新诗”[9];李遇春先生认为“《岭南歌》属于新辞赋体”[10],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是“辞赋”,《辞源》解释如下:
  【辞赋】 文体名。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因产生于战国楚地而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后人也把屈原的作品叫做“屈赋”。赋的名称一般认为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汉代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继承“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而更多地采取了散文的手法。又有小赋,以抒情为主。以后沿着骈文和古文的交替发展,其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律赋”。[11]
  楚辞以“兮”字安排在句末或句中为特征,《岭南歌》通篇只用了一个“兮”,但继承了《离骚》爱国忧民的情怀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以及把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西汉大赋如枚乘《七发》、东方朔《答客难》、司马相如《子虚赋》,均采用主客问答的散文形式,《岭南歌》与之相去甚远,但又吸取了大赋描写事物的铺陈排比手法。东汉小赋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而《岭南歌》篇幅宏大,以叙事为主结合抒情,又吸取了东汉小赋句式比较灵活、且有骈偶成分的特点。《岭南歌》句式多变,随心所欲,抒情达意,不重格律,也不是标准的骈赋、律赋。
  如上所述,《岭南歌》吸取了辞赋的一些元素,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9 7 3 1 2 3 4 5 6 4 8 :

上一篇: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之梦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之梦     野牛  2012-06-11
世无孤品柳忠秧       2012-05-16
七古•怀甫亭前伤杜圣•人间春来已无诗     柳忠秧  2012-04-18
天下江山黄鹤楼     柳忠秧  2012-02-21
神 龙 诗 章     柳忠秧  2012-02-03


Copyright ©  2004-2012 中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主办:盛世中诗  备案编号:京ICP备12024093号 
 联系站长   常年法律顾问:海峡律师事务所 邹登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