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宁夏电视台记者们拍摄完朗诵会,连夜赶回城里。第二天要播。
10月13日 在兰一山庄用过田园风味的早餐,旅游车把大家拉到附近一家枸杞种植园里。诗人们全变成陶渊明,拥挤在东篱下,不是采菊,而是采摘新鲜的枸杞(或采购晒干后真空包装的)。去年青春诗会在新疆开的,几乎人手一袋绿茵茵的葡萄干。今年在宁夏,每人都采购了几盒红彤彤的枸杞。好,每年都有当地的土特产作为吉祥物。 今天的头等大事是拜谒西夏王陵。曾经与辽、宋三足鼎立的西夏国,虽然叫成吉思汗给灭了,但从宁夏这个地名,仍能感受到它流传至今的影响。它鼎盛时期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广大地区。1038年在今银川市称帝建元的西夏王李元昊,我们在你昔日的国土上开诗会。你是否愿意唱和? 位于贺兰山东麓中段的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由九座帝王陵和260多座贵族陪葬墓组成,规模不逊色于北京的明十三陵。虽然只剩下一座座大土堆,在史学家眼里却是“东方的金字塔”。在陵园里的西夏博物馆,浏览发掘出的大量文本、刊本,那神秘的西夏文字唤起我的联想,不禁悄悄跟旁边的陕北诗人成路说:“不知这些文物里是否有诗?不知西夏国是否有诗人?”成路笑答:“西夏文字已经可以破译。即使有诗的话,我们也只能读翻译诗。”唉,西夏出了盖世英雄李元昊,为什么不能再出个李白一类的人物?那样就更为伟大了。也许它原本有自己的李白,只不过失传了。 西夏王陵是死的,中卫市西的沙坡头却是活的。是活风景。可以看见黄河与腾格里沙漠奇迹般的会合,可以乘羊皮筏渡,也可以骑骆驼。本届青春诗会共有五位女诗人:北京的娜仁琪琪格,甘肃的樊康琴,山东的李云,辽宁的苏浅,陕西的李小洛。成路举起照相机,招呼她们在沙漠席地而坐,照一张合影。我说可以加个标题:《沙漠里的五朵金花》。 从银川马不停蹄地赶到中卫,就是为了看沙漠。趁着大伙看美女与沙漠合影的工夫,王青风老师已租好了一双火红的沙漠布靴套上,像独行侠一样向沙丘纵深处走去。他恐怕是急着用坡底的黄河水洗洗手呢。黄钺立马给他起了个外号:沙漠之狐。周所同老师则懒得租靴子,索性脱了鞋袜,赤脚在沙丘上行走。他领导了新潮流,后面跟着一大群“赤脚大仙”,一手拎着鞋子,一手举着照相机。黄沙晒得滚烫,踩在脚下有按摩的效果。就当用黄沙洗脚吧。宗霆锋冲下沙丘的速度过猛,摔了一跤。他不承认是摔,说是想打个滚儿。崔健有支歌叫《我想在雪地里撒点野》。既然来到沙坡头,就在沙漠里撒点野吧。诗人,你回去后,最好还能接着在纸上再撒点野。 瞧,黄河已流到你脚下了,你难道不想写诗吗? 从蛮荒的腾格里沙漠走出来,风尘仆仆,体困力乏,晚上投宿中卫市中心的一家四星级宾馆,反差挺大的,就像住进了天堂。天堂里发出阵阵鼾声。 差点忘了记两个细节。 其一是在沙坡头,高鹏程花三十块钱买了个特大的西瓜。卖瓜的人说是沙漠里种出来的。不知真假。他怕我等不信,就说温家宝总理来沙坡头视察时,曾亲手种下西瓜,居然长活了,长得老大,当地政府还特意把结出的瓜送到北京城里,请温总理品尝……晚上在中卫的宾馆,大家分享高鹏程买的西瓜,确实比别的地方出产的要甜。 其二是在宾馆吃晚饭时,山东的邰筐,为大家送上他自临沂一路带来的一大叠煎饼,还配有装满一玻璃瓶的咸菜炒肉丝。用煎饼裹好咸菜,吃起来非常香。问邰筐这咸菜怎么这么好吃,他说是他妈妈亲手炒的。在西北吃着山东的煎饼,也分享了邰筐母亲的一片爱心。
10月14日 早餐后到酒店门前上车,才发现中卫市中心的广场矗立着一座翘檐的古钟楼,俨然是标志性建筑。门穹上悬挂题有“扼守青铜”之类话语的牌匾,证明此地距黄河青铜峡不远,而且曾是军事要塞。 驱车前往同心县。宁夏固原市文联《六盘山》编辑部的单永珍,因为在家门口参加青春诗会,显得格外兴奋。他一路上自称是李小雨老师的助手,承担大量后勤任务,在车上又像导游一样讲解周围景点。他事先已联系好同心县文联的诗人马占祥前来“接站”。 马占祥先领着大家拜访当地某著名宗教人士的拱北(墓地),据说这位老先生生前支持过红军。接着又去同心清真大寺,喇嘛庙改建的。那儿还有红军西征的纪念碑。红军在陕北给养短缺,派出一部分队伍向宁夏发展,在同心打过胜仗,和当地回民举办万人联欢,并以羊肉宴来庆贺。同心清真大寺,是红军开会的地点。在这里,我们的脚印与红军当年的脚印重叠在一起。感到土地都是热的。 中午在同心县城,县宣传部领导请我们吃羊羔肉。李小雨老师请他安排去探望当地的回族农户。早就听说他们在缺水环境生存很不容易。 旅游车路过一个小村。它有奇怪的名字:喊叫水。我跟李小雨开玩笑:它在喊你呢,喊你——下一场小雨;因为名字的缘故,你会是最受它欢迎的客人。在同心,土地与人,都在喊叫水。一场毛毛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幸福。 县宣传部领导坐在车上,讲述同心一带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域之一,当地群众如何在干旱环境里辛勤地劳动,使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引起阵阵掌声。我们在用掌声给同心人民鼓劲与祝福:相信你们会胜利的,谁让你们拥有如此吉祥的地名——同心! 车子在荒原上的一座小山村停下。这一带已好几年没下雨了,温家宝总理特意来视察过。走进温总理访问过的一家农户,主人掀开水窖的盖,用铁桶提上来一桶水,请我们洗洗手——这算极其慷慨的接待方式了。谁也舍不得洗。在同心,每一滴水都是命啊,都像黄金一样贵重。水窖的设计与结构却唤起大家的兴趣,纷纷探头向水窖里面探望。我也看了一眼。我看见水面漂浮着的草屑,以及倒映在里面的自己的脸。 连续走了几户人家。发现房间、院落都打扫得很干净,彩电、冰箱等电器也一应俱全。村路上的年轻人都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看来当地的扶贫工作做得比较好。在一家院落里,李小雨跟一位89岁的回族老太太聊起家常。老人身体很好,目光慈祥。临告别时,李小雨心情很激动,一定要给老人留点钱,说是没预备好合适的礼物,以此表达一点心意。 离开小山村,许多群众站在村头,和我们互相挥手致意。 接着驱车数小时,穿越西海固。我最早是通过张承志的作品知道西海固的,它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夜幕四垂时到达泾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