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www.yzs.com
  首页 >> 中国诗歌网 >> 《中国诗歌》 >> 第十四期 >> 文论随笔 >>

《诗歌,生命的冲动于平静中暴发》


作者:古剑  来源:中国诗歌网  责编:张之、 谢流石、写生  日期:06-12-16 22:15:19  点击:


《诗歌,生命的冲动于平静中暴发》
  ——浅析林海的诗歌


   文/古剑


      我从不推崇那些“费解”的诗歌,我喜欢在一种安静中品味诗歌,品味生活,品味时间的苍桑。
      但读的诗越多,却越无法安静下来,因为这个世界太浮燥,生活太复杂,诗歌也漂浮无常。至从认识了林海,读他的诗歌,却让我感受到了这种平静,这种情感、经验、思想与想象的自我的慰藉。
      林海的诗歌清晰明朗,语言平静,却透着一股自由与深度的力量。
      林海的诗歌化“费解”为简捷,很容易达到沟通,并不断地深入内心。
      林海的诗有着一种平静中的暴发,呈现自己对生活和时代的理解和认知。
      下面,我仅就林海的六首诗作以浅评,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一、平静的语言,透着不凡的情感

  林海的诗最大的特点是“平静”,但不死寂,有着一股情感涌动的力量。如他的诗歌《自然幻象镜——献给八大山人》一诗,从平静入手,到平静结束。当我们静下心来阅读时,就会感受到一种情感力量,一种来自生活,一种来自时间,一种来自天地的情与感的力量。

  六月的雨宛若旅行者的/卑微,飘过山岗,/没有丁点雷声。风,/湛然。越过漆成弯曲腊黄的/河流,抵达/季节的山脉。/时空。从松针的方向/变化,仿佛依然的吱嘎声,/噙着秃笔般的雨,/为骚动中的黄昏疯狂起舞。/直立、暗淡的天空,粗大的/围栏,浮动中/一片墨汁让光摇曳,/如同神的肋骨在此相遇。/从这里开始,在双腿停滞的空间/寻找,雨滴。/从这里结束,在乳房流动的时间/追溯,风。

      在诗的第一节中,透过林海的笔触,一些常见的意象的组合,构成诗的平静与力量,如山岗、雷声、风、河流、时空等等。在这样的意境中,我们的阅读思路跟着作者平缓的情感,不断的出现跳跃的音符和画面,一种风穿越时空的苍桑之感由然而生,耐人寻味,耐人品茗。

  八大山人,/一面阴影黑雨中的/闪电。鸟/息危樯,幻化自然。/生活像白画一样懒拙,/尽情涂抹;墨具五彩。/这六月的雨,向/高处伸展,干枯的头发。/这六月的雨,向低处流淌,却/莲出绿波。你/随意摆弄黑色,狂疾。/似哭之,/似笑之。叶型的画,挂在/哑雨中,饮。你整个演说/像移动的草茎。

  八大山人,一种诗的主旨意象,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富于了五彩缤纷的实境,实情,让人不得不读下去,虽然这首诗歌是首长诗,但却没有中途停阅的勇气和自制力。“生活像白画一样懒拙”,“叶型的画,挂在/哑雨中,饮。”多么清新,精练的语言呀,读之如饮一杯香气扑鼻的名茶,浓香飘浮在我们的四周,回味的感觉不可言说。
  这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平静中,出现创新的变化。如诗的第五节:

无月,鹰。/冷峭横逸于地,A鹰/站在渗出荒寒的枝条上,凝视/穿越巨石的B鹰。/鹰隼粘着被砍断的松针对视,在近处/几点野草如毁灭过的清新盎然,/这拙趣残余的旷野,/白霜为露,宛如鹰隼触及的/一条又一条被鹰爪踩过的河流。

虬曲的松,为何要与菊为伍?/劲俏的松针,野逸的菊,/永远没有结局的梦。
A鹰有时想:“天空。空荡荡—笔译的飞白。”
B鹰曾经想:“画家的蠢事在于对天空不著墨,光打呵欠。”
A鹰对B鹰说:“栖在枯树上我的目光像闭嘴。”
B鹰对A鹰说:“我爷爷明天满月,你能来吃满月酒吗?爷爷刚说:‘在巨石上天空亦如大地。’”
AB鹰想:“鲲鹏,无羁之飞,捧〔棒〕产了!”
无日:“鹰的心在画笔的浓淡间到底有多少黑点?”
无时:“鹰的翅膀在‘安晚’的飞白中又能游几丈?”
薄。喉咙中有鱼剌。/该死的宣纸破烂,皴/把鹰巢抹出个冰窟窿来。一只/患沙眼的狗,叼着一山的腊肉骨头,/让不生蛋的公鸡啄。这啄声/似空灵碧透的木鱼声。/你的梦魇,鹰的呼吸,/无用的对视。飞白的技法,清楚/天空的一切。
如果清楚,/原来如此。
飞白悬着大地,飞白/绑着河流。飞翔的跑道/接着飞白,/让山梁梳洗发笑。

  通过一个外在的拟物“鹰”来衬托诗的内涵,揭示诗歌的意义。整体如戏剧般的形式,由鹰这个神秘的现实意象,引出诗歌指明和诗人关注的动机。
  后面的几节诗歌,在平静中,获得了某种刺激的感觉,不可言喻的渴望,不可言喻的梦想,不可言喻的启示,一层一层浮出纸面,浮现在眼前。
  干净而深厚的语言,大气而灵幻的意境,组合成一首沉默之间的秘密关系,使整首诗歌不断加以革新和丰富,把理性的和浪漫完美的结合起来,激发出诗歌的一种不凡的情感和热情。

〔六〕
鸟石,是鸟还是石?/玄着。大。发臭的无奈被/阴沟冲净,你的心多毛多痣,长出/清静。/凝固的飞翔,鹰蜕变为鸟,/一口吊在空中的痰。/鸟蜕变为石,和风细雨中/涛声依旧。石、石、石,/鸟也。神味不尽,黝然萧闲,/而一只真鸟在巨石下,恐惧/瞬间,延时到达,/尖叫。画
奇肆。/啊,大地!/啊,天空!/动,复归静。/鸟,化境石。
石,请告诉我,这就是/众玄之门否。
 
〔七〕
灰暗。山洞。/枯木烧火,/枯木烧菜,/枯木旁画画,/枯木旁谈天说地,/枯木旁问:“江山何在。”/枯木旁答:“闻枯木花香么?”/横涂竖抹皴点梦,一筐诗画,食谱/憎恨,你曾否还记得?某一次/购物清单里丢失,排成了凹凸的/非几何图形。世界在继续播放,但你/经久不衰的爱它!
柳条低垂,一头浓发,/被萧萧残山悬挂。/你从草堂呻呤到尘席蒲团修真,/为什么有泪在寂静里?你惟一/拒绝回忆,却在梦中成行,/参梦中梦。开销/一生的意志,笔简于生活的删简,/秃笔开始秃头,同一性问题。为什么/秃笔要秃头,秃头要秃笔?

〔八〕
秃笔开端,秃头终端。意赅/于世界稳秘的流动里。

〔九〕
鱼。闪烁飞白。孤寂/在绝对静止中游荡。这儿/没有皮肤,/没有浪,/没有鱼钩。/一条瘦瘠如刮屎片的鱼,白眼/向天,天—/无休止地空空荡荡。/鱼在空中,/让时间不动,/让空间冻结。
静。“一只鱼从孩提时就知道简单—即是疼痛。”
空。“生命,鱼悬在空中,还会相互残杀吗?空—便是剧痛的抽象。”
不游。“……飞白,幻化成的汪洋,不游—亦许是游。”
鸟眼。“鸟类的真知—飞翔,鱼生上鸟眼,能抵达何处?”

〔十〕
自然是无尽时空里一条无尽的河,/一切都消融在这里。
鱼。做着季节的梦,/成熟。地图。
有名的万物哪里去了?/它们在做什么?

   综观林海的《自然幻象镜---—献给八大山人》一诗,反映了他高超的诗歌技艺和驾驭语言及组织意境的功力。一首诗歌在他的笔下,延长了场景,延深了内涵,延伸了情感。

9 7 3 1 2 3 4 8 :

上一篇:《呼唤构建新诗的审美共识》

 下一篇:无
  相关链接
洪烛:我心目中的西域     洪烛  2006-12-26
洪烛:诗的火种     洪烛  2006-12-26
《西域》(续)     洪烛  2006-12-26
《西域》(续)     洪烛  2006-12-26
《西域》     洪烛  2006-12-26


Copyright © 2004-2009 中国诗歌学会4.0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六个彩开奖结果
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5759号  联系站长
地址:北京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邮编:100007,电话:086-010-6407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