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
P. 139

时间框架,重构了一个富有深意的空间维度。
                     吴明波早期的诗歌创作,同样以悲悯的目光注视着打
                 工者这一群体——这是他最为熟悉且亲近的人群,他们工
                 作、生活在他周遭的每一个角落。他敏锐地捕捉着所见所

                 闻,以深情的叙事笔触将这一切融入诗篇,如《打工的人》
                 一诗,便是对这一群体深切关注的生动体现。通过他的视
                 角,我们得以窥见那扇鲜为人知的窗后,那个始终默默站
                 立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命中注定只是城市中匆匆
                 的过客,在受伤与疲惫之后,那份源自乡下的根,总会以
                 无尽的温柔牵引着他们,回到最初的家园。”
                     这些打工人如同迁徙的候鸟,随着节令的变化,南来
                 北往,寻找着生活的出路。他们走出深沉厚重的黄土地,
                 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诗中描述了打工人在
                 城市边缘的小旅馆和出租房中落脚,像一粒粒野草的种子,
                 随遇而安地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从不计较水、阳
                 光和空气的多少,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他们穿
                 梭于钢筋和水泥的森林中,像一片浮萍孤独地漂泊,面对
                 机遇或陷阱,心中充满了不安与迷茫。
                     以行走的姿态探寻生活的真谛,构成了吴明波诗歌中
                 一种独特的叙述路径。此行走不仅勾勒出一幅遥远乌托邦
                 的愿景,更以一种犀利的笔触反观现实的艰辛与困顿。《打
                 工的人》一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营造了一种如镜般的氛
                 围,诗人并未选取打工生活中的辉煌瞬间或尖锐冲突作为
                 情节高潮来刻意渲染,而是将这些元素细腻地拆解,融入
                 叙述的每一丝纹理之中。这种处理手法无疑展现了诗人深
                 厚的文学造诣与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份真实而深刻的描
                 绘,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置身于打工现场,深切体会到
                 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与人性复杂多面的交织。



                                      ·128·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