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季风:《扶贫者说》(31首)(附右手江南评论)

2020-11-05 作者:季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季风是一名勤勉自律的县处级干部,也是一位谦虚低调的实力派诗人。三年多来,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做好结对扶贫工作的同时,怀有对现实关注的强烈的文学创作自觉,主动融入、积极创作,日积月累,形成了一批以扶贫为主题的个性视觉独特、身心体验深刻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
编者按
 

在全民奋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涌现出一批致力于扶贫题材创作的诗人,江苏著名诗人季风就是突出的一位。季风是一名勤勉自律的县处级干部,也是一位谦虚低调的实力派诗人。三年多来,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做好结对扶贫工作的同时,怀有对现实关注的强烈的文学创作自觉,主动融入、积极创作,日积月累,形成了一批以扶贫为主题的个性视觉独特、身心体验深刻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今年7月中国诗歌网头条及公众号率先推送他的《扶贫心》组诗7首,接着《诗刊》9月号下半月刊“诗旅一带一路”和《诗刊》10月号上半月刊“新时代”栏目,《草堂》第9期“非常现实”栏目,《诗选刊》第12期“决战脱贫”诗歌专号,《扬子江诗刊》第6期“大道之行”专栏陆续发表,此外《星星》等诗刊也将继续发表。随着国内名网名刊的连续发表和推送,这组系列扶贫诗歌引起了诗界的关注,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刊现集中首发诗人季风的系列扶贫组诗《扶贫者说》共三十一首,并配发青年诗评家右手江南的评论,以飨读者。

诗人简介

季风,原名马继峰,现居江苏淮安,公务员,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曾在《人民日报》《诗刊》等重要报刊发表600余首诗歌、近百篇散文,作品入选《江苏文学五十年》《江苏百年新诗选》及多种年度选本。获首届闻捷诗歌奖、第二届诗经奖“十佳作品”奖、《现代青年》2019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诗人”等。出版诗集《老乡》《一个人和他的村庄》,新诗集《黑眼睛》等。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

 
目录
 
1、扶贫者说
2、扶贫心
3、去季庵村调研时遇突发事件
4、静夜思
5、打石山上的梨园
6、一群被关在石头里的狮子
7、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
8、建档立卡
9、瓜蒌园写意
10、山上人家
11、季庵村小
12、体育课
13、留守老人
14治懒术
15、插秧歌
16、在季庵村过中秋节所见
17、落日如神
18、王小五的中秋
19、百草园
20、火龙果种殖基地
21、反季节蔬菜大棚
22、大学生村医杨海燕
23、三个女人
24、芹菜
25、花海
26、拟乡谣:扶贫经
27、慰问扶贫户后之所感
28、新时代小区
29、拟乡谣:扶贫经
30、老冯家脱贫了
31、说好的
 
现实主义诗歌写作的新突破
——论季风的新现实主义诗歌 (评论)
 右手江南

 
 
1、扶贫者说
 
当我们说到“扶”这个词,就有那么一群人
突然感到肩上的重量。突然感到
要用一双大手拉起一双小手,突然想用
自己的坚硬连接他人的羸弱。一把伞
撑起来,就有一群人不再淋雨。
一架梯子斜靠在肋部,就会有更多的人登上高处。
 
当我们说到“贫”这个词,就会想到
更多的词: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癌症患者……
“贝”字头上一把“刀”。斩断穷根,我们
除了需要怀揣几颗刀斧的雄心,
还需要准备好双倍的耐心,和更多倍的汗珠、血水。
“大地紧闭,我有一颗勇武之心。”(注)
 
当我们说到“小康”,那么多好看的乡村册页
被小草们装扮一新。金鱼在池水中欢愉,
大雁在天空把秋天的诗句加长,
就连小鸟和露珠也加入了创作,被当作插图。
小康路上,从黑夜出发的人正在起身,
稻麦急于结穗,荒山忙于生发,
爬坡的绵羊正举着光亮走向地平线。
 
当我们说到“祖国”,就没有什么大词更能让我抒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就是我的祖国;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这就是我的祖国;
“扶贫攻坚,党员先行”,这就是我的祖国……
祖国把人民珍珠一样含在口中,人民把祖国命一样嵌入肉身。
钢铁一般的祖国,金石榴似的祖国哦,
多么铿锵,多么团结,多么芬芳。
 
注:王小妮诗句。
 
2020年10月2日
 
 
2、扶贫心
 
贫困无疑是一件沉重油腻的破旧棉衣,
一只只稻飞蚤跳来蹦去,咬你不安的睡眠。
 
我们的责任是将它从三千万户贫困人口的身上,
一件件脱去疾病、饥饿、疼痛,还有那不同颜色的疑虑。
我们要给他们再穿上花红柳绿的衣裳,
以天空的名义用双手为他们捧出幸福的蓝。
 
我们是一群蝴蝶,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带着十三亿只翅膀的心愿,(注)
将贫困村合围成一座花园,我们要将全部的春风
掀到他们的身上,让他们闻到空气中的甜。
 
“一个不能少”,这是国家意志。
我们用久久为功的耐心,在一张张表格上填满初心;
用“钉钉子”的决心,一锤一锤夯实脱贫的雄心。
扶贫队长、扶贫队员、扶贫志愿者……
这一张张国字号的名片在贫困村一处处张贴。
走访、调查、建档,
督查、考核、问责。
更多的扶贫者,完成了作为扶贫者的意义。
 
清晨,季庵村的门缝挤进一缕缕阳光,
老冯家的孙子爬在那株榆钱树上大声朗读,
一片一片扔下的,是他赞美的诗篇。
我们看到,山区那块石化已久的心,
正在被春风张开的喉咙一次次吹绿一声声喊浓。
 
注:2017年我国人口为13亿。
2017年10月12日
 
3、去季庵村调研时遇突发事件
 
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们去季庵村调研贫困户,
调研的路上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
路两边的椿树撑开一树名词,还有形容词,
替村民列队将我们夹道迎送。
 
在贫困户老李家院门外,我喊了声“老李——”
院门便张开门缝把我的喊声传递进院内,
院子应了一声,敞开喉咙
又把我的喊声传递给堂屋,堂屋跺了跺脚,
又把喊声传递给老屋主人。
 
可是,我的喊声最后却被一个巨大的空,弹了回来,
在我神经的树枝上停留片刻沉寂的慌乱。
破门而入。老李好似一根没筋没骨的句子,
软软地斜挂在床头,嘴角仿佛要倒出人间所有的苦痛。
 
“120”比闪电及时,救治了一位留守老人的脑梗,
我们在春天的一个不经意造访,却将一条看不见的命捞上了岸。
 
在乡下,留守老人的时光经常出现打滑,
贫困和病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不可逆转的事件。
这些在雨后乡间小路上行走的独轮木板车,
有些慌张也有些迟疑。他们摇晃的晚年
需要一双粗枝大叶般的手把持,才能将他们扶直站稳。
2018年4月16日
 
4、静夜思
 
十一月二日,在季庵村调研,从村里到村外,
从屋内到田头,再从山下到山上。
与断筋的水渠纠缠,和沉默的石头交谈。
落叶的叹息声,进一步加深了
暮秋的颜色
 
夜晚回来,我掏出建档立卡结对扶贫户表格一读再读——
村别:季庵村
户主:冯二强
建档卡号:季庵第107—60号
建档立卡人口:4
致贫原因:缺劳力和技术
脱贫年度:2019年底前
土地确权亩数:9.70
工资性收入:无
二三产收入:无
养殖业收入:无
 
一个个“无”字,在向夜空吐着一串串鱼泡泡……
只有一张纸的表格在我的手里摩挲着,
就这样被我一直搓洗到三更。
仿佛想要搓开季庵村的夜色,
仿佛想让它说出体内的瓜果、蔬菜和粮食,
以及,我们想要的幸福。
2018年4月19日
 
5、打石山上的梨园
 
自从村第一书记何强栽上第一棵梨树之后,
二月,打石山就开始飘雪。
 
先是一朵,慢慢地变成两朵、四朵,
然后是十六朵、二百五十六朵……
雪花呈几何式裂变,打石山的身体由硬变软,
由青变白。打石山头顶每多一层白,
梨树,就会向上挺一下腰;
村民的目光,就会多一尾幸福的鱼。
 
在石头上种雪,无疑是世上最笨拙的雕刻手法:
放炮开墒,引水向山;
用一块滚动的石头,撬动另一块安静的石头;
将一条向下的河流扭转回头……
何强说,梨树,是咱季庵村的小康树。
梨园的雪种下越多,白银就堆积得越厚。
 
在开发打石山梨园脱贫攻坚项目过程中,
我只栽下了两棵梨树:
一棵种在了山上,它让我嗅出了植物真实的味道;
一棵种进了我的身体,
我时常学着父亲的模样,光着膀子,用浑身冒出的热气,
努力蒸发掉人间的贫穷和忧伤。
2018年7月16日
 
 
 
6、一群被关在石头里的狮子
 
打石山是光秃秃的山,山上只有无数石头,
但你不要不相信,
山上有一群狮子,已被关在石头里多年。
 
早晨我去山上转了一圈,
狮子们还在沉睡未起。
傍晚时我又去山脚下张望了一下,
狮子们依旧懒睡不醒。
 
但村第一书记相信它们就是一头头雄狮,
它们在等待一声喊。
 
它们的肋骨棱利,闪着铁皮的光质;
它们的身体积攒了用不完的高压电流,
一不小心会引发高原反应。
你捣它们一拳,它们就触电般地抖动一下;
你再捣它们一拳,它们的身体会发光。
 
一个秋天的午后,
推土机和挖掘机从不同方向对它们挥舞着拳头。
一头头狮子便张着大口,大喊大叫着,
从石头的内部狂奔出来。
2018年2月16日 
 
7、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
 
一个“穷”字,被扔进了季庵村很多年,
惊起一群鸟雀扑楞楞地四处飞。
 
远走高飞。村民们都知道
它们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十八个光棍汉,十八块晃来晃去的石头。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擦不出钢铁的火花。
 
那么多的绿啊在山上浪费着青春。
枯藤摇过来又荡过去,仅剩的一两行月光,
也在偷偷模仿着水的模样流逝。
 
只到有一天村里来了扶贫志愿者,
春风就突然奔跑起来了
那个左臂套着红袖章,右手拿着规划图纸的
小伙子指向峰顶,
那些花儿草儿树儿果儿连同十八块石头们,便一起跟着他上了山。
 
凤还巢。那些鸟雀们又飞回来了,叽叽喳喳的,
像是要把季庵村的早晨吵醒。
三月,东风又将山色荡涤了一回,
村民们说: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
2018年3月12日 
 
8、建档立卡
建档,就是把那些还没开花的土豆,
编上N0.1、N0.2……的序号,让春天重新认领;
立卡,就是把这些序号填入田字格,
然后,通过一双手指的温度,植入屏幕。
 
蓝色的速度被电流一层层传递。
老冯家的年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就被乡里知道了,
被县里知道了,
被市里知道了,
被省里知道了,
被国家知道了。
老冯,你已穷得毫无秘密可言,
你可能不知道,在你四处漏风的身影背后,
你的冷暖已被一群人团团盯着。
直到土豆被盯出开花,
直到你拥有的幸福,是你想要的那种幸福。
 
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即使野岭荒山,
即使土豆们长成野草的模样,即使
野草们自己忘了自己,
但总会有人记起它们的,总有人
会把比野草还苦的苦从植物内部逼出来,
一点一点,转换成甜。
 
作为一名结对扶贫队员,
我的到来是及时的。握着老冯的手
仿佛握住一块冰凉已久的老铁,两块生铁
相碰,瞬间便碰出一种热……
 
2018年10月2日
 
9、瓜蒌园写意
      
 
在季庵村,我的一句不小心的咳嗽
被瓜蒌们逮个正着
 
发炎的天空,多么像一张漏洞百出的筛子
雨,马上就要漏了下来
 
一张张诺大的瓜蒌叶,若补丁
正是天空的需要
 
在人间,一些肺叶早已有了斑驳的阴影
或穿孔。必须向瓜蒌们学习——
 
它们正在抓紧秘制一贴化痰的药,它们试图
救活每一张日渐枯萎的脸
 
注:瓜蒌,一种果实,可渲肺化痰,散结消痈。
2018年11月24日
 
10、山上人家


山风刮过来,又刮过去,
在山顶张望多年的一株芨芨草,
被刮出腰间盘突出。
 
本以为站得越高,就能
抓住整个星空,抓住星空那些光。
结果,月亮还是没有站稳,
差点滑出地球。
 
夜晚,它向山神裸露顽疾,
山神却一直在笑,笑而不语。
有些隐喻在潜伏。
 
山下,芍药正在盛开。
一条水泥路在村头分了岔,喇叭花一样
通向四面八方。
 
中药很苦,但生活的本质应该是甜。
村第一书记捂着肋骨,拼命大喊:
”搬迁是拔掉穷根的良方”。
山顶人家突然摇晃了一下。
 
峡谷的双手,替一枚受伤的落日
缝上切口。我慌慌张张地张开两臂,
迎接新一家搬迁户到来。
 
2020年6月26日
 
 
11、季庵村小
 
季庵村小,太小了,远远望去,
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粒米的大小。
一粒米,被国旗上的红抚摸,探出头来。
 
我打远道而来,路过。
彼时,十来个孩子正在上一堂识字课,
十来个孩子,仿佛十来只纸飞机,
在一粒米的肚皮里欢叫或闹腾。
 
十来只黑头土脸的纸飞机
被村小的大门关起来,外面的风雨
便都是外面的了。他们大声朗读,
斑驳的树影迅速被书声大面积覆盖。
 
最恼人的就是上识字课。
那些笔划繁复的汉字,仿佛从后山草丛里
突然跳出来的黑黢黢麻石,挡住了去路。
他们一直迈不开小腿,他们经常被
那些瘦黑的生字绊住脚。
 
下雨了,一串雨滴就是一群小小的运动员。
贫困、疾病、伤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你一定要相信,
当有人在黑板上写下这些词时,就会有人
不舍昼夜将这些词儿努力地擦去。
 
2018年11月6日
 
 
12、体育课
 
季庵小学操场,十个留守儿童进行拔河比赛。
小草的头上,不停地冒着热气,
这是它们在替冬天打通经脉。
 
时间在一条线上来回移动,
风从对面用力吹过来,就有人掉在了楚河。
那些暗藏已久的欢腾,“哗”地一声,
便从体内跑了出来。
风不能再吹了,再吹就全军覆没啦!
 
远处,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凝视已久,
它目睹了拔河比赛全过程。
它也想飞落到操场上,也想加入拔河的队伍。
 
由于一只鸟的加入,这个下午的
体育课,就多了几声鸟鸣;
这个冬天,就有了春天的声音。
 
那个沉默寡言的黄昏,
是他们暂时忘却的部分。
 
2019年11月8日
 
 
13、留守老人
 
仿佛后山一棵不老松,在断崖处
挺拔着站不直的肋骨。
一截拐杖斜靠在山坡,像一行句子
寻找着生活的省略号。
 
青筋暴突,爬满夜的手背。
在生活的边缘,牢牢地抓着
人间侧悬的船,不松手。
 
她是村里的菩萨,人间的吉祥物。
头发越来越白,花白,雪白。
来回走动,她的身影带动一团团春光。
 
因为有这么一团雪温暖地覆盖,
泥土里,那么多种子发疯似地向地面拱,
它们要拱出一个碧绿的自己。
 
 
14、治懒术
 
刘大浪整日游手好闲四体不勤,
一边拿着政府低保享受扶贫救助的逍遥,
一边每日酩酊大醉大放厥词。
他走路时是个“S”型,
让很多人误认为是个残疾青年。
 
村第一书记说,得给他扎上几根银针:
一针神阙,一针大椎,一针天突。
他的咽喉炎,包好!
如果再扎一针足三里,
他的那双假瘸腿,立马会跑!
 
如今,他健步如飞,
经常把白天走成黑夜,把黑夜走回白天。
体内的一个“勤”字,被救活。
 
2018年8月25日
 
15、插秧歌
 
 
在季庵村,我看见一群妇女在水田里弯腰插秧,
她们的动作迅捷心思缜。
 
这是午季,天空时而乌云密布,偶尔还滚过几声闷雷
插秧的女人抬头看了看天,又弯下身子
双腿始终插在水田里,没有撤退
 
风水说,土里藏金,非富即贵……
这话儿,我信。
 
2019年6月10日
 
16、在季庵村过中秋节所见
 
平时,爷爷们的心是空的,
奶奶们的心是空的,
留守儿童的心空的,
整个乡村的心也是空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
季庵村都在和城市进行一场
“空”和“满”的较量。
 
可是,因为扶贫队员的到来,
季庵村这个中秋是满的。
 
“一年,总有这么几天,
乡村能赢回一把面子”
怀藏一身烟火,季庵村解恨地
向着远方的城市笑了笑。
2019年9月24日
 
17、落日如神
 
季庵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仿佛一枚落日,常年在自家院落里
搬动着自己的身影。
 
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
老伴也对她不管不顾,狠心将她扔在世上。
唯一的孙子,是她重要的留守。
 
每天,院落被她的身影反复擦拭着,很干净。
“我得把低矮的天空也擦干净”,
她缓慢地移动着双腿,像承载着
种瓜点豆的重大使命。
 
暮色逐步加深,她用干净的心情
等待孙子放学归来。“奶奶、奶奶”的叫声,
是她等待一天的欢喜。
 
这是季庵村的又一个下午,落日
再一次缓慢光临。
我相信人间有神,
此刻,她正住在村里。
 
18、王小五的中秋
 
压在农民工王小五的胸腔里,
这个词五味杂陈,像一块石头,有点清凉,
还有点重。
 
进入农历八月,这块结石
一直在他的身体里不停地闹腾、叫唤。
这天晚上,王小五喝了顿大酒,这个词便出奇地安静下来。
之后,他抱着这个词,在工地上
睡了一觉,睡得很沉——
 
梦里,这个词被月亮反复擦拭着;
这个词,挂在季庵村口的树桠口,
仿佛逗号和感叹号,又仿佛省略号和句号……
不停地变幻着、晃荡着。
 
那个不安分的偏旁部首,一不小心滑出梦境,
被风吹到了远处。
 
 
2019年10月18日
 
 
19、百草园
 
在后山种植百草,村委会一锤定了音,
村民们知道,百草园就是他们奔小康的百宝箱。
 
百宝箱里藏有:柴胡、当归、车前子、何首乌、丹参、苦荞、艾叶……
这些百草的名字,被村民们一遍遍抚摸。
凭五谷养脏腑,任本草养气血,
季庵村的血流图瞬间活络奔突起来。
 
在百草园,神农们在忙穿越,
扁鹊孙思邈李时珍们穿着古式服装来回走动,
举手抬足之间,始终保持着救世之心。
二钱枸杞三钱菊花五钱决明子……
以自然养浩然,以草本养血气,
以匆匆的脚步声,回应大山浩荡的春风。
 
百草园是季庵村被缩小了的人间烟火,
汲节气之气,聚天地之爱,
一辆绿皮卡车,把各式草药运出大山,
那些被煎熬的汤汁,被一只大碗
运往发旧的身体。
生活,因为把苦含在嘴里,而变成甜。
 
以草为伴,日夜穿梭在药草摇曳的身影里,
村民们齐刷刷长成了另一种茂盛的草。
以草制药,他们以药治贫穷,也治自己,
终于,治出贫困村一个新天地。
 
2019年9月12日
 
20、火龙果种殖基地
 
七月之后,后山的天空就矮了下来。
一大片绿地用力地举着一只只火球,
季庵村被照得无处躲藏。
 
是的,太红了,如此张扬,
让大地毫无秘密可言,仿佛被涂抹的油画,
任由性子裸露。阳光站在高处忤着脸色,
季庵村就在视频里发出切切的笑声。
 
这是村第一支书从湛江招商引进的农业项目,
100亩的种植基地,被搬进季庵村那片开阔地。
一大片的叶绿,一簇簇的果红,
一团团的密汁被扩散,被追赶。
火龙果,长成村民们红嘟嘟的心头肉。
 
花期昙花一现,挂果却长达半年,
外形笨拙、朴实……这多像季庵村的一个隐喻。
火龙果在季庵村落户,红红火火的名字
仿佛一个喜讯,被流淌的绿水张贴,
被大自然的知音幸福地修改,拼接成
大山绿色的心电图。
 
春风浩荡啊,一切都如约来临,
物流集装箱在季庵村的村路上闪进闪出,
被码得整整齐齐的日子愈发圆润殷实了。
山路一旦拐过了隘口,生活就当另起一行,
那郁郁葱葱的大山,已被插入诗句十万行。
 
2019年9月16日
21、反季节蔬菜大棚


此时,阳光正俯下身子,在田原,替人间涂金抹粉。
一排排蔬菜大棚被越涂越亮,
这点点白帆指引我,让我从近看到了远。
 
这200亩蔬菜大棚的主人叫王二梅,
那个种菜的男人和卖菜的女人私奔后,
她就独自侍弄起这些各式瓜果蔬菜,
但她就是不种那个名叫空心菜的菜。
 
规模种植,王二梅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张二好李不仁王石头孙酒鬼黄瘸子……
他们像蔬菜瓜果似的听从王二梅调遣。
反季节大棚成了六组村民集体守候的家。
 
这是上午九点我在季庵村六组的一个新发现。
天有些冷,我总是忍不住说,
大棚真好。走进去暖暖的,有家的感觉。
那么多青椒西红柿茄子冬瓜都是家庭成员,
嗯,不分贵贱,咱们都是一家人!
 
     2019年10月5日
 
22、大学生村医杨海燕


穿上这身白色的衣服,挎上红十字药箱,
杨海燕说,她就不是孩子了。
她就是月亮。光线那么细,又那么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自从实施“一村一医”工程,一只只月亮
便落户在每一个山村。
 
走村串户,这些月亮被重新命名:大学生村医。
“接近人间的地方都住着月亮”,
有了月亮的光顾,体内那些密度增厚的阴影
才会被剔除或修改。
 
门诊、巡诊,为村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
时间被杨海燕的手指反复折叠。
她常常被自己遗忘,
只有夜晚把身体放在床上时,好像才捞回
失而复得的影子。
 
凌晨三点,王老三哮喘病发作。
杨海燕驾驶着双轮摩托在黑夜中摸索,
一柱灯光携带着一轮明月小跑着,
万物都在让路。截取一棵老树的断面,
月亮正敞开内心最辽阔的部分。
 
2020年10月4日
 
 
23、三个女人
 
早晨,寡妇孙大梅走进她的反季节种植大棚,
大棚里的一粒粒草莓,是她内心的甜。
上午九点,塑料薄膜仿佛糖纸一样被揭去,
孙大梅一身露水从大棚走了出来,
她身体温润,像一只被大棚裹了很久的糖,草莓味的。
 
王二花在集镇上卖鱼,
每杀一条鱼,她就骂一句“该杀的”。
每天她能积攒几箩筐“该杀的”。
和她一起卖鱼的男人,和卖菜的女人私奔后,
王二花杀鱼的刀锋,就开始蓄满寒气。
横竖撇捺,一招一式,锐不可挡,
如今,整个鱼市,都成了她操练的广场。
 
桂月是村里的一枚最好看的月亮。
因为好看,她男人就吃醋。
桂月在县城按摩房上班,她男人更吃醋,
酒后砍死了桂月的一位客户被公安枪毙了。
桂月擦了擦眼泪,继续在按摩房上班。
桂月好手艺,客户越来越多,小月亮也越来越多。
如今,桂月成了“桂月保健房”老板娘,
那么多小月亮跟着一枚大月亮一起闪着光。
 
这是季庵村的三个女人,她们都是丢了男人
或被男人丢了的女人。
春风浩荡,脱贫路上,她们都替自己重新活了一回。
 
2019年3月30日
 
24、芹菜
 
芹菜水灵,芹菜是嗜酒如命的大浪媳妇。
大浪脑溢血腿一蹬,就撂下了芹菜,和两棵更小的芹菜。
 
从此,大芹菜亲着小芹菜们,小芹菜们抱住大芹菜,
大芹菜和小芹菜在风雨中搂得更紧。
 
干脆,就种芹菜吧!
扶贫队员请来了市农技员,芹菜种植园开张了。
春天到了,田头一起风,
那么多的芹菜哦在舞蹈,在点头,在示好。
芹菜水灵,芹菜为季庵村裁剪新衣。
 
规模种植。芹菜和六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
“互联网+”接通了外销电路,
产业化和信息化为脱贫摁上了两只翅膀。
一棵棵芹菜飞呀飞,飞到了村外,飞到了都市餐桌,
飞到了广告宣传片上,芹菜们在融媒体里展示着各式身姿,
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因为芹菜的长势喜人,
季庵村最亮的那颗星,使劲儿朝她眨巴着眼睛。
2019年3月26日
 
25、花海
 
学园艺专业的张大嘴女儿蝴蝶飞回村里了。
蝶恋花,她要给贫穷的村庄披红戴绿。
 
”这么多年,在田里种五谷杂粮,养五禽六畜,
没听说过种花也能种出好日子”
“好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又回乡当了农民”……
张大嘴的觜炮被村民们的讥笑熄了火。
蝴蝶却不管不顾,村扶贫队员们和她一起商量
及时设计出乡村画册。
 
在大棚栽满月季和牡丹,在庭院栽上石榴和夹竹桃,
在后山种上桃红、梨白和杏黄……
她要把课本上的那些图案一一下载下来,
覆盖在季庵村的身上。蝴蝶说:
“乡村开花,这才是新农村的现实模样!”
 
是的,到处开满花啊,走一路看一路,
看累了花,就看果,就看草和树,
看石头和流水,看季庵村头顶上的蓝和白,
季庵村的前心后背都藏满了花香鸟语。
张大嘴和村民们隐约感觉到——
那些灰暗的光景仿佛季庵村肉体里发紫的淤积,
正在被浩荡的春风一点点挖出取走。
 
都说与花为友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此刻,村第一书记在花丛中俯下身子,
他知道,花海中,人从来就是另一株植物。
与一朵花耳语,他听到了
季庵村如花的日子正在拔节分蘖,听到了
张大嘴女儿蝴蝶的步伐正在加快。
 
 
 
 
26、拟乡谣:扶贫经
“梳辫子、结对子、找票子、理路子、甩膀子”被扶贫队员
戏称为“五子登科”扶贫法。
 
 
季庵村二十八户贫困啥原因?
快给每户“梳辫子”理理清。
 
号把个脉儿将穷根儿治,
对症下药扶贫才能有个准星。
 
王瘸子是个种植业好把式,
只苦于没钱没人没技术;
 
李铁匠浑身劲头没地儿展,①
无奈她婆娘是个病秧子飞不了远;
 
赵老五把家赌了个天大窟窿眼;
媳妇撂下一双儿女无影踪……
 
家家户户都有本贫困的经,
第一村支书胸里早藏一串儿治根术:
 
一人一户“结对子”,
咱扶贫队员就要和贫困户攀亲戚。
 
缺资金,通过无息贷款“找票子”;
缺技术,专家农技员闻声把农田蹲。
 
缺劳力,扶贫队员转身成了广告员,
招工的消息瞬间飞出了村。
 
病秧子见到省城林大夫“咔嚓”一声断了根,
赵老五的懒病也吓得丢了魂。
 
王瘸子的草莓园映红了半边天,
金花花绿藤儿爬进那个眼眶儿。
 
村集体收入咋还这么洼?②
离全面小康的指标就差那么一小指儿宽。
 
招商引资项目脱贫“理路子”,
“农业产业园”“工业集中区”亮瞎了山神的眼。
 
脱下油叽叽棉袄撸起长长的袖,
“甩膀子”咱和村民齐心在小康路上加油干!
嘿,加油干!
 
注释:①没地儿展:方言,没处使劲儿。
②洼:指水平低。
               
2019年6月22日
 
 
27、慰问扶贫户后之所感
 
一袋大米,两桶豆油,五斤猪肉,两副春联,
外加500元新钞。雪天送鹅毛——
老冯,不要嫌轻,这是组织的一点点心意,今天由我完成。
 
其实,这些米油肉本来就是乡下的孩子,
本来就属于乡村土地般的大手。
现在我却需要借助另一种方式,让它们重新回到你们的体内。
这种借助,让我时常满怀羞愧。
 
还有那些钞票——人民币的本义,我也同样奉还,
我把镰刀、麦穗、收割机的突突声奉还给你们,
把纸币背面的青山、绿水和各种花卉悉数奉还给你们——
这些原生态的事物,本来就归你们所有。
 
多回几趟乡下吧,回到人民中间,
多听听人民这个词。让胸膛一次次收紧,
让脸上的河流经常性泛滥,加宽加长。
2019年2月1日
 
28、新时代小区
 
后视镜里,鳞次栉比的楼房倒退着走,
路两旁的树影跟着倒退着走,
“新时代小区”五个大字反射出的光
也在倒退着走。
 
倒退着走的还有柏油大道,大道上的
斑马线,斑马线四周彼此呼应的红绿灯,
和,红绿灯下放学的孩子。
文体公园仿古建筑的影子被落日越写越长,
新时代小区,已穿上现代城市衣衫。
 
不能再倒退着走了。如果再倒退着走,
就要会回到那些虚无时光。
如果不是实施农房改善工程,
如果不是王乡长坚定的初心和钉钉子的恒心,
大东乡252户贫困户就不会实现整体搬迁,
和城里人过一样的日子。
 
真的不能再倒退着走了,搬迁户们知道
即使日夜倒退着走,王乡长头顶上那团苍乱的白,
也不能找回年轻的黑。
2020.10.2
 
 
29、老冯家脱贫了
 
十二月,季庵村的老冯家光荣脱贫了,
老冯说这话时,像身上脱下一层穿了多年的寒衣。
 
一家五口,老伴瘫痪卧床,
游手好闲的儿子把家赌成了一个果壳,
儿媳像一只飞来又飞走的燕子了无踪影,
老冯成了在村小读一年级孙子的唯一扶手。
站在风中,老冯扶住了锄,
却扶不稳自己的身体。他的身体似一架
四处漏气的风箱,到处都在喘着粗气。
 
老冯说,这要感谢市扶贫队员的到来,
他们把一份份初心,填满了一张张
扶贫对象信息采集表,又把一张张表格
织成网,去打捞疾病和贫穷。
他们用脚书写山路,用一粒粒汗珠的数字
计算着脱贫的加减乘除,破解着
小康生活的密码。
 
三年了,扶贫队长的心里总装着一座大山。
面对老冯苦瓜似的脸,面对贫困这个庞然大物,
他掏啊掏,他想掏出核桃、板栗、苹果和山药,
他想掏出一口井,掏出井里那一轮月亮,
他想掏出一颗透亮的心,
最后,他终于掏出了黎明。
 
季庵村的老冯家脱贫了。老冯突然感到
他油腻的晚年,好似一颗埋在地里已久的老蒜头,
突然间冒出一截绿意,一下子青葱了岁月。
2019年12月8日
 
 
30、和帮扶对象老冯合影
 
首次和老冯合影是三年前节日慰问,
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和他寒喧,
他的两只手相互地搓着,直到搓出泥土。
他的头始终低着,我也习惯于俯视,
两对目光仿佛四只蝴蝶,彼此捉着迷藏。
 
第二次合影是翌年秋天,遍地黄金响。
他手捧豆荚嘿嘿地笑着,我手持镰柄,
模仿着他在大地上比划着。
我知道有更多的粮食,马上就要堆满秋天,
有更多的甜将他的内心堆积。
这个季节,他有果实,我有欢喜。
 
第三次合影是在他家堂屋喝大酒
贫困的帽子一旦被摘除,老冯的身体被减轻许多
还是喝酒吧,两只酒杯先是相互谦让着,
后来,谁也不客气谁了。两只酒杯
仿佛两个赌徒,整个下午,全盘皆输。
 
三年了,我和老冯合影三次,
三次合影,一次次把我们合成了兄弟。
2020年10月6日
 
31、说好的
 
说好的,栽下三月这片果树就走的,
我却待到了六月。
其实,我在这里什么也没干,
只是每天去看看
后山苹果树花有没有开。
 
说好的,要去秋天的养殖场一起网鱼的,
我只待到了六月。
期间,我常常一个人去河边坐坐,
我只是想看看
春天撒下去的鱼苗长成啥样了。
 
说好的,吃饭时各吃各的,
结果,我们的屁股还是坐到了一条凳子上。
你用腿碰我一下,我用肘蹭你一下;
两只酒杯互掐起来,
谁也不让谁了。
 
说好的,离开时不许流泪的,
可是,我们还是靠近了,还是拥抱了一下。
拥抱后,眼眶就管不住那条小河了。
以前我没有这样抱过谁,
这一抱,我好像抱紧了什么。
 
说好的,回到城里就给你们写信的。
我趴在办公室一大摊阳光里写了很久很久,
像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那样艰难地写啊写。
冬天已经过去,整个春天都到来了,
这封信仍没有写完。
        2020年4月16日
 
 
现实主义诗歌写作的新突破
——论季风的新现实主义诗歌
 
右手江南
 

  近几年,季风的组诗频频在各大专业类诗歌刊物发表,引起了诗坛和诗评家的关注。季风的诗作,属于写实主义,关注现实,和时代共融,且能准确找到抒情的“现实感觉”,而让诗歌呈现出恢弘、大气、令人振奋的诗歌特点。组诗《他们》曾获闻捷诗歌奖,和扶贫题材相关的诗歌也见诸诗刊和诗歌网站。诗歌作品是诗人最好的名片。季风亮出了他的“新写实主义”名片,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的写作担当以及社会责任。和注重自身生活的写意以及自我情感的小资情调抒发所不同的是,季风的诗歌更能触摸到时代跳动的脉搏,更能抓住那震颤人心的力量,也更能接近生活的本真,拥有“在场感”。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新时代呼唤诗歌的现实主义新的表达方式,新时代也呼唤“新写实主义”诗歌的出现。当我们的后辈要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时,留存的诗歌恰是最好的文本验证。从这个角度讲,诗人通过诗歌的书写而提供了新的精神走向;季风的“新写实主义”诗歌呼应了时代的呼唤,通过诗歌文本,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最基本的宏观思考。
  季风的诗歌写作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诗人通过诗歌写作,表达着个体的终极生命关怀。当前的诗歌写作,发表的途经更多也更广泛。但是,读得多了,你会发现,大批量的诗歌是被复制和粘贴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尤其是面对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面对着生活的巨大变迁,诗人们要么就是介入现实的深度和力度不够,要么就是浮在现实生活的表面而触摸不到深层次的个人感觉,或沉浸在自我的表达中出不来,最终诗歌写作变成个人的汉字符号化代替和情绪的零星拼凑体验。季风的新现实主义诗歌,倾心于汉语诗歌的抒情表达,在抒情的同时,将现实生活和诗歌的古典气息相融合,同时遵循写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并加以改进和突破,融个人体验、生活经验、时代节奏与现代诗学于一体,展现诗歌技巧的同时,把一个诗人对时代的深度思考和解构书写立场的高度,完美结合,从而发出新时代新写实风格的声音。
  诗人自述:“我们必须主动融入这片土地,拥抱这个伟大时代,突破过于自我和纯粹的艺术藩篱,参悟诗歌蕴涵的社会价值,从而承担一个诗人应有的社会责任。”这番话,季风说得诚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新写实主义”诗歌的个性化阐释。
  通读季风的诗歌,你会发现,在语言、立意以及诗歌境界上面,都有着诗人全新的思考和表达。比如这首《扶贫心》,诗人对“贫困”的解读就很有新意:“贫困无疑是一件沉重油腻的破旧棉衣,/一只只稻飞蚤跳来蹦去,咬你不安的睡眠”,这两行诗就营造出了生活的画面感。我们会顺着诗人诗句展开想象,贫困户的形象立马跃入脑海。穿着旧棉衣的老汉,家徒四壁,生活困苦,对生活的希望正被“贫困”二字一点点消磨殆尽。后面的两节则引申出一种气势:“我们的责任是将它从三千万户贫困人口的身上,/一件件脱去疾病、饥饿、疼痛,还有那不同颜色的疑虑。/我们要给他们再穿上花红柳绿的衣裳,/以天空的名义用双手为他们捧出幸福的蓝。//我们是一群蝴蝶,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十三亿只翅膀的心愿,(注)/将贫困村合围成一座花园,我们要将全部的春风/掀到他们的身上,让他们闻到空气中的甜”,这种气势是一幅画面,是春风送暖的真情,是春风化雨的真切,也是实干、苦干的梦想。结尾处,诗人把脱贫攻坚的具体步骤诗意化处理,把细节写得贴近人心而又入木三分,没有喊口号,也没有简单地一笔带过,更没有蜻蜓点水式的随意而写。他观察的仔细,通过一个点,写出了“扶贫心”的真心以及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清晨,季庵村的门缝挤进一缕缕阳光,/老冯家的孙子爬在那株榆钱树上大声朗读,/一片一片扔下的,是他赞美的诗篇。/我们看到,山区那块石化已久的心,/正在被春风张开的喉咙一次次吹绿一声声喊浓”,飘落的榆树叶,是“赞美的诗篇”;而“心”正被春风吹绿,“喊浓”。整首诗的意境高远,且在抒情上找准了抒写的方向,具体而微,化繁为简,闪耀着诗歌的真情实意,画面感丰富,语词的力度也很饱满。
  而《拟乡谣:扶贫经》这首诗,借鉴了民谣的押韵特点和流畅的抒情方式,让整首诗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比如开头两节:“季庵村二十八户贫困啥原因?/快给每户‘梳辫子’理理清。//号把个脉儿将穷根儿治,/对症下药扶贫才能有个准星”,诗歌的韵律感让人仿佛读到了贺敬之《信天游》的既视感。而整首诗顺着“乡谣”延展,将民谣轻快、灵动的用词特点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读起来顺畅而痛快。
  《芹菜》一诗,是我读的最多的一首诗。这首诗,朴素自然中多了一些象征和隐喻,语言语速的展示以及氛围的营造,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写作功底。比如开头,写“芹菜”这个人物的命运:“芹菜水灵,芹菜是嗜酒如命的大浪媳妇。/大浪脑溢血腿一蹬,就撂下了芹菜,和两棵更小的芹菜。//从此,大芹菜亲着小芹菜们,小芹菜们抱住大芹菜,/大芹菜和小芹菜在风雨中搂得更紧”,诗句读起来让人心头一紧,尤其是大芹菜抱紧小芹菜,将一家三口娘三个贫苦的生活画面勾勒出来,让人心生怜意。接下来,诗人荡开笔墨,书写道:“干脆,就种芹菜吧!/扶贫队员请来了市农技员,芹菜种植园开张了。/春天到了,田头一起风,/那么多的芹菜哦在舞蹈,在点头,在示好。/芹菜水灵,芹菜为季庵村裁剪新衣。//规模种植。芹菜和六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互联网+’接通了外销电路,/产业化和信息化为脱贫摁上了两只翅膀。/一棵棵芹菜飞呀飞,飞到了村外,飞到了都市餐桌,/飞到了广告宣传片上,芹菜们在融媒体里展示着各式身姿,/咯咯咯地笑出了声”,这里的芹菜不再是人物,但是诗人赋予了它们拟人化的形象,尤其是“芹菜们在融媒体里展示着各式身姿”,生动、形象、活泼。结尾处:“因为芹菜的长势喜人,/季庵村最亮的那颗星,使劲儿朝她眨巴着眼睛”,升华了主题,点出了题意,且有留白的空间。这首诗,我之所以反复阅读,就是因为诗人把“芹菜”这个意象,用一语双关的方式,写出了人物的曲折命运,也写出了脱贫攻坚的灵活方式。诗人在写作这首诗时,是动了心思的,是用情去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
  已故著名诗人顾城曾说:“我认为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片为爱驱动,光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求又尽求,他全知所以微笑,他尽求所以痛苦。”季风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到诗歌之中,沉淀、打磨,然后在诗行中展示精彩。他用心写诗,用灵魂开拓现实主义题材的写作和抒写。
  在另外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中,像《去季庵村调研时遇突发事件》《静夜思》《打石山上的梨园》《一群被关在石头里的狮子》《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等诗作,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也是很难写出这么有着个人真切生命体验的诗作的。比如:“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们去季庵村调研贫困户,/调研的路上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路两边的椿树撑开一树名词,还有形容词,/替村民列队将我们夹道迎送”(《去季庵村调研时遇突发事件》),这样生活化的场景,如同迎面扑来的泥土气息,温暖、入肺腑,诗人在乡镇做过党委书记,对扶贫工作熟悉而又有亲身操作的体验,自然,有着其他诗人无法体会的在场感。同时,季风在用词上,让词语自身携带着情感和真意,让词语去说话,你读他的扶贫题材的诗歌,鲜有口号式或者公共经验的词语。他崇尚个体的真实表达,崇尚个人经验发挥细节的作用,即便是不得不用公共经验的词语,也会很巧妙地进行诗意化的个性处理,比如《打石山上的梨园》里的最后一节:“在开发打石山梨园脱贫攻坚项目过程中,/我只栽下了两棵梨树:/一棵种在了山上,它让我嗅出了植物真实的味道;/一棵种进了我的身体,/我时常学着父亲的模样,光着膀子,用浑身冒出的热气,/努力蒸发掉人间的贫穷和忧伤”,脱贫攻坚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过程,可能就是为贫困户提供一个机会,提供一个脱贫的产业发展。所以,这里的“梨园”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书写的意象。诗人把这六句诗放在最后,我们可以看出,他用一种诗意的处理,让诗歌整体弥漫出一种素朴而真实的情感。把每一个人的内心经历写出来,把生活的艰难困苦写出来,把生活的现实色彩写出来,让生活的本真去诉说真相,让诗歌的内容去表达诗意。这里的词语,很有震撼力,“嗅处”和“蒸发掉”,和“植物的真实味道”以及“人间的贫穷和忧伤”相结合,就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让人想象的空间。诗味浓。
  记得多年前,关于诗歌写作,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诗歌就是想象。一首好诗,首先他要能触动读者的心弦,让阅读诗歌的人在第一时间被诗句所打动,继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诗还应该是自然的,真挚的,不虚假,不做作,不拿腔作势,不哗众取宠。诗更应该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在岁月的流逝中,它的光芒还能够风采依旧,它的诗句还能够熠熠生辉,我觉得这就够了。诗是不能用‘好’来评价的。和其他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是能消除内心一切丑恶欲念的心灵之良药,是能够让人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思想的灵魂标尺。我觉得诗是客观存在的。它就像宝玉一样,深埋在每个诗人的心灵深处,等待着诗人的挖掘。好诗是天然的瑰宝,是自然生成的,不需要任何打磨和雕琢,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装扮。好诗就是真善美的因,结出的果。”
  读季风的诗,就是在读一首首好诗。我能够感受到他心中涌动的创作热情和激情。同时,面对现实生活那种主动拥抱的态度和认真写作的韧劲,是写出好诗的前提。诗歌见性情。在季风诗歌的字里行间,读者能够看见一个诗人赞颂美好生活,展示美好人性的书写形象。同时,在他的诗歌中,他俯向大地,贴近生活的内里,由此真诚的诗心生发出生活的智慧和哲思,加深了诗歌的思想厚度。
  比如,歌吟扶贫志愿者的诗作《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诗人激情暗涌:“一个‘穷’字,被扔进了季庵村很多年,/惊起一群鸟雀扑楞楞地四处飞。//远走高飞。村民们都知道/它们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十八个光棍汉,十八块晃来晃去的石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擦不出钢铁的火花。//那么多的绿啊在山上浪费着青春。/枯藤摇过来又荡过去,仅剩的一两行月光,/也在偷偷模仿着水的模样流逝。//只到有一天村里来了扶贫志愿者,/春风就突然奔跑起来了/那个左臂套着红袖章,右手拿着规划图纸的/小伙子指向峰顶,/那些花儿草儿树儿果儿连同十八块石头们,便一起跟着他上了山。//凤还巢。那些鸟雀们又飞回来了,叽叽喳喳的,/像是要把季庵村的早晨吵醒。/三月,东风又将山色荡涤了一回,/村民们说: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这首诗,把一个村庄的困境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扶贫志愿者来和不来的差距,一目了然。而随着诗人的情感的逐层推进,情绪的逐渐递增,我们的思绪被诗人带入了到了一幅渐近的画面之中。透过《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季风对现实题材的抓取和把握有着非凡的心得。他试图把日常生活的情感转化为艺术审美的情感,然后在情感中,让诗歌的语言像种子一样,自我萌发,脱胎出诗意。而且,读季风的诗歌,现场感和在场感都比较强,《你来,就是最好的春天》这首诗里,每一小节都是一个片段,而这些片段并不是诗人凭空想象的,他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而更加生动和传神,读者读起来,也更有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也能达成心灵的共振。
  读季风的诗,让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为谁写作?自然,诗歌的写作是从内心出发,但是,面对着眼前的世界,面对着风云变幻的时代,诗人的呐喊与独特的声音,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席的。书写新时代,歌唱新时代,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突破传统写实主义的窠臼,在现实生活的素材上垒起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城堡。新写实主义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变革。
  当然,如果你仔细去读季风的诗,深入到他诗歌的内部,你会发现,在简约而平实的语言背后,是一个诗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推动着他,写出荡气回肠的诗作。他试图借助诗歌来实现理想和抱负,在凡俗的生活中建构诗意的空间,构筑诗意的家园。同时,在书写扶贫题材诗作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涌动的爱和悲悯。季风的诗心是温暖的,他对生活对乡村对写作对象,都用诗人的温情去打量,去审视。他用心歌唱的同时,用情去记录。在诗歌中,他不泛泛而谈,也不会把自说自话、无病呻吟、空洞乏味的抒情语言,代入到诗歌中。为了让诗歌的诗意和修辞更加贴切,看得出来,他在写作时,让诗歌的语言更加接地气也更加追求语言的纯净和流畅。用诗歌去思考生活,去展示生命的蓬勃,这是一个诗人最需要去诠释的写作态度。
作者简介

右手江南,男,80后,现居浙江杭州。从事评论写作多年。浙江文学院青年作家(诸暨)班学员。在《青春?中国作家研究》《中国艺术报》《当代教育》《浙江作家》《上海作家》《四川作家》《华西都市报》《新疆艺术》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数百篇。荣获“钱潮杯”首届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入围首届杭州青年文艺评论大赛奖,获第五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