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山水福地多诗意 诗人采风走进周至

2020-09-23 作者:张利平 | 来源: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 阅读:
活动共分为印象周至篇、猕猴桃产业篇、人文自然篇三大篇章。中国誦学院院长、“为你诵读”等五大诵读平台创始人、周至荣誉市民项建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知名诗人、画家袁诗萍,知名诗人王玮,《中华文学》特邀副主编王秀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会员陈裕福6位著名诗人作家沿着沙河水街—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起良古法造纸—仙游寺—古骆国遗址、骆峪水库等路线感受“山水福地、诗画周至”的人文自然魅力,体验猕猴桃采摘乐趣。

  金秋九月,果香四溢。9月15日—17日,六位全国著名诗人作家走进周至开展采风创作活动,通过三天的实地参观、座谈、访问,探寻周至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感受周山至水的自然人文魅力。

  活动共分为印象周至篇、猕猴桃产业篇、人文自然篇三大篇章。中国誦学院院长、“为你诵读”等五大诵读平台创始人、周至荣誉市民项建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知名诗人、画家袁诗萍,知名诗人王玮,《中华文学》特邀副主编王秀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会员陈裕福6位著名诗人作家沿着沙河水街—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起良古法造纸—仙游寺—古骆国遗址、骆峪水库—丹阳联村党委—佰瑞猕猴桃研究院—周一有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电商一条街—终南山古楼观景区—财神文化展示区等路线感受“山水福地、诗画周至”的人文自然魅力,体验猕猴桃采摘乐趣。

  在位于周至县秦岭脚下的起良村参观传统造纸技艺时,诗人们对完整保留下的蔡伦造纸术的全部工艺赞叹不已,起良的“汉麻纸”制作工艺复杂,技艺难掌握,一般要经过108道工序才制成一张“蔡侯纸”。有幸实地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情不自禁的现场挥毫,在“蔡侯纸”上写下“汉纸春秋”四个大字。


 

  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作为汉、唐两代京畿辅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历来不缺少历史与现实的歌吟者。道教祖庭楼观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华夏第一正财神赵公明举世景仰,白居易在任周至县尉期间写下的《长恨歌》千古传唱,仙游寺因出土佛舍利蜚声海内外。周至的山水人文让诗人们深深眷恋,采风途中纷纷表示要以诗歌和文学的形式对他们捕捉到的周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进行书写,为周至增添诗意的光芒。

  猕猴桃是金周至的关键词,在九月丰收的季节,诗人们走进猕猴桃园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参观专业合作社、电商一条街、深加工工厂、苏陕扶贫协作研究基地,了解周至猕猴桃的发展历程。还有幸拜访了76岁的资深猕猴桃专家倪育德。老人声如洪钟、滔滔不绝,将周至猕猴桃的前世今生详细又动情的讲给诗人们。 “老人讲起猕猴桃来就像在说他的情人,眼里有光。”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会员陈裕福听后深受感动,也正是因为几代周至人的艰辛努力才有了如今周至猕猴桃的发展成就。现如今,周至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53万多吨,一产产值超32亿元。周至猕猴桃以51.74亿元位列中国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位。

  “今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周至猕猴桃非常成功,我觉得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典范。我原来以为猕猴桃是我们南方的水果,现在在北方大面积的种植和发展,整个陕西成为中国猕猴桃产量的第一大省,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进步。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和周至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致相融合。”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杨克感慨道。

  “很喜欢这个地方,周至是一个宝库,有很多的东西可以挖掘,我们将竭力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画周至,宣传周至。” 知名诗人王玮,《中华文学》特邀副主编王秀梅纷纷表示。

  周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俗民风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们灵感的碰撞、思想的荡涤和心灵的震撼,写出动人的美好诗篇,随后周至县也会将作品整理成册。此次采风活动让更多的文化名人感受周至的人文自然发展魅力,并通过他们的笔触让更多人了解周至,爱上周至,更好的促进当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