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吴锦雄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2023-12-15 作者:张锐 | 来源:光明网 | 阅读:
吴锦雄1978年生于广东揭阳,经商之余爱好写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并担任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12月10日下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吴锦雄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深圳新媒体大厦举行。作为2023深圳市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以“打造诗歌之城如何可能”为主题,邀请北京、广州及深圳本地的诗人、文学评论家畅聚一堂,对深圳诗人吴锦雄的诗歌写作风格和内涵展开分析,并借此进一步探讨深圳打造诗歌之城的路径。

  把“生活诗意化、诗歌生活化”

  据了解,吴锦雄1978年生于广东揭阳,经商之余爱好写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并担任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过作品,已出版散文集《雄心》,诗集《我爱过而又失去的女人》《短歌》《蓝火》《唯土地对我们从不辜负》《钻火》和英文诗集《我们都是城市里的一颗仙人掌》,以及报告文学集《还看今朝》。

  “深圳的文学是很有潜质的。”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表示,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其独特的思想、视角和格局使得这座城市拥有肥沃的文学土壤,出现了一大批富有个性的创作者,“文学深军”完全有可能走在中国文学前列。在他看来,深圳这座城市天生具有诗歌的禀赋和气质。

  王国猛认为,吴锦雄在工作之余坚持写诗,他的情感归依在故乡,思想、灵魂漂泊在深圳。他的诗歌虽然传统,但有深情,更多的是把“生活诗意化、诗歌生活化”。

  越来越打开自己的内在世界

  《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表示,在当下的写作群体中实际上有很多非专业写作者,通过深圳市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系列活动推广基层诗人,这将有助于诗人的成长和地方诗歌生态的建构。

  霍俊明对吴锦雄近年来出版的《短歌》《蓝火》和《唯土地对我们从不辜负》这三本诗集进行解读。他认为,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有他的原动力,这跟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关系的。一方面,吴锦雄写的故乡空间,很大程度上带有他的个人传记和精神成长过程;他写了一部分关于城市空间的诗歌,波德莱尔的“现代性”中对城市的警惕、怀疑和游离在他的诗歌里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人并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语境里,他一直是疏离的”。此外,吴锦雄在写作中处理比较多的是个人空间。霍俊明指出,吴锦雄在面对个人空间时,反复出现了“孤独”这个词,它既是个体意义的,同时又是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胶着之后产生的特别普遍性的现代人的经验。而当吴锦雄在面对个人空间的时候,又产生了另一类诗歌——原诗,即是关于诗歌的诗,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追问,此时诗歌是一个精神世界,“日常生活里不能实现的那个部分,在诗歌里得到弥补、慰藉、补偿甚至是找到精神出口”。

  在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眼中,吴锦雄是一个对诗歌活动和文学活动很愿意付出的人。杨克指出,农家子弟出身的吴锦雄,其书写乡村的诗歌朴素感人。近年来他的写作发生了变化。“早期他的诗歌书写的是比较具象的乡村事物;近年他开始书写略为抽象的内容,注重精神思维表达,这是他近年来在写作上的变化。”

  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世宾认为,吴锦雄的《短歌》《蓝火》这两本诗集注重日常。从童年、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能够看到他对世界的热爱。而到了《钻火》,他越来越打开自己的内在世界,呈现出一种丰富性和深刻性,并且与人类的内在经验更加紧密地结合。

  围绕当下“人、事、情、物”直抒胸臆

  在广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谢小灵看来,阅读吴锦雄诗歌也是阅读深圳的方式,他的内心对生活有悲悯之心,诗歌中始终充满了基于深刻理解的同情。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霞表示,《蓝火》《钻火》《唯有土地对我们从不辜负》中始终围绕着故乡与土地、城市与孤独、个人与诗意这三条线索。她认为,吴锦雄的诗歌写作是“在精神世界中寻找诗意的原乡”。

  对于吴锦雄的诗歌特点,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汪洋在书面发言中用“日记”“自述”“杂文诗”三个关键词予以概括。他分析称,吴锦雄虽然写的是现代诗,但近乎日日写,让他的写作行为有一种日常性,同时又保留了题材和内容的丰富性;作品里都不回避“我”的在场。他从不置身事外,而就是围绕当下时空里“人、事、情、物”直抒胸臆;吴锦雄在许多时候是借助诗歌这个体例来表达观点,表达的方式也和杂文写作很像,没有太多语言的修饰。

  在《特区文学》杂志社副总编辑阮雪芳看来,吴锦雄的抒写是一种在场写作,从对日常生活的介入与提炼中,反映现实世界。在吴锦雄精心构建的诗思空间里,她看到一种独属于诗人的清晰面相:既有孤独的心灵映像,有呼之欲出的饱满情思,也有洞察生活的深邃思考,在语言的自由向度中切入生命体悟,呈现写作的丰富景观,使诗歌超越日常并赋予更高的意义。

  用诗行来摸索一个城市

  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华认为吴锦雄的诗歌“每一个词汇都是面部清晰的,但正是因为太熟悉了,要让读者产生共情,反而变得困难,而吴锦雄能够相对轻松地让读者做到共情,就是因为他这种直白和温暖的情绪。”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赵目珍则认为吴锦雄的诗歌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日常经验与真实写作;二是元诗意识与创作思考;三是有虚实相生的特点。

  深圳特区报编辑张樯认为,吴锦雄的诗并不单纯都是田园诗,事实上他的诗也有表现城市的繁杂和繁复。“他就像城市的游荡者、观察者,像街头巷尾的游击队员。在读《钻火》《蓝火》等诗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连串的地名,点缀在诗集和诗行中的名字。”张樯介绍,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城市特征中的一些陌生感。“他用诗行来摸索一个城市,不免建构出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当我们跟随吴锦雄的步履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以摄影一般的眼光寻找城市生活的灵草,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张樯说。

  深圳市罗湖区作家协会主席谢湘南将吴锦雄的写作比喻为“中间状态的写作”。“像一条过河的船,中流击水,我听到他在用力地划。这种状态的文本不是以单篇冒尖,而是以一批同类型诗作,给人形成强烈印象。”谢湘南还指出,吴锦雄敏感于人间烟火,对时令、节气这些农业文明的词汇有着自身强烈的感受与体验。

  把写诗当作生命中的重要事情

  深圳市光明区作家协会主席远人认为,与其说吴锦雄的诗歌是乡村和城市的结合,不如说他是不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交叉,去发现诗歌的新意。从吴锦雄的诗歌中可见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的传统表达“非常稳健,非常扎实”。

  在深圳艺文儿童文学院执行院长周瑟瑟看来,吴锦雄的诗歌写作是对时间的发言,是对时间的记录。“在这么忙的情况下,他依然保持认真的写作态度。我认为深圳有这么认真的诗人,这座城市要打开诗歌的可能性是有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胡红英称自己被吴锦雄诗中关乎生活的隐痛与慰藉所触动。“隐痛,当然首先因为生活的艰辛,这一点诗人反而写得比较少;写得最多的还是由时间的流逝带来的,表现在对故乡和昔日恋人的怀念、对身体衰老的感慨中。而慰藉,则来自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安稳幸福,还有爱情和诗歌。”

  深圳作家凌春杰表示,吴锦雄的诗歌关注生命内在体验,具有时代温度感知,精短吟唱中显真性情,质朴语言中能见慧思,烛照现实中有所指,不少短制值得吟咏品味。

  研讨会最后,吴锦雄对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自己从每一位专家学者的评论中深受启益。“生活即诗,诗即生活,我希望用诗歌描摹出日常生活的诗意。”吴锦雄如此解释自己的创作观和诗学观。他表示,未来他将继续用心用情写诗,用诗歌写出独特的生命史和生活史。(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