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赵恒:“火”一样的情怀是新时代的呼唤

2022-10-06 作者:赵恒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赵恒,男,1955年出生,满族,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大连市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著有《税收理论与实践》、《心智的管理》、《领导者36项修炼—感悟<道德经>的管理智慧》和《大数据的脚印》等多部。

  什么是人们喜爱的诗歌?它与诗歌作品中所跳到的时代脉搏和抒发的情怀有着密切关系。

  当读过李犁老师《烹诗》中关于“火”一样的情怀这一章节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从中找到了答案。

  特别是细细读来,静静地感悟,我仿佛感到《烹诗》不但打开了我思维中的藩篱,而且,也丰富和营养了我的思想,使我对于诗歌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升华。尤其是李犁老师犀利的笔触、敏锐的视角和“火”一样的情怀更是感染了我,仿佛听到了当今诗坛的“呐喊”。

  那么,诗歌中“火”一样的情怀是什么呢?

  用李犁老师的话讲就是诗人“理想、道义、激情以及侠肝义胆。”也就是说,诗人既要有“形而下”的“术”的技能,更要有“形而上”的“道”的境界。这样,诗歌才有格调,才有生命力,才能与时代产生“和声”,与人民所盼、所想产生共鸣。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体现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新时代的期望。

  可以说,一个人们喜爱的诗歌作品,它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式,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一团团炽热的火焰。或是诗人把自己的爱心和感悟化作荡气回肠,气血贲张的激情,在夜空中点燃一簇簇耀眼的焰火,给人们带来快乐。或是诗人怜悯慈悲,昭示众生,大爱天下,给人以智慧,在人们沉寂的心灵中和冰冷的世界里点燃希望的“圣火”,为那些无助的眼神带来期盼。

  所以,李犁老师《烹诗》中说道:“诗坛需要情怀之火烧出对人性的大体恤,生命的大关怀大温暖的作品。”这既是诗人人文情怀的体现,也是时代的呼唤。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早就说道:“书以道事,诗以达意”,《诗·大序》中也说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对此,朱光潜也解释说,志与意含有近代语所谓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意志与情感不易分开的。也就是说,“诗言志”,它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

  另外,诗歌不仅仅语言凝练,形象性强,而且具有鲜明的节奏,尤其是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从诗歌的功能来看,诗是表达感情和思想情感的,歌则是诗便于表达感情和思想情感的语言。诗歌正是以这种中国“古典的美”“寓教于乐”来感染人,教育人,启迪人的。

  所以,诗歌它应该是一支蜡烛,能在沉寂的夜晚,唤醒良知,把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点燃;它应该是一堆篝火,能在暗黑的长夜里把人们脆弱心灵温暖;它应该是一束燃烧的火炬,引领人们在希望的大道上无所畏惧,奋勇向前。诗歌的创作不仅仅是燃烧自己,更重要的是照亮别人,应有与读者产生心灵撞击之感,这才是诗人的快乐、责任和使命。如果诗人只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又怎么能够去感染别人?没有激情的“星星之火”,又何以让情怀的火焰燎原?

  由此可见,诗人应该有“火”一样的情怀,更要有“火”的品格和担当,这样,中国的诗人才能不负人民,不负使命,不负新时代的呼唤。

  上述之言,仅为《烹诗》读后偶感,未必能准确的理解其思想,还望李犁老师指正。

  2022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