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玉辉

我内心深处的挚友不多,丁玉辉兄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与他认识已经快30年了。现在,他家与我家仅一河之隔,跨过自来水厂大桥,也就仅仅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他住华馨湾,我住沸城国际。之前他住在我们这座小城房开开发最早的西苑,我则住在军分区“八一”小区旁边的匀星苑,离我所上班的单位近在咫尺。这“一河”指的是我们都匀的母亲河——剑江。河两岸栽着夏天开红花与白花的夹竹桃,以及一篷篷弯腰伸向河面的钓鱼竹。离丁哥家不远的左岸,还有两株高大的树龄百年以上的柳树。每年柳树发芽吐绿,河面泛起暖风的时候,我知道,春天已经悄然来了。
有时晚饭后,我与妻子与河边散步,经常遇到丁哥也和妻子潘姐在河畔散步慢走。丁哥瘦高个,身材一直保持很好,没有变化。举止言谈儒雅,在供电部门工作,退休之前曾任公司的副总。我还没认识他之前,就听朋友说他是一个豪爽之人,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
丁哥1957年1月8日出生于重庆,河南人,当过知青,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当然,除了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一个人还是要有所爱好有所寄托。丁哥还是一位作家,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在《中国作家》《山花》《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安徽文学》《作家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多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多篇散文收入中学教学课本并被《意林》等杂志转载,入选《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2008我最喜爱的散文》《2012年中国最美的散文》等多种散文选本。公开出版有两部个人散文集,并于2022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作家。
有一次,我带当时还在读小学也爱写作的儿子到丁哥的办公室去看望他,他除了赠送我收录有他的作品的书籍给我之外,还专门送给儿子一本集邮册,里面夹有很多漂亮的有价值的邮票。并鼓励儿子要努力学习,好好读书,将来争取考上好的大学,有一份好的工作。同时,长大后争取当一位作家。儿子当时频频点头,兴奋地说,感谢丁伯伯的礼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丁伯伯的希望!后来,儿子读高三时就公开出版了个人文学作品集《骑着单车穿过春天》。读大学时,在紧张的课余,也抽出时间创作了一批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民族文学》《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上海诗人》《华文文学》《散文诗》《飞天》《青春》《延河》《西湖》等刊物发表。还曾参加《星星》诗刊主办的“2021年全国第十四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诗歌月刊》主办的“2020年第二届长三角新青年诗会暨青年诗人改稿会”“2019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三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诗意浓香’颁奖盛典”等活动,曾获第十届“抒雁杯”青春诗会暨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十佳诗歌奖)”、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新锐诗人”等奖项,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诗选》《2019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青年诗歌年鉴(2021年卷)》《诗日子:日常诗意之美(2025)》等选本。并先后加入了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和广西作家协会。这其中,都与丁哥当年的鼓励有着很大的关系。
2007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丁哥还专门为我写了一篇题为《独特的风采》的文章在2008年4月16日的《劳动时报》上发表,鼓励我和关心我。他在文中写道:“偏居都匀这座高原小城,他远离文坛,又时时关注着文坛,默默地创作,像一位独来独往的侠士,不为文坛的种种诱惑和小圈子里的纷争而迷失自己。在这条充满诱惑而艰辛的道路上,只有那些热爱生活、有使命感、心怀善良而又甘于寂寞的人,才会一路收获。”这篇文章后来还收入了他的散文集《绿色在喀斯特高原流淌》。感谢丁哥对我的评价。其实,丁哥就是这样的人。
2007年4月,丁哥与我同时受邀参加由四川《开发潮》杂志社、山东《作家报》社、香港《荷花》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四川华蓥山·九寨沟文学创作笔会”,我们俩结伴同行,一路上工作生活爱情等等无话不谈。先到重庆,后到广安华蓥山参加笔会后,又去了松藩和九寨沟。一路上他对我照顾有加,吃饭时都是他买单,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的。那次笔会对我的创作影响还是蛮大的,它让我与丁哥的感情又加深了一步。
大概是2012年吧,丁哥听说我准备出笫二部个人诗集《打马跑过高原》,在一次聚会之后他从兜里拿出用信封装着的1000元现金,微笑着说,这是他的一点点小心意,支持我出书。我百般推脱说,心意领了,但是不用不用!他硬是塞进我的荷包里!令我非常感动。后来这部诗集出版后,还荣获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省第二届尹珍诗歌奖创作奖”,得到了一万元的奖金。我知道,这里面也有丁哥的一份功劳。那一届共有5部诗集获得“创作奖”。获奖的消息还是诗人徐必常先生第一个告诉我的。在黔西南州兴仁县颁奖的第二天,活动尚未结束,因单位还有要事,便匆匆离会,与荣获“新人奖”的青年诗人吴天威兄弟一同乘长途大客往贵阳赶。到筑后,我又急急忙忙转乘大巴回都匀。因为没有长途大巴了,天威直接到龙洞堡乘飞机回荔波。
虽然我们生活在小城,工作之余都喜爱文学创作。对于志同道合的文友,都是以礼待人。而对于一些借文学之名诬蔑抵毁别人的小人,都嗤之以鼻。有一年,我被三个小人陷害,其中有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在他走投无路四顾茫然时,我还曾经帮助提携过他。他还别有用心地挑拨我与一位忘年交老诗人的关系!丁哥知道情况之后给我打来电话安慰我,又专门请我到风雨桥旁边一家餐厅吃饭,边吃边聊。丁哥愤慨地说,这件事,不就是嫉妒怀恨在心嘛。那么多年来,我一直心存感激。有文友问我,你对他有知遇之恩,怎么还来整你?我笑着说,他也不过是被人利用罢了,充当人家的一颗棋子而已,这种人实际上是很可悲也很可怜的。人生在世,哪个人不被蛇咬几口呢?不管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后来,这三个人又去陷害一个即将上任的领导。被上级部门知道后喊去训话,三人被骂得狗血淋头,灰头土脸。因此,在本地,有正义感熟知内情的人,几乎都不屑于与他们三人往来。小城虽小,却照样也是一个是非之地。特别是在所谓的“文人”之间,总是有那么三五个见不得你好的人,更是百般抵毁。你比他强,他冷眼相待背后尽说风凉话;你比他弱,他又看不起你嘲讽你!所以,我经常跟志趣相投的文友说,我们要“文人相亲”,而不是“文人相轻”,要互相鼓励,与人为善!
朋友之间有什么事,都爱向真诚善良的丁哥倾诉。前段时间,一位朋友遭受他所谓的“兄弟”严重伤害,向丁哥谈起此事非常伤心。丁哥耐心地安慰他,对于那种小人,要快刀斩乱麻,早点看清他的真面目早点离开为佳,不必留念!人年纪越大,朋友越来越少,有三五挚友就可以了,那些可有可无的无效社交实在没有必要!
这些年来,特别是退休之后,丁哥和潘姐不仅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好河山,还到世界各地游览欣赏异国风情,并且创作了一系列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思想深刻,凸现了一位作家的家国情怀。丁哥2014年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18万字的第一部散文集《绿色在喀斯特高原流淌》,书中39篇作品精短灵动,清新淡雅,透过细微的生活元素,散发出人性的美好与人生的温暖;特别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展示了布依族、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读者咀嚼和品味。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那篇写于20年前的一万余字的散文《经历死亡》,讲述了他30岁那年,在变电站作高压试验时经历过一次死亡以及后来工作和生活的故事。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虹雨女士读完他的这篇散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道:“他懂得与人为善,他知道生命的不易,他关爱亲人、关爱朋友、关爱同事,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样一个宽容而又豁达大度的人,怎能不受欢迎呢?”一个经历过死亡的作家,他已经悟透了人间的生死。所以,人的一生要活得自然洒脱,活得光明磊落,活出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人生境界。
对于文学,丁哥在他2020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海雀》中的“后记”深有感触地写道:“文学,真是个好东西,只要你迷恋上了,她就会抚平你所有伤痛,使你的心灵变得充盈……珍惜友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在人生的旅途上,怀着愉快和善的心,抒写美景和感动,愿我的朋友和读者一起分享。”这部13万字的散文集除了《风灾无情人有情》《悠悠楚韵话南漳》《古今弋阳腔》三篇之外,其余的20篇作品都是描写贵州的风物人情与大好河山。
最近几年来,每年冬天,丁哥都要到广西防城港去过冬,他的好几位同事朋友都在那里买房定居,次年四五月份才回都匀。丁哥也劝我考虑在防城港买房,说那里房价不算高,适宜过冬。我笑着回答丁哥,等我退休了,也想到气候温暖的广西去安度晚年。我还说,广西的文学氛围很好,也想融入他们的圈子,向他们取经学习,做一个纯粹的写作者。
2007年4月22日,我与丁哥(中)、四川诗人鲁川(左二)、四川文友何朝理(左一) 、王兴令(右一) 在四川九寨沟藏民家作客。
2007年4月23日,我与丁哥(右三)以及四川诗人鲁川(右一)等文友游览四川九寨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