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之歌
2025-08-13 作者:吴传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吴传玖,西藏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诗界》主编。

黄昏的滇西,群山被暮色浸染
怒江奔腾,似在愤怒地咆哮
炮火在天际闪烁,如流萤一般儿
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滇缅公路,扬起滚滚尘埃
远征军的旗帜猎猎作响
这是一场悲壮的出征
背影在残阳中渐行渐远
每一步都踏在祖国的心尖儿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战火中的家书,字字泣血
你们的征衣,绣着华夏民族的尊严
跨过怒江,那奔腾的江水
在诉说着英雄的誓言
密林深处,荆棘丛生
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刀锋寒芒闪烁,斩断敌寇的咽喉
青春被烽火吞噬,化作星辰
日寇的战车,在血肉之躯前止步
用生命筑起钢铁防线
战场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热血
在弹雨中,书写远征军的荣耀
那响亮的名字,在异国战场上回荡
终于,曙光破晓,滇缅公路重通
凯歌回荡在山川之间
祖国的土地上,山河犹在
而你们的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中国远征军”这五个大字
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永不褪色……
附评论
血色丰碑
贺鸿滨
黄昏的滇西,群山为暮色浸染;怒江奔腾咆哮,如大地郁结难解的愤怒——这是《中国远征军之歌》为我们展开的出征画卷。每一个词句里都奔涌着悲壮的脉搏,每一节拍中都刻下了血与火的印记。远征军将士们用青春与生命,在历史的天空上刻下了永不褪色的铭文。
征途开启,便踏上了悲壮的起点。暮色笼罩群山,怒江奔流不息,炮火如流萤闪烁天际。这是自然界的暮色,更是国土沦陷、民族蒙尘的黑暗。当“背影在残阳中渐行渐远”,那每一步都“踏在祖国的心尖儿”之上。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战火里的家书“字字泣血”。然而那“征衣”之上,却用生命与决心绣出了“华夏民族的尊严”。出征者肩负破碎的山河,他们的背影在残阳里渐行渐远,每一步都踏在祖国的心尖——这已不独是地理上的位移,更是整个民族在屈辱深渊里挣扎着向上攀援的精神跋涉。
征途的终点,便是血与火的战场。怒江奔腾的怒涛,是英雄誓言的呐喊;密林深处的荆棘,则是鲜血浇灌的土壤。刀锋寒芒闪烁之处,是敌寇咽喉被斩断的寒光;日寇战车止步之处,是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防线。那战场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热血”,青春在烽火中燃烧殆尽,最终化为璀璨星辰——在异国战场之上,这星辰如永不熄灭的灯塔,映照着一个民族最坚韧的脊梁。“青春被烽火吞噬,化作星辰”,这星辰的意象,既是对生命过早消逝的悲悼,亦是对其精神永恒不灭的颂扬。何等悲怆,又何等崇高!当血肉之躯成为屏障,当生命成为计算胜利的冰冷单位——这胜利的代价,是大地用无数鲜红伤口写下的史诗。
凯歌终奏响,曙光终破晓。当“凯歌回荡在山川之间”,滇缅公路重新贯通,祖国的山河依然挺立。远征军的名字,已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这丰碑并非冰冷的石料,它由热血浇筑,由青春熔铸,由无数沉默的牺牲凝聚而成。“中国远征军”这五个大字在时光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这光辉不是浮于表面的金粉,而是从历史深处迸发出的生命火焰,穿透岁月尘埃,照亮后人前行的长路。
拂去历史的尘烟,远征军将士们用生命刻下的丰碑依旧矗立。这丰碑无声,却始终在诉说一个民族于至暗时刻迸发出的不朽力量。他们的牺牲,并非只为换取一条公路的通达,更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启示:当风暴来临,唯以血肉之躯迎向刀锋,才能守护灵魂深处的净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需要跨越的怒江,需要征服的密林荆棘。铭记那被炮火点亮的星辰,铭记那些染红异域土地的青春——唯有如此,我们才配得上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传递而来的火种。
贺鸿滨:湖南人。著名作家、诗人、编剧、小说家、评论家。
很赞哦! ()